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含有「科技新知」共 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航海家一號」(Voyager 1)自1977年啟程,歷經近半世紀的孤行,正遠離太陽的懷抱,航向「星際空間」的幽深寂寥。它或許不會再歸來,卻為人類留下了無可取代的科學成就與人文遺產。
Thumbnail
我老師曾說,他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曾說老子跟莊子恐怕是外星人,應對老莊宏大的思想觀,楚王掉了一把弓【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而儒家的孔子說: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孔子認為應該超越楚國的局限 而老子聽到楚弓楚得的故事以及孔子的評價後,說道「去其人而可矣」,表示連「人」也不必拘泥,只說「失之,得之」即可。這反映了道家的立場主張人與萬物都是一樣的,是自然的平等產物。 地緣政治對比宇宙而言真是渺小,而領導者汲汲營營於政治與國家利益的爭奪,的確太過拘泥,而佛家教義的【空】就比老莊境界更深,因為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8
阿偉很有事☘ 早安阿偉,久違了!你的留言太棒了! 中國古代思想有糟粕部分,也有精金的部分。楚人遺弓寓言,正是涉及儒道互動的精金美玉。往昔為大學部授課,也曾講過這個故事,也曾引用方東美教授的詮釋,學生往往聽得進去,而達成擴張思想懷抱的目的!😀 阿偉看懂了拙作的用意,非常開心~😁
「火星殖民」究竟是一場科幻式的妄想,抑或是人類文明邁向多行星棲居的可行願景?此一問題,須從當前科技條件、經濟承擔能力、社會倫理省思以及全球戰略部署等層面,進行通盤檢視。本文試圖綜合分析現況,以釐清其實現的可能性與限制。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6/09
雖然理想目標遙遠,但有夢最美。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0
向日葵大叔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看了一支令人振奮的影片——《從今天到4000年:太空旅行與太空船的未來》。短短20分鐘,勾勒出人類從現在到未來4000年的太空之路。 卡爾·薩根曾說過:「從長遠來看,每個行星文明都將面臨太空撞擊的威脅,因此每個倖存的文明都有義務進行太空探索。」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5/06
真不容易👍👍
小艾科普|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海森伯|Heisenberg|小艾科普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05/24
很調皮~不看不動,看了亂動!
Carry Kuo 哈哈!你也調皮!
小艾科普|2050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碳排放|Carbon Emission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難的功課,人類要在發展跟環境保護下,找到平衡點,好文推推~~~
Only Two 翁立兔 嗯啊,只能從教育小孩子這個根本來解決了我看⋯⋯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Thumbnail
我曾經有寫過一個商學院個案,就是寫未來遠距醫療,真的是一個有商機,又可以緩解醫療資源不足的痛點,唯一就是患者跟家人們能不能接受,不過疫情催化了一把~
Only Two 翁立兔 嗯嗯遠距是必經過程~最後就是醫生消失。
小艾科普|太空電梯|Space Elevator|碳奈米管|CNT 補充:太空高處投擲還可以進入其他行星運行軌道
Thumbnail
希望有生之年有機會看到太空電梯完成~
Only Two 翁立兔 感覺搭乘太空電梯好可怕!
小艾科普|實驗室肉:未來的食物|Lab-grown meat: the food of the future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03/22
我曾想像,如果用某種方式去刺激味覺和嗅覺神經,讓人們體驗到各種食物,而人體必需的營養另外做輸入,其實也不用造出這些肉的實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