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是寒暑風雨?以及,關於泡溫泉的傻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上週凌×榆送的薑餅屋,很有喜氣吧。

不過,聽說其實是要做給小朋友的,

只是多了一個,所以就給我啦;沒關係。

在校車上把這個塞給我時還真是很意外,

拿個這個去學餐吃飯,

還頗引人注目的。

唯大叔不可以引人注目。

 

因為不想吃掉,所以就放在研究室當擺設。

今天正好又有導生聚,

就讓他們吃掉了。

因為這東西雖然很有氣氛,

大概還是沒辦法放到耶誕節吧。

 

××××××

 

前天去看醫生,因為最近暈眩的症狀變嚴重了。

結果,

應該是睡眠品質不好,加上精神狀態不佳所致吧,

醫生如是判斷。

可能也是,總之,實在太疲勞而且壓力太大了。

從帳面上來看,

下半年做的事也太多了,遠遠超過能負荷的限度。

而且年底的計畫也還沒弄,可能會來不及。

 

這樣來過一次,大概也就知道自己的限度在何處。

以後真的不想這樣了,

但人生往往又難以預料。

 

今天看《莊子集釋》,見〈讓王〉篇說:

 

「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他說,窮通只不過像是寒暑風雨來來去去的東西,沒什麼。

不過,

要說寒暑風雨,今天也好冷!

光是這種寒暑風雨就熬不過去了,

還說什麼窮亦樂、通亦樂。

 

比較有趣的是〈則陽〉篇「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檻而浴」。

郭象注說:「男女同浴,此無禮也。」

哈哈,

衛靈公真的很會享受啊,

奇怪,昏君的創意總是能源源不絕,真是讓人羨慕啊!

不過看了之後,

覺得天氣這麼冷,好想去泡溫泉。

 

說起泡溫泉,之前我也一直說:

「一個人去泡溫泉,不是很悲慘很寂寞嗎!」

這句話好像也說好幾年了。

不過這也是真的啊,

許多溫泉為了安全理由,禁止獨身客耶。

 

而WS老師如此回答:

「有人會陪你泡溫泉啊。」

「誰?」

「溫泉池裡的陌生人。」

「……」

 

這位老師思考的方式真是出人意表。

 

××××××

 

網誌的背景音樂,我又換成White Christmas了。

不過,

不是最近入手的Bing Crosby版本,

不是Frank Sinatra、也不是Nat King Cole,

而是之前舊有的通俗版。

為什麼?

因為這樣好有俗豔的感覺!

這才是世間人都在狂歡的耶誕節啊。

聽到這個泡泡糖似的版本,

就好像身在大賣場採購似的,

有這樣與大眾一起放假狂歡的錯覺。

 

是的,耶誕節誠然已經不是我的節慶了,

將來幾十年,如果可以活那麼久的話,

永遠也不會有耶誕節可過。

但就是因為這樣遙不可及,

聖誕節看起來才會這麼五彩繽紛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ubo的沙龍
15會員
2.6K內容數
rub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我們的小朋友×吟,昨天在人院入口地上, 目擊到蛇皮。應該說,是蛇蛻:   「人院發現的恐怖組織。我希望這不是我想的那個東西。 不是吧,應該不是蛇皮吧!不可能是蛇皮吧!」   就是啊,沒有錯。   我說,「撿起來~~很好用的,先幫我收」,但她說:   「我不敢 你回來撿
Thumbnail
2025/05/05
我們的小朋友×吟,昨天在人院入口地上, 目擊到蛇皮。應該說,是蛇蛻:   「人院發現的恐怖組織。我希望這不是我想的那個東西。 不是吧,應該不是蛇皮吧!不可能是蛇皮吧!」   就是啊,沒有錯。   我說,「撿起來~~很好用的,先幫我收」,但她說:   「我不敢 你回來撿
Thumbnail
2025/05/03
先說《大智度論》這故事。因為「經」提到一個女子,名叫恒伽提婆。 於是,「論」的部份就開始解釋了。 他是這樣說的:   「問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 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識故,何足求義?』」   意思是, 問:為什麼她叫恒伽提婆呢? 答:阿就名字啊!名字知道是誰就好,問那麼多幹
2025/05/03
先說《大智度論》這故事。因為「經」提到一個女子,名叫恒伽提婆。 於是,「論」的部份就開始解釋了。 他是這樣說的:   「問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 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識故,何足求義?』」   意思是, 問:為什麼她叫恒伽提婆呢? 答:阿就名字啊!名字知道是誰就好,問那麼多幹
2025/05/01
下面這2個故事,是從書上讀到的,外國人的紀錄, 確切是哪2本有點忘了, 我想是《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 以及《十億民工進城來:史上最大規模人口遷徙如何改造中國?》。   其一: 某個外國人,帶著單眼相機,在北京的老胡同,拍那些磚牆。 一個大媽非常警戒,說:  
2025/05/01
下面這2個故事,是從書上讀到的,外國人的紀錄, 確切是哪2本有點忘了, 我想是《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 以及《十億民工進城來:史上最大規模人口遷徙如何改造中國?》。   其一: 某個外國人,帶著單眼相機,在北京的老胡同,拍那些磚牆。 一個大媽非常警戒,說: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