五股外寮路意義不明之「墳墓」?(本文曾刊登於愛傳媒樂風專欄)

五股外寮路意義不明之「墳墓」?(本文曾刊登於愛傳媒樂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元旦的好假期,實在不願浪費在家裡,但又不知道去哪?於是決定到觀音山上胡逛一番。

  結果就在一個岔路口,一邊寫著林口,一邊寫著外寮,兩邊選一邊,憑直覺選了外寮。

  騎不多久,便聽到工廠機器匡噹聲,心裡在想:「是哪個老板這麼血汗,元旦還不放假。」結果偏頭一看,工廠對面地上有「怪怪的東西」。

raw-image

  是一塊「臥」碑,正確的說,應該是「倒」碑,開頭便寫著「顯考」二字,唔......還是別太靠近的好。

raw-image

  所幸,有人在旁邊另外刻了新碑,這才得以看清內文,但不知為哪單位所立,如果是民間熱心人士的話,那真的是非常感人,因為這石材跟刻工也是要花錢的。

  原碑下部已斷裂,恐怕是有些字已消失,因此這個碑文看得我一頭霧水。這立新碑的熱心人士也挺有學術精神,不太確定的字都加了上下引號。我現在將殘文列出,供各位有志研究者參考:

嘉慶八年閏二月

顯考寶成黃公暨石福劉公繼男茂盛(此行下方佚失)

顯考在硃林公暨妣純淑蔡氏併男茂盛(此行下方佚失)

存立碑誌原界內田園經被劉君舍胎「由」(最末字已斷裂,本行之後文字佚失)

愿承祭祀傳嗣延今數載豈料失顧諸「公」(最末字已斷裂,本行之後文字佚失)

出銀拾元修理坟墓訂明逐年四祭該「墓」(最末字已斷裂,本行之後文字佚失)

良心日后此不許增添「开」(有人字旁,我打不出來)「艮」就業配饗(最末字已斷裂,本行之後文字佚失)

第四行的「由」,從原碑上看起來,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自」

  現在將碑文整理一下:

  時間:嘉慶八年閏二月(西元1803年,兩百多年的古碑啊!)

  人物:黃寶成先生、劉石福先生和他的後代劉茂盛、林在硃與蔡純淑夫妻倆

  碑文中,茂盛先生的身分很多元,看起來似乎原姓黃,而後過繼給劉姓為子;之後再兼祧兩姓,承接林家香火。

  然後立碑之處為劉石福的地,但他願意舍「胎」(推測那個胎是不動產用語,即胎權「抵當權及不動產質權」)。

  碑文下方斷裂,推測這胎權「舍」給茂盛,不過既然已經是自己的兒子,繼承就好,幹嘛要「舍」?還是說因為只有胎權,並非所有權,所以不能用繼承的,要有一定手續「舍」給自己兒子,此處有請各路大師指教。

  最後不知啥原因,劉茂盛無法繼續照顧這三家墳墓,故有志之士一同出資拾圓修墳。之後並明訂規章,一年祭祀四次,為怕有人擅改規章,所以立碑以昭公信。

  茂盛先生真辛苦,也多虧後人幫忙啦。

  置碑現場有一堆紅土,地上還四散著香腳,若沒有那兩塊碑,其實也不容易看出是墳墓,故而我也不是很確定此碑現在的位置到底是不是原位置,所以那一堆紅土到底是不是有先人遺骨呢?費解......

raw-image
avatar-img
樂風的民藝筆記的沙龍
32會員
153內容數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