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祭,明天忘記-與鴕鳥為伴的張玉寬烈士紀念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曾位在新竹市動物園的「張玉寬」紀念碑

過去曾位在新竹市動物園的「張玉寬」紀念碑

  國軍上士張玉寬在1952年奉命至大陸從事敵後工作,事機不密,為敵所悉,3月12日,張上士以一敵匪三人,擊斃兩名後遇害殉國。

  消息傳回國內,為表彰張玉寬烈士英勇之精神,為之設立紀念碑,立於新竹公園(當時聯合報稱新竹公園,確實新竹市動物園可視為有動物的公園),是年9月28日在紀念碑前舉行公祭,由蔣經國代表參謀總長主祭,參謀總長周至柔、孫立人將軍等亦致輓聯。參與公祭者千餘,場面盛大,政府並追晉張玉寬為陸軍少尉。

  張玉寬是雲南人,自幼喪父,由伯父養大,13歲從軍報國,曾參加緬甸遠征軍與日作戰,作戰英勇,負傷數處,因軍功升至排長。1947年與共軍作戰,因彈盡援絕被俘,雖遭嚴刑拷打仍不屈,痛罵共軍,幸被居民救出,後隨政府遷台,駐紮在新竹,他決定放棄排長職位,改任士官(原因不明),當選過1950年首屆克難英雄。以上種種事蹟,足證張烈士是名悍將。

raw-image


  不過,就是這樣一名悍將,也難逃「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的命運,張烈士紀念碑不知何時,竟變成鴕鳥園,不過似乎也很難苛責園方,因為新竹市動物園真的很小,動物種類一多,就得覓地飼養,腦筋就動到張烈士紀念碑的那塊地去了。

  有單位想了解一下烈士的生平,詢問國防部,得到的回覆居然是無資料,又問忠烈祠,亦無入祀。我的老天爺,首屆克難英雄殉國,紀念碑也立了,千人公祭也辦了,還是蔣經國親臨主祭的,居然在官方資料上蒸發,這不是荒唐,什麼才叫做荒唐。

  老百姓的應公廟都還定期有人祭拜,張烈士被徹頭徹尾地忘記,哀哉。

  後來所幸根據克難英雄這一關鍵字,才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處找到名冊中有「張玉寬」三字,但僅此而已。

  不過,烈士有鴕鳥為伴,有觀光客能欣賞到這塊碑,似乎還算幸運,因為在2003年時,新竹市動物園想要拓寬園區,於是將張烈士紀念碑移到新竹軍人公墓,這下子更無人理,不但沒有任何解說牌,也缺乏維護,2022年市長被新竹市議員砲轟。之後近況如何,因為我沒去過新竹軍人公墓,所以不大清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949年國軍退至台灣,官多兵少,所以進行過大整編,很多軍官都降級了。 甚至後來擔任過陸軍總司令的馬安瀾上將,在當時也從少將降階變上校。 請參見馬上將傳略所附照片中的第二張: https://anshintai002.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html?m=1
樂風的民藝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6
老安的雜文基地 看來您對軍史研究頗深!
avatar-img
樂風的民藝筆記的沙龍
32會員
155內容數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2024/11/29
  位於彰化縣南部的北斗鎮,昔為彰南大阜,留有古物甚多,其中在英靈堂有「北斗街義塚」碑一方,設立於1822年,裡面記述了北斗地區設置義塚之前因後果,為今人留下了珍貴史料。
Thumbnail
2024/11/29
  位於彰化縣南部的北斗鎮,昔為彰南大阜,留有古物甚多,其中在英靈堂有「北斗街義塚」碑一方,設立於1822年,裡面記述了北斗地區設置義塚之前因後果,為今人留下了珍貴史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上一回提到「代襲刺史」制,其中十三個人都在演義出場過,唯獨張亮被我給神隱了。 不要說我,有幾個人知道張亮?六四玄武門不見蛋,能有多大功勞?
Thumbnail
上一回提到「代襲刺史」制,其中十三個人都在演義出場過,唯獨張亮被我給神隱了。 不要說我,有幾個人知道張亮?六四玄武門不見蛋,能有多大功勞?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作者: 史景遷 原文作者: Jonathan D. Spence 譯者: 溫洽溢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16
Thumbnail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作者: 史景遷 原文作者: Jonathan D. Spence 譯者: 溫洽溢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16
Thumbnail
  在清代之臺灣,有位軍事天才,轉戰中國南方,屢平悍匪,才能受到曾國藩、左宗棠等晚清名臣的賞識,後壯烈殉國,子孫襲爵世襲罔替。   2021年有廟宇雕刻祂的神像供信徒膜拜,臺灣戰神的故事將永遠流傳下去。
Thumbnail
  在清代之臺灣,有位軍事天才,轉戰中國南方,屢平悍匪,才能受到曾國藩、左宗棠等晚清名臣的賞識,後壯烈殉國,子孫襲爵世襲罔替。   2021年有廟宇雕刻祂的神像供信徒膜拜,臺灣戰神的故事將永遠流傳下去。
Thumbnail
《莊子˙至樂》: 從前有隻海鳥飛落在魯國的郊外,魯侯把牠迎進太廟,送酒給牠飲,奏九韶的音使牠歡樂,宰牛羊餵牠。海鳥目眩心悲,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就死了。這是用養人的方法來養鳥,反而害了牠。⋯⋯所以先聖了解人的「個別性」。  
Thumbnail
《莊子˙至樂》: 從前有隻海鳥飛落在魯國的郊外,魯侯把牠迎進太廟,送酒給牠飲,奏九韶的音使牠歡樂,宰牛羊餵牠。海鳥目眩心悲,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就死了。這是用養人的方法來養鳥,反而害了牠。⋯⋯所以先聖了解人的「個別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