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壞人,只有不得已的人——《星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幾年,呂秋遠律師在臉書及podcast等平台上很活躍,因為常在文章中為女性發聲、也很關注動物保護議題,而擁有廣大的女性粉絲,我就是那些偌大婆媽粉絲中的其中一位;我很喜歡他引人入勝的文字,於是拜讀了呂秋遠的首部長篇小說-《星光》
目錄-都來自歌名

目錄-都來自歌名



聽見下雨的聲音/後青春期的詩/
手寫的從前/以父之名/放肆/
入陣曲/瘋狂世界/將軍令/為愛而生/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說謊/
想自由/天真有邪
/神祕嘉賓/殘酷的月光


沒有壞人,只有不得已的人

書的背面這樣寫道,這是最吸引我、同時也讓我最不解的一句話,

法律不就是一翻兩瞪眼的事嗎?
有多少證據、就說多少話、定多少罪,為什麼做壞事還有不得已的?

懷著疑慮,我緩緩地翻開書、仔仔細細地閱讀,
看來這世界、我是想淺了……


取材自真實新聞,更貼近社會現實面

故事取材於真實案例,在日本北海道的南幌町,發生一起未滿18歲的女孩殺害自己母親與祖母的案件,但當地居民竟然連署希望能夠對女孩輕判。

故事從女高中生(林翊晴)的母親與外婆雙雙被人殺害慘死開始說起;一連串尖叫聲劃破寂靜濕冷的冬夜,林翊晴半身赤裸奪門而出,被目擊證人救下後,卻說出:「死亡才是結果……」;而經調查、所有的線索都指向母親的男友(黃擇遠)涉嫌重大,林翊晴的好友、導師及目擊證人也都紛紛挺身而出,甚至在學校連署、登上媒體支持林翊晴是無辜的。

林翊晴的筆錄裡稱、案發當晚黃擇遠是因為意圖性侵她不成才起殺心的,而在案發現場有發現一把刀,刀上留有林翊晴和黃擇遠的指紋,物證、人證、甚至犯案動機確實都相當充分,檢察官急躁得想盡快了結這樁令社會矚目的命案,媒體也是一面倒地支持林翊晴,可整起案件卻充斥著一股微妙的不安感……。

本書圍繞著這起命案,林翊晴就是事件核心人物,出身單親、與母親及外婆同住,是母親被性侵後所生下的孩子,所以母親及外婆對她視如敝屣,平時除了包辦家中的一切家務外,還被當成狗養、只能睡在陽台,承受不人道的待遇。

故事中對每個人物角色也都留有篇幅加以著墨:

潘志明警官,因為一次的執法過當需付出慘重的賠償,連帶工作無法升遷、婚姻與親子關係也岌岌可危,追擊命案真相的同時還得應付叛逆、求關注的女兒;撇除掉目擊證人,潘警官是第一個接觸林翊晴、也是最早對事件存有疑慮的人。

夏青律師,因為父親的控制使得父女關係不融洽、因而搬出來自住,在故事中她的人設算是較溫暖的,可能因為自身家庭背景的關係,雖然對林翊晴仍抱有一絲懷疑、但同時也相當同情及心疼她,除了接受當她的辯護律師、甚至主動收留她。

檢察官,因為在這起案件之後就有升官的機會,便為了自身權利地位,即便黃擇遠多次拚了命的否認,仍急躁得想盡早解決此案。

目擊證人(王建州),事發當時正巧在家門口抽菸,因聽到大聲關鐵門以及尖叫聲才向林翊晴家走去,並報警、進而救下她,僅此而已,但因事件引起社會輿論、媒體也爭相報導,王建州因此上了許多節目,為了增加通告、甚至加油添醋還自稱有目擊到兇嫌。

故事內容涉及性侵、單親、家暴、校園問題、嗜血的媒體等社會陰暗面,完全就是個灰暗的故事,透過不同章節、切換不同視角去說故事,讓讀者可以看到不同面向,更帶入角色與故事情節,也讓偵查過程中一來一往的攻防更增添幾分可看度。


現在看到的,其實都是過去的累積

林翊晴的一舉一動都表現的很沉穩,甚至超越該年齡應有的成熟,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的對話,

潘警官問:「妳知道凶手是誰嗎?」
「是妳殺了他們嗎?」
「我會再來看妳的,不然法官也會直接傳喚妳。
希望到時候,妳是證人,不是被告。」
林翊晴答:「這當中的差別是什麼?」

這答案令我起雞皮疙瘩,試想一個女高中生在經歷一場浩劫後,面對警官的連續審問,竟然只是淡然地反問「被告與證人的差別是什麼」

從這一刻,我也差不多猜出真正的兇手了……

經歷了一番偵查,故事的最後、才終於揭曉案件的始末。夏青偶然看到林翊晴的手機、發現了她從以前到現在的日記,才發現案件的真相,這一切其實都在林翊晴的掌握之中……也才知道為什麼林翊晴總是有著說不上來的神祕感。

林翊晴說:「天上的那些星星,可能早就已經毀滅了,只是因為星光傳到地球來,還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們還可以看到這些星光。」
現在看來,我猜作者是想要破題、或是從上帝視角給一些提示?

「現在看到的,其實都是過去的累積。」林翊晴還說道,
我猜她是想告訴夏青,她沒有選擇了、只能做出這樣的事情;這起案件重頭到尾都是她的計畫,所以當初林翊晴獲救時說的「死亡才是結果……」其實就是預告終究要有人死去、她悲慘的生活才會結束,而黃擇遠就是她的救贖、只是黃澤遠不知道自己早已落入被林翊晴一手安排的圈套。

夏青也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林翊晴手上拿著一把刀……

就這樣結局戛然而止,殺個我措手不及,留下震撼的我、和無限的想像空間,以及再也得不到解答的疑問。


「無人自願為惡」以正義為刃,誰、粉飾邪惡?

司法體制究竟保護的是被害者還是殺人犯?
而當兇手同時也是被害人時,誰是真正的壞人呢?

活在科技爆炸的世代,案件往往容易引起媒體與網路輿論的關注,但真相是否已有失偏頗?一個悲劇發生的背後可能有許多無法探究的原因,但旁人往往很難去理解主角所遭遇過的種種,所以解決的選擇也不一定如同我們想像的,如果可以、誰會願意犯罪呢?會不會犯案就是當前唯一的選擇了呢?生存是人的天性,若真的別無選擇、只剩下這一步,想必當事人也是被逼到角落了吧!透過小說讓讀者可以反思自身的媒體識讀能力,以及對事件做出批判之前應該抱持著什麼態度,藉此讓更多人感受並理解人生的無常與脆弱。

作者曾在訪談中說過、這本小說想講的是「選擇」這件事,所以自始至終都沒有過多的批判或評語,這也讓劇情多了很多讀者思考及腦補的空間,所以即使早已知道真正的兇手,這樣的手法還是讓我捨不得放下書、還是一頁接著一頁想再看下去,適時切換敘事視角也讓劇情很有畫面感,就像走進一齣劇。

我們常聽到諺語總是勸人「選擇原諒的人、放下仇恨」,但仇恨是可以「累積」的,原諒可以「立即」嗎?我個人覺得,以「星光」為題是象徵仇恨是可以「累積」的,但星光又有著燦爛、浪漫的意象,作為一本沉重小說的題目,不免感到有些心酸與諷刺。

這是本發人省思、後座力很強的小說,沒有複雜驚悚的推理情節,不需要抽絲剝繭去思考故事發展脈絡,而是清晰地將社會的角落及人性的黑暗面道出,看似平淡沒有過多的高潮迭起,但觀後卻帶來愛莫能助的失落及被現實衝擊的震撼。


raw-image


📌書名:【星光】
🎈 作者:呂秋遠

🔺「寫小說是一件有趣的事,希望我可以有這樣的能力持續下去,透過小說,讓這個世界可以有些微的改變。」--呂秋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寶
2會員
10內容數
文字工作者/ 相信文字有溫度/ 說不上對什麼有興趣所以還在找尋興趣/ 想拾起寫日記的習慣/ 進行一點點療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近幾年,呂秋遠律師在臉書及podcast等平台上很活躍,因為常在文章中為女性發聲、也很關注動物保護議題,而擁有廣大的女性粉絲,我就是那些偌大婆媽粉絲中的其中一位;我很喜歡他引人入勝的文字,於是拜讀了呂秋遠的手部長篇小說-《星光》
Thumbnail
近幾年,呂秋遠律師在臉書及podcast等平台上很活躍,因為常在文章中為女性發聲、也很關注動物保護議題,而擁有廣大的女性粉絲,我就是那些偌大婆媽粉絲中的其中一位;我很喜歡他引人入勝的文字,於是拜讀了呂秋遠的手部長篇小說-《星光》
Thumbnail
「我也是被愛的。被整個世界所愛,被日光所愛,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世界的孩子〉林婉瑜 雖然痛苦在你身上留下了傷痕,但這些傷痕不是為了讓你來責備自己。 林晨曦,國中時期青春洋溢樂觀、拚聯考努力的年紀,一場大雨一場補課的遲到,在理化老師家被她一直敬愛的老師謝志忠性侵。絕望地躺著,晃動著映入眼裡的是
Thumbnail
「我也是被愛的。被整個世界所愛,被日光所愛,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世界的孩子〉林婉瑜 雖然痛苦在你身上留下了傷痕,但這些傷痕不是為了讓你來責備自己。 林晨曦,國中時期青春洋溢樂觀、拚聯考努力的年紀,一場大雨一場補課的遲到,在理化老師家被她一直敬愛的老師謝志忠性侵。絕望地躺著,晃動著映入眼裡的是
Thumbnail
過去無法改變,也不用刻意抹去,但放下才能減輕痛苦,讓我們一起創造美好的過去
Thumbnail
過去無法改變,也不用刻意抹去,但放下才能減輕痛苦,讓我們一起創造美好的過去
Thumbnail
「仁者,人也。」 茁劇場《誰說媽媽像月亮》 完結篇,最後高律師對林醫師的這一跪,到這一刻一切已然無關乎所謂國族、省籍,那是屬人的,又是神聖的,對於真正慈悲的感激,顯示的是感恩的具象。林醫師到高律師再到安紀魯,不只是普世的道德關懷,也是推己及人的恕的精神承傳。 很難想像以短短六集的電視劇要包容這樣的宏
Thumbnail
「仁者,人也。」 茁劇場《誰說媽媽像月亮》 完結篇,最後高律師對林醫師的這一跪,到這一刻一切已然無關乎所謂國族、省籍,那是屬人的,又是神聖的,對於真正慈悲的感激,顯示的是感恩的具象。林醫師到高律師再到安紀魯,不只是普世的道德關懷,也是推己及人的恕的精神承傳。 很難想像以短短六集的電視劇要包容這樣的宏
Thumbnail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Thumbnail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Thumbnail
無論怎樣也要笑,第一次覺得原來笑是這麼痛苦。 在《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寫道「我們不只渴望故事,我們對於自己面對的每一則故事,天生就懷有特定的期待。」
Thumbnail
無論怎樣也要笑,第一次覺得原來笑是這麼痛苦。 在《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寫道「我們不只渴望故事,我們對於自己面對的每一則故事,天生就懷有特定的期待。」
Thumbnail
無論怎樣也要笑,第一次覺得原來笑是這麼痛苦。 在《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寫道「我們不只渴望故事,我們對於自己面對的每一則故事,天生就懷有特定的期待。」 ~~~注意,以下有劇透啊~~~ 相比起第一、二季的懸疑性,第三季在這方面其實失色不少,但是卻看到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無論怎樣也要笑,第一次覺得原來笑是這麼痛苦。 在《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寫道「我們不只渴望故事,我們對於自己面對的每一則故事,天生就懷有特定的期待。」 ~~~注意,以下有劇透啊~~~ 相比起第一、二季的懸疑性,第三季在這方面其實失色不少,但是卻看到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人生躲不掉的事那麼多,既然躲不掉,那就來吧! 走過人生的盡頭,可以再握筆寫著日記,才知道生命中那些伸手可得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錯誤,根本沒有『對』過好嗎?」
Thumbnail
人生躲不掉的事那麼多,既然躲不掉,那就來吧! 走過人生的盡頭,可以再握筆寫著日記,才知道生命中那些伸手可得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錯誤,根本沒有『對』過好嗎?」
Thumbnail
「還沒放下!也是可以的。」我低聲對著母親的靈魂說道。 我將「想要『我和母親、我和父親,以及母親和父親可以重歸於好』但不可得」的失落拿回來,不再將這樣的期望放在母親身上,並且讓自己失去「要求母親放下」的資格⋯⋯這也讓彼此回到平等、對等的位置。
Thumbnail
「還沒放下!也是可以的。」我低聲對著母親的靈魂說道。 我將「想要『我和母親、我和父親,以及母親和父親可以重歸於好』但不可得」的失落拿回來,不再將這樣的期望放在母親身上,並且讓自己失去「要求母親放下」的資格⋯⋯這也讓彼此回到平等、對等的位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