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愈是厲害,創作就愈是重要!

2023/04/2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星期,我詢問微軟 Bing 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關於「威注音輸入法」的優缺點時,出現了一個令我有點意外、卻又不怎麼意外的結果:
Bing 引用了我撰寫的文章《談談「威注音輸入法」的強大之處
正如上圖所示,Bing 引用了我撰寫的文章《談談「威注音輸入法」的強大之處》,來說明「威注音」的其中一項優點。
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引用,讓我感到意外的點在於,我的部落格讀者、流量並不多,竟然能讓 Bing 引用,內心有些驚嘆;不意外的點在於,Bing 的 AI 聊天機器人具有連網功能,加上結合了搜尋引擎,因此能夠從網路上撈取被認為是正確且有價值的內容,提供給使用者作為參考資料。
這件事情讓我反思,當現在有愈來愈多人仰賴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來協助產出各種文案,創作的價值看似就要被 AI 取代之時,我反而認為,今後才是創作的黃金時代,人人都應該成為一名自媒體作家、創作者,寫下優質的內容,創造人類與 AI 的共榮。以下是我兩點的淺見。

AI 是跟人類學習的!

現今的 AI 技術,奠基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演算法,要訓練一個強大的深度學習模型,幾個重要關鍵在於:(1) 良好的運算能力、(2) 大量且有用的資料、(3) 模型的持續更新。
針對第一點「良好的運算能力」,拜 NVIDIA 繪圖處理器(GPU)的突破性發展,過去 10 年可以說是深度學習發展的黃金歲月。作為一個主修 AI 的資管碩士畢業生,我在研究所時期(2017–2019)就深刻領教過 GPU 的強大運算力,舉例來說,要訓練同一個影像辨識或文字處理模型,使用 CPU 跟 GPU 的運算時間往往相差幾十倍以上。
那時,我們研究室只有一台主機搭載當時最強大的 NVIDIA RTX 2080 顯示卡,所有研究生都要排隊使用那台電腦訓練模型,以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模型訓練、產出論文結果,比起使用自己電腦的 CPU 訓練模型,大家寧願排隊等待使用 Lab 主機,因為等待時間都還比使用 CPU 訓練快得多!顯見運算能力對於當今 AI 突破性發展,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二點「大量且有用的資料」,簡言之就是所謂的「大數據」。要訓練一個強大的影像辨識或文字處理模型,都需要有龐大的圖片或文字資料,提供 AI 模型「學習」,就好比一個孩童,從幼兒園、小學階段開始,透過閱讀大量書籍,能夠培養他的文字邏輯與思辨能力;透過聆聽音樂會、參觀畫展等,則能夠薰陶他的藝術涵養。
人類尚且需要大量接收各類資訊,才能成為一名跨領域人才,AI 模型也是如此,ChatGPT 之所以能夠回答這麼多領域的問題(先不論正確性與否),也是因為人類在訓練它的過程中,提供了大量且不同領域的文字資料,供 AI 學習與推論(Inference)。
第三點則是「模型的持續更新」。就好比人類需要經常進修、學習新知,以求自身成長,AI 模型也是如此。舉例來說,ChatGPT 的核心是 GPT 3.5 模型,而 Bing 使用的則是進化版的 GPT 4.0 模型;ChatGPT 不具有連網功能,只知道 2021 年 9 月之前的資訊,而 Bing 則是隨時連網,隨時都能掌握到最新資訊。
世界在走,更新要有,人類尚且需要與時俱進,何況是 AI 呢!
綜合上述三點,除了運算能力之外,第二、第三點都跟 AI 的「學習」有關。既然要學習,那麼學習的「對象」就很重要了。在電腦科學、人工智慧領域有一句名言「Garbage in, garbage out」,誠如字面上的意義,如果我們提供給 AI 模型錯誤且無意義的資訊,那麼它也只會學習到錯誤且無意義的數據,如此一來,我們怎麼能期待 ChatGPT 提供給我們正確且有用的資訊呢?
如今,這件事情已成為 AI 永續發展的迫切議題。當 ChatGPT、微軟的 Bing、Google Bard 等 AI 聊天機器人會一本正經地提供使用者「錯誤資訊」時,如果我們讓這些錯誤資訊繼續流竄在網路上,成為 AI 的學習教材時,那就會讓 AI 發展進入一個無限輪迴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循環中。試想,那會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世界。
AI 聊天機器人雖然很便利,也很適合作為缺乏靈感時的小助理,但是為了人類的長遠發展,也為了 AI 的演進,我們更應該要多多撰寫正確、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成為 AI 的老師,如此才能期待 AI 在不久的未來,能夠扮演人類真正有用的小助理,而不是提供錯誤資訊的拖油瓶。

人類到底會不會被 AI 取代?過度依賴的話,一定會!

從古至今,不論是工業革命,或是資訊化浪潮,「我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一直都是許多人類的擔憂點。事實上,工業革命等雖然取代了許多傳統人力工作,但是新的工作與產業也應運而生,因此,可以預期在未來將會有許多新興職業誕生,等著未來世代的人們發掘與挑戰。
關於 AI 究竟會不會取代人類的討論,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與論證。本文的重點並非深究這項議題,如果要簡潔分享個人觀點,我的結論會是「AI 終究不會取代人類」,但是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不可以過度依賴 AI」。
如前所述,我認為在生成式 AI 應用大爆發的時代,人類更應該要致力於創作好的內容、締造流傳千年的藝術作品,一方面是為了保持人類的競爭力,持續作為 AI 學習的對象與老師,二方面則是:唯有不過度依賴科技,人類才不會喪失原本具有的生存技能。
前一陣子,我在 2023 年 4 月 14 日《創價新聞》看到了一段關於 AI 的話題與評論:
從好的方向來看,每當歷史上有重大的科技突破時,都會帶給人們更深刻的省思。例如:什麼樣的生命可以稱之為「人」?「人」要如何有尊嚴地活著?人類是如何對待「非我族類」的存在?
人類的競爭對手,到底是誰呢?是AI嗎?
事實上,人工智慧的未來,最終還是依據使用者──也就是「人」的目的,來決定它的發展方向。
這段內容,的確發人深省,尤其是最後一句話所揭示的道理:AI 的發展終究是取決於人類如何使用它。或許有一天,AI 真的會發展出如同科幻電影當中的失控情節,不過我認為,AI 會不會走向那步的關鍵,不在於 AI 本身的能力,而是在於人類如何使用、研發 AI。就好比所有科技都有它能提升人類生活之「善」的一面,但也有運用在戰爭、殺戮上之「惡」的一面,一切端看人類如何運用這些科技。是要走向全人類的幸福之道、還是毀滅之途,只有具備「心」、擁有情緒與思辨能力的人類才能主導這一切。
希望看完本文的各位,我們都能一起思考,如何在未來世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我認為,從現在起開始「創作」,會是一個好的開始。無論是撰寫文章、經營社群媒體、創作音樂、繪畫、攝影等,任何創作行為都能延續人類千年的智慧,讓地球社會走向更加美好且永續發展的未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會員
19內容數
屬於小柏的城邦,他在這裡做自己的主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