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京都枯楓記(4) Miho美術館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融入桃花源意象設計的Miho美術館,要到正館前,需經過一條曲折的隧道,盡頭處,美術館在望。

Miho(美秀)美術館,是昨日遊寂光院巧遇秀芬時敲定的「意外旅程」!像這類「藏諸名山」的美術館,一般交通不便,除非自己開車,否則得先查清公車時刻表。當然,這次有人代勞,預定在JR石山駅搭帝產巴士09:10的頭班車,正常日每天只有4班,間隔1小時。08:45抵達石山駅,大家相見歡,這群朋友竟不約而同來了十幾人,這可在日本,不是台中啊!可惜女兒隨空手道社團赴大阪,為比賽加油,問她跟不到可惜嗎?卻答:「不會,本來就不喜歡上美術館。」有人提議拍張大合照以誌其盛,這時一個女孩跳出來:「我幫你們拍!」拍完,請她入鏡換人持機,問:「妳跟誰一起的?」「啊!不!不!我自己來的,只是覺得你們這樣好歡樂,很高興為你們服務。」說得她好像很孤獨的樣子。相談之下,得知她姓盧,看來不過30歲出頭,便叫她盧美眉,無巧不巧的是,此後行程,又不約而同的遇見她兩次。

raw-image

在JR石山駅前的大會師】

車行約50分鐘,來到信樂山桃花谷中貝聿銘以桃花源意象設計的美術館。「我肯定來這裡的人,會明白我是有意識地將她與自然融為一體。」建築師說。為保護自然環境並融入週邊景色,建物有80%隱於地下,但並非大量向下開挖,而是反其道而行,先蓋好房子再覆蓋泥土,然後種上適於當地生長的樹木。給遊客第一印象的接待中心區,有個大圓廣場,就算同時來幾十人也不會顯得擁擠,而在此環顧四周,美術館尚林深不知處,通往的路別有洞天,惟不需「緣溪行」,忽逢的不是桃花林而是櫻花林,令我們高嚷春天還要再來,可是到時絕不會這樣清幽了。不致於忘路之遠近,但刻意彎曲的櫻花道使人「欲窮其林」而「復前行」,接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穿越山谷的銀色隧道入口卻非「小口」,實寬如雙線道,但僅供人行或電動車載送有需要的旅客!我們當然要走。隧道內壁橫向伏貼著平滑的「銀片」,配合間隔規律的柔黃投燈,向前看,一圈圈半圓漸去漸小,「彷彿若有光」。隧道也彎曲一眼望不到盡頭,當另一端的洞口終於出現時,帶著合掌屋概念的美術館豁然映入眼簾。開頭的導入,便令人驚嘆連連,不斷轉身、徘徊。別看隧道不長,工程極為艱鉅,因為土質關係,無法以傳統方式挖穿,最後想出的施工方法為:(1)記錄生長於這座山頭樹木的次序、方位。(2)移樹。(3)移山。(4)建隧道。(5)把山填回來。(6)把樹依原位種回來。如果開發是必要之惡,那麼窮洪荒之力把傷害降到最低。

raw-image

【接待中心前的大圓廣場。中左可見通往美術館入口。】

raw-image

【在圓廣場邊入口前合照】

raw-image

【入口通道兩側是成排的枝垂櫻】

raw-image

【在隧道入口前感到興奮的女士們】

raw-image

【「笨鳥先跳」,為什麼覺得這張很搞笑?】

raw-image

【進入山洞後回望,櫻花盛開時節來瑰麗可想。】

raw-image

【較深入山洞後回望,電動車不時穿梭。】

raw-image

【山洞是無法一眼望穿的曲折設計】

raw-image

【遠遠的,合掌屋概念的美術館出現在洞口那端。】

raw-image

【逐漸向山洞出口接近】

raw-image

【山洞出口前,這對賢伉儷在幹嘛?】

出了山洞,是一座通向本館的輕便吊橋,懸纜線條給人優美柔軟之感,為保護下方的植物,橋身懸空,不用橋墩,且雨水可自橋面下透。美術館內,天冪與四壁,大量使用玻璃,向天借光、向山借景,雖處室內,宛在山林,說日本地狹人稠,但館內卻絕不珍惜空間,任人無壓迫感的徜徉悠遊,只是春櫻期間如何就不知道了。重要收藏品有犍陀羅佛立像(西元2世紀後半,巴基斯坦)、戴奧尼索斯馬賽克畫(3-4世紀,羅馬敘利亞)、阿爾西諾埃二世像(西公元前270-246年間,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二世)、山貓戲雄雞角杯(西元前2世紀末至1世紀,伊朗或中亞)、 鷹頭神像(即荷魯斯神,埃及第19王朝,約西元前1295-1213)、燃燈佛像浮雕(3-5世紀,阿富汗)、庭園壁畫(西元1世紀,羅馬)、亞西里亞浮雕精靈與國王侍從(伊拉克東北古亞述首都卡拉克的西北宮殿內之C房,西元前883-859)等,當然,館藏雖精而不多,以之招徠參觀者難以長久,故每年舉辦3、4個特展,向世界各公私博物借展,舉歷年與中華文化有關的展覽如:古代中國動物、中國戰國時代的靈獸、龍門石窟展、長安 陶俑之精華–尋找汗血馬、美女的系譜、中國美的十字路–大唐文明之道、中國.山東省的佛像–飛鳥佛的面影等,Miho約12月中到3月中的冬季封館,而在春、夏、秋開館期間,為佈展會有較長的休館日,故計劃去之前必須查明。

raw-image

【在山洞出口看吊橋與美術館】

raw-image

【在山洞出口看吊橋與美術館2】

raw-image

【回看山洞出口】

raw-image

【吊橋一側】

raw-image

【在吊橋上回望山洞出口】

raw-image

【没有橋墩的吊橋,那山那樹曾經過移而復歸的歷程。】

raw-image

【登美術館階梯前的圓型廣場,與接待中心的相呼應。】

raw-image

【登美術館階梯前】

raw-image

【館內大量運用玻璃,向天借光、向山借景。】

raw-image

【館內大量運用玻璃,向天借光、向山借景。】

raw-image

【溫潤色系的大理石地板與牆面】

raw-image

【從館內觀賞天井的庭園造景】

如果天晴,館內光影想必十分可觀,無奈陰天,效果大打折扣。進入不久,遇見一個台灣團,友人和導遊攀談了幾句,他同意我們跟著聽導覽,但他建議所有人趁早先去餐廳吃飯,以避開今日來附近參加祭典後會來用餐的人潮,下午一點再到大廳集合看展。我們已探得位於接待中心的桃谷(Peach Valley)餐廳均使用不含農藥、化肥的有機食材,其自製豆腐尤值一嚐,同來友人部份去了,但我們即使人較少也不想排,最主要是已自備午餐,便在館前鄰近山谷平台上的桌椅胡亂吃了。後來我們也没照約定時間去跟導覽,自己隨興地在裡面晃悠,並在禮品店各取所需買了些東西。

Miho美術館開幕於1997年,或因建材好、維護佳,看來簇新依舊。從創建理念及營造的用心來看,其主人莫非帶有宗教家精神?確也是,小山美秀子家族擁有東洋紡株氏會社(TOYOBO),是日本最富有的女士之一,1941年她認識創立新興宗教《世界救世教》的哲學家岡山茂吉,提倡用「光」治病,信徒很多。1970年美秀子另創致立環境與藝術文物保護的分支《神慈秀明會》,總部就在信樂山中,由貝聿銘設計,建築中有一座像大雕塑的鐘樓,也因本案的合作,後來才又找貝氏設計美術館,從館中可以遙遙望見鐘樓的頂端。小山美秀子本來只想為她收藏的大量茶道器具建一間永久展覽室,但這樣好像太單薄了,適逢1980年代的大股災後,世界經濟蕭條,有些博物館為求生存,只好出售部份藏品,美秀子便加以收購,加上其本有的藝術品,乾脆興建美術館展示。當然,以個人之力,其二千餘件之收藏份量仍遠無法與國家級的大博物館相比,但來這裡的人,好像主要也不是為了藏品,我更是糊里糊塗聽見貝聿銘、桃花源便跟來了,寫旅記時才開始好好的認識她,有先婚後友的FU。

我們搭14:00的巴士下山,時間還早,便往山科毘沙門堂去。

raw-image

【館內可遙見「神慈秀明會」總部主建築及鐘樓屋頂。】

raw-image

【美術館出入口的「夢之門」】

raw-image

【老婆與連走向圓形的「夢之門」】

raw-image

【「夢之門」打開成橢圓形,在館內可見大量幾何圖形的運用。】

raw-image

【我們在廣場邊簡單午餐,秀芬去桃谷餐廳吃完回來,秀食物照片給大家看。】

raw-image

【遊客「立入禁止」的美術館車道入口,小小賞楓的FU。】

raw-image

【館內展場指引】

raw-image

【館內商品展售店之一】

raw-image

【館內商品展售店之二】

raw-image

【館內本不惜空間,淡季來更地濶天寬。】

raw-image

【地濶天寬,悠哉二人組。】

raw-image

【展覽室內不能拍照,但這幅「戴奧尼索斯馬賽克畫(3-4世紀,羅馬敘利亞)」貼在穿堂地面,大家都在拍,取這個角度是因為可以「不小心」拍到後面室內的「犍陀羅佛立像(西元2世紀後半,巴基斯坦)」。】

raw-image

【「A New Yorker's view of the world - The John C.Weber Collection」展覽室入口前的布置】

raw-image

【離開前瞥見門邊備下雨供客用的雨傘架,這也太整齊了吧!】

raw-image

【準備離開「桃花源」搭車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JB T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4/29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5/03/22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2024/03/16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心中的桃花源 在日本滋賀縣一所出自貝聿銘設計大師之手、被喻為古典與現代交會之〔桃花源〕的山中美術館《MIHO MUSEUM 美秀美術館》(曾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前往探訪,要經過繁茂的枝垂櫻花與桃花顏色步道、豁然開朗的時光隧道、及無橋墩的谿谷吊橋,始通達美術館,館內收藏盡是雋永
Thumbnail
心中的桃花源 在日本滋賀縣一所出自貝聿銘設計大師之手、被喻為古典與現代交會之〔桃花源〕的山中美術館《MIHO MUSEUM 美秀美術館》(曾獲美國《時代周刊》選為全球十大建築),前往探訪,要經過繁茂的枝垂櫻花與桃花顏色步道、豁然開朗的時光隧道、及無橋墩的谿谷吊橋,始通達美術館,館內收藏盡是雋永
Thumbnail
從里根場搭公車回到河口湖駅,轉搭紅線公車刻意在第16站下車,再沿著湖岸往第17站走,一路賞拍富士山,然後從17站倒坐回15站,這就是自由行的任性。遊客頗多,等了15分鐘,公車卻已客滿,乾脆用走的,其實距離不遠,搭車只因買了週遊券想「撈本」,不料走没幾步又來了班空空的公車,像在台灣常碰到情況,日本怎麼
Thumbnail
從里根場搭公車回到河口湖駅,轉搭紅線公車刻意在第16站下車,再沿著湖岸往第17站走,一路賞拍富士山,然後從17站倒坐回15站,這就是自由行的任性。遊客頗多,等了15分鐘,公車卻已客滿,乾脆用走的,其實距離不遠,搭車只因買了週遊券想「撈本」,不料走没幾步又來了班空空的公車,像在台灣常碰到情況,日本怎麼
Thumbnail
接近白露時的中秋,讓毓繡裡的天氣,溫度,光線和作品,都落得剛剛好,好的暫時收起日常無意累積的執念,好的帶走蒙在心上一陣子的細細塵埃。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有過遺憾收場,才能換這每一步都走的彌足珍貴。
Thumbnail
接近白露時的中秋,讓毓繡裡的天氣,溫度,光線和作品,都落得剛剛好,好的暫時收起日常無意累積的執念,好的帶走蒙在心上一陣子的細細塵埃。心經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有過遺憾收場,才能換這每一步都走的彌足珍貴。
Thumbnail
在上一篇我們從美術館的接待棟走到本館前的這一段散步道上,已經可以稍微體驗到他對於光線運用的堅持與巧思。這次,走進本館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貝聿銘先生幫他們準備好的伸展台延伸了到本館的每個角落裡,在這裡,光線更能恣意地展現自己,隨著天候與時間的變換,換上各式各樣的華服,吸引著每位來訪者的目光。
Thumbnail
在上一篇我們從美術館的接待棟走到本館前的這一段散步道上,已經可以稍微體驗到他對於光線運用的堅持與巧思。這次,走進本館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貝聿銘先生幫他們準備好的伸展台延伸了到本館的每個角落裡,在這裡,光線更能恣意地展現自己,隨著天候與時間的變換,換上各式各樣的華服,吸引著每位來訪者的目光。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透過照片稍微感受了一下他們藏在滋賀縣深山的總部裡,那些很厲害的建築物群。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建築物中,唯一開放給非信徒參觀的「MIHO美術館」,說說當初在興建美術館時,會長小山美秀子女士與貝聿銘先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貝聿銘先生隱藏在建築物中的巧思。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透過照片稍微感受了一下他們藏在滋賀縣深山的總部裡,那些很厲害的建築物群。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建築物中,唯一開放給非信徒參觀的「MIHO美術館」,說說當初在興建美術館時,會長小山美秀子女士與貝聿銘先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貝聿銘先生隱藏在建築物中的巧思。
Thumbnail
涉成園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回遊式庭園,屬於真宗大谷派本山・真宗本廟東本願寺的飛地境內地別邸,周圍種植許多枳殼,所以又稱枳殼邸。 高石垣,就是指高聳的圍牆,這是進入大門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建物,是為了遮蔽來客的視線,不讓來人一眼看盡園邸縱深。
Thumbnail
涉成園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回遊式庭園,屬於真宗大谷派本山・真宗本廟東本願寺的飛地境內地別邸,周圍種植許多枳殼,所以又稱枳殼邸。 高石垣,就是指高聳的圍牆,這是進入大門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建物,是為了遮蔽來客的視線,不讓來人一眼看盡園邸縱深。
Thumbnail
我們可能為了美食、美景、美好時光而出發去旅行,但旅行卻不是只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在每一個行動,每一個感知與念頭中,有新的發現,發現未曾見過的世界,也發現好久不見的自己。 迷路:喚醒自己感知世界的能力 自助旅行不會缺少的就是迷路,鎌倉是比起東京、京都等觀光勝地,較少外國旅客會去的地方,因此不若京都等地
Thumbnail
我們可能為了美食、美景、美好時光而出發去旅行,但旅行卻不是只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在每一個行動,每一個感知與念頭中,有新的發現,發現未曾見過的世界,也發現好久不見的自己。 迷路:喚醒自己感知世界的能力 自助旅行不會缺少的就是迷路,鎌倉是比起東京、京都等觀光勝地,較少外國旅客會去的地方,因此不若京都等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