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金門旅記-友情萬萬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夜,與摯友例行夜語笑談。超過二十年的默契與自在,從青春為理想燃燒相挺到中年成為照顧者的艱難與勇敢,偶而聊起11年前因為摯友失戀拉去金門四天三夜,日行萬步夜茶話吐傷語,趁著假日重新翻找小畫。
捨去細筆直接用自來水筆做線條
猶記帶著因緣擁有少量的12年的普洱老茶與16年的東方美人老茶,白天搭公車與步行穿越大街小巷,到了晚上就在「水調歌頭」老房民宿裡醉茶不醉酒,只要靜心把耳朵與心打開,讓至友喝個夠,說個夠,走個夠。
背包畫具要拿得快才能抓到時間畫
一直喜歡生活與旅行中對人的觀察,金城車站候車時見一婦人獨自坐著耐心候車,眼下自己的車快來了,匆匆畫在車上補彩。
11年前的觀光旅線巴士挺方便,當時旅客三三兩兩是平日出遊的舒服所在,車站的速寫畫總是很考驗速度。不知現況如何,有緣再去。
覺得很有趣的構圖且邊畫邊聽在地人話家常
記得很喜歡小金門民宅的安靜,遊客中心的大姊對問路的我們說:妳們要用走的?太遠了景點走不到啦! 有趣的是,目的不在景點,而在景點的路上。
生活裡的碎言絮語,速寫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科技進步變得太快,人類的適應力面臨空前考驗與不適應狀況,總體社會出現集體適應不良症候群,反而產生一種「按下生命暫停鍵」的渴望。 機器按下暫停鍵後,就停止不動了,當人按下生命暫停鍵,是否真的可以短暫安靜自己,一如禪坐般靜觀思緒的流動?
因為身體突然不適,緊急從區間車倉皇下車,來到富岡站。 稍作停歇後,想想自己從來沒有在這停留,不如趁天色還亮散步走看,連手機導航查詢都放下。看著指標寫著伯公岡公園與民生陂700公尺不到,迎著微冷的風把衣領拉好往前走。
還記得自己,最初拿起畫筆塗鴉的模樣?我的記憶裡是一片白,不曉得媽媽是否還記得? 人們總是習慣一種「差不多」的節奏:每日上下班的的移動足跡,差不多;穿著打扮,差不多;辦公室對話,差不多;每日飯食內容,差不多;就連公車捷運上多數人的手機追劇內容,也是差不多。每個人的內心風景,真的也是差不多?
行旅圖中,火車上與火車站候車最常見的風景是人。隨意畫下有感的一刻,也是持續練習手感的日常,隨著晃蕩的節奏感,或抖或斜的線條也就隨意筆下過遷。
坐上台鐵區間車兩小時,去苗栗銅鑼。火車慢盪站與站之間,人與樹景也是在窗內窗外不斷地隱入淡出。旅讀《樹,記得自己的童年》,寫著: 樹也曾經是個孩子,胚胎在地上等了好幾年,同時面對等待太久與過早離開種子危險…,也經歷過青春期,有十年時間瘋狂生長,也幾乎不考慮未來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 一出車站,隨即被手作
歲數近了中年,對於旅行遠遊或近賞心情也不一樣了,少了迫切的行動速達多了隨遇而安,面對職場江湖的喧囂,總是很急迫的工作計畫與不止息的報告擬定與種種超前佈署的理所當然指令,另一種自我平衡方式就是放空
科技進步變得太快,人類的適應力面臨空前考驗與不適應狀況,總體社會出現集體適應不良症候群,反而產生一種「按下生命暫停鍵」的渴望。 機器按下暫停鍵後,就停止不動了,當人按下生命暫停鍵,是否真的可以短暫安靜自己,一如禪坐般靜觀思緒的流動?
因為身體突然不適,緊急從區間車倉皇下車,來到富岡站。 稍作停歇後,想想自己從來沒有在這停留,不如趁天色還亮散步走看,連手機導航查詢都放下。看著指標寫著伯公岡公園與民生陂700公尺不到,迎著微冷的風把衣領拉好往前走。
還記得自己,最初拿起畫筆塗鴉的模樣?我的記憶裡是一片白,不曉得媽媽是否還記得? 人們總是習慣一種「差不多」的節奏:每日上下班的的移動足跡,差不多;穿著打扮,差不多;辦公室對話,差不多;每日飯食內容,差不多;就連公車捷運上多數人的手機追劇內容,也是差不多。每個人的內心風景,真的也是差不多?
行旅圖中,火車上與火車站候車最常見的風景是人。隨意畫下有感的一刻,也是持續練習手感的日常,隨著晃蕩的節奏感,或抖或斜的線條也就隨意筆下過遷。
坐上台鐵區間車兩小時,去苗栗銅鑼。火車慢盪站與站之間,人與樹景也是在窗內窗外不斷地隱入淡出。旅讀《樹,記得自己的童年》,寫著: 樹也曾經是個孩子,胚胎在地上等了好幾年,同時面對等待太久與過早離開種子危險…,也經歷過青春期,有十年時間瘋狂生長,也幾乎不考慮未來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 一出車站,隨即被手作
歲數近了中年,對於旅行遠遊或近賞心情也不一樣了,少了迫切的行動速達多了隨遇而安,面對職場江湖的喧囂,總是很急迫的工作計畫與不止息的報告擬定與種種超前佈署的理所當然指令,另一種自我平衡方式就是放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天去新竹和朋友相聚,朋友來高鐵站開車載我去內灣,我好喜歡有人開車載我的感覺,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像寵幸一般的對待。我們一起在內灣的一家咖啡廳吃午餐跟畫畫,我畫好了要給出版社的似顏繪,也畫了上面這一張圖,感覺很愉快!
Thumbnail
久違的旅行 記得上次跟團旅行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旅行時我默默的訂下一些目標突破自己,每年能自己一人去沒到過的地方,今年的目標是蘭嶼徒步環島,不過那都是9月之後的事情了。 這次跟的依舊是長輩團,團友大多都是退休人士,其中不少是已見過數次的老面孔,跟長輩團的好處就是旅遊強度並不高,可以以輕鬆無壓
Thumbnail
透過明潭的漫步,暫時排除生活中的瑣碎雜事,放鬆身心,一起感受當下的美好,只要與你同在,旅程的目的在何處並不算重要,重要的是旅途中有你的陪伴。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在英國定居多年的朋友回臺灣度假,我規劃了一趟有自然、有人文,兼具臺灣特色的精彩旅程。路線包括水金九一帶的餐廳、民宿,藝文氛圍濃厚的水湳洞,九份老街等。文中分享了旅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對臺灣文化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今天天氣很好,我約了朋友一起開車去龍潭逛逛。原本想去石門水庫管理局那一片大草地上曬太陽,結果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修路,根本就過不去。我們塞了好一陣子的車,總算穿過施工區域,來到了一個曾經來過的地方。 這裡我來過一次,心中想著因為這裡太熟悉了,凡是我畫過圖的地方我大概都有印象。這裡很美,基本上就是速寫練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因為想多帶阿嬤回金門,因此有了返鄉觀光客的身份。而回去一次又一次之後,聽了、看了很多金門的各種面貌,我才深深覺得這真是個好地方,有人文、有風景、有歷史、有美食,陪返鄉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無聊,反而變成我每年一定會空時間出來,而且會期待的事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天去新竹和朋友相聚,朋友來高鐵站開車載我去內灣,我好喜歡有人開車載我的感覺,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像寵幸一般的對待。我們一起在內灣的一家咖啡廳吃午餐跟畫畫,我畫好了要給出版社的似顏繪,也畫了上面這一張圖,感覺很愉快!
Thumbnail
久違的旅行 記得上次跟團旅行已經是去年的事情了,旅行時我默默的訂下一些目標突破自己,每年能自己一人去沒到過的地方,今年的目標是蘭嶼徒步環島,不過那都是9月之後的事情了。 這次跟的依舊是長輩團,團友大多都是退休人士,其中不少是已見過數次的老面孔,跟長輩團的好處就是旅遊強度並不高,可以以輕鬆無壓
Thumbnail
透過明潭的漫步,暫時排除生活中的瑣碎雜事,放鬆身心,一起感受當下的美好,只要與你同在,旅程的目的在何處並不算重要,重要的是旅途中有你的陪伴。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在英國定居多年的朋友回臺灣度假,我規劃了一趟有自然、有人文,兼具臺灣特色的精彩旅程。路線包括水金九一帶的餐廳、民宿,藝文氛圍濃厚的水湳洞,九份老街等。文中分享了旅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對臺灣文化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今天天氣很好,我約了朋友一起開車去龍潭逛逛。原本想去石門水庫管理局那一片大草地上曬太陽,結果沒想到半路上遇到修路,根本就過不去。我們塞了好一陣子的車,總算穿過施工區域,來到了一個曾經來過的地方。 這裡我來過一次,心中想著因為這裡太熟悉了,凡是我畫過圖的地方我大概都有印象。這裡很美,基本上就是速寫練
Thumbnail
大一時,和同學從瑞芳火車站出發,經過北36線、臺2線,抵達陰陽海,再走金水公路、瑞金公路回去,當時,不知道附近有座「無耳茶壺山」。 和朋友聊到這座山時,已是多年以後,到了體力越來越差的年紀,爬山經驗很少的我,一邊擔心爬不動造成朋友的負擔,一邊想著風景、心動地答應下來。
Thumbnail
因為想多帶阿嬤回金門,因此有了返鄉觀光客的身份。而回去一次又一次之後,聽了、看了很多金門的各種面貌,我才深深覺得這真是個好地方,有人文、有風景、有歷史、有美食,陪返鄉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無聊,反而變成我每年一定會空時間出來,而且會期待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