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北竿20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北竿的短坡山上 看見北竿的樣貌 視野超好的比起壁山有過之而無不及 覺得這裡是一個很適合多待一會兒的地方 能看見起落的飛機 每當我聽見有飛機降落 我心裡都會產生歡迎光臨馬祖 但是心裡相對也會生起歡迎再回到馬祖來 尤其是我要從南竿返台的時候 心裡總會刻劃出時間真的是奇怪的產物 明明有卻無法敘訴出來 那種感覺就是好像只有自己能懂。
次要返台了 走到八八坑道對面的樓梯上靜靜的坐著 看著飛機就這樣飛走了 心裡百感交集 覺得我是不是心中已然早成為馬祖的一份子 尤其在最後的一天 就算只是騎著車繞一繞都覺得不夠 好想把馬祖的一草一木都記下來 那些深刻的感覺環繞著心裡 人家都說再見 因為再見才會再回來 每次要到馬祖當飛機從台中起飛後 我總是望著那些尤如積木的房子 人只是在小小框框中生活 事實上看來就是一個空間。
是當你飛得夠高 你才知道你的心有多大 別再沈浸在那些情緒不好中 世界很大只是你站的位置不夠高而已 但是就算再怎麼高人的心裡也要謙虛 我們用的東西很有限 人也要時時懂得感恩 感恩一切的發生 感恩自己 我都稱回去馬祖是旅行 不是什麼多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最了不起的應該是 旅行中能遇見的旅人 不管是怎麼樣的人 就是有那個時間和空間在馬祖遇上 我也曾遇到回到馬祖的學長 談論著當年事 或許是悲歌是喜 那已是回憶了 只是深深烙印在了永恆不變的心裡。
從短坡山上看見蔬菜公園裡的種菜的位置 遠遠的看著真是像極了一幅畫 很細緻很美 我們走得近看得清 但是卻看不見事情的原貌 有時遠觀看得其形 卻看不見其中的奧妙 但是事情不就是這樣嗎? 取其一就會捨其一 生活中是不間斷的選擇 我選擇了看見的事情 必然看不見其它 但是人只要安住在當下的場域就好 過多的想法在其中想其外是不必要的 其實你要知道 我們會走到那裡 看見什麼事物 其實早就在那裡了 不管你走到那裡就是會遇見什麼 也只是這樣子 如果一個地方不吸引你 你怎麼會來呢? 或許只是迷路 但是也因為凡事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所以生活才有樂趣 旅行在各個馬祖的島嶼中 只是世界的一小點 但是一小點也代表了多樣性 雖然沒有像台灣那麼多商業化的產物 或許我就是衝著 因為這裡沒有什麼而來的。
馬鼻灣的海上方 留下了 這富有趣味的作品 我的構圖或許不是最美的 但是這些完全是在二技中所學習的 但是這些過程我已經丟了 只剩下在拿起相機反射的手指和心裡瞬間而已 做事情一定要有熱情 當你的熱情已悄悄的消退 你必要有所查覺 不管是對人或是對事都是一樣的 但是並不是說這是不好的事情 但是攝影迷人之處就是 只要你願意走出去 就會看見不同的事物 這是攝影最棒的地方
我們眼睛所看見的和感受的 就會變成一幅作品 有時我也會翻閱以前拍過的作品 感受非常不同 我很開心一開始就能著手去寫下它 所有的紀錄和記憶 一點一點累積起來 也是很可觀的時間 也會感動自己 這真的是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芹壁 這一處每次來還是忍不住多按了幾下快門 因為太美了 那當下一個人都沒有 沒有車也沒有人 只有空空的海 還有待人來坐的椅子 這種畫面就是會讓人沉思的 你也會知道 如果來杯咖啡 安靜的坐著 那就是最美的時刻了 最美的時刻其實就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放空了 在旅行中充滿了驚奇 但是馬祖對我來說已然不是驚奇了 而是想慢慢去探索的地方 就算只是騎著機車
環島都是很幸福的 因為這是回憶和情感造成的 有些地方你沒有到過 但是只要你來過 有些景物你會牢牢記住 就像是每次只要回來台灣 馬祖的記憶就會馬上會湧上心頭 好像心就被佔據了一樣 其實只是太入心了 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去調適 不管去幾天總是覺得不夠 有人說要不去長住吧
有那麼容易的 我倒是覺得如果能一年之中 有幾天的時間能在馬祖渡過那就很開心了 這就夠了 就像是去探望老朋友一樣 是滿足自己對於馬祖的渴望和感覺 路依然心不同 感受著當下的自己。
我從自己走過的地方和取景的方式 我其實很了解自己想要的 人雖然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 但是在我的畫面中的人出現的很少 但是在那無邊際的海上和轉彎處 讓人更有想像的空間 畫面就是心中投攝的內心 那是真真切切不用懷疑 我常覺得人 必然要懂著獨處 雖然獨處有時會讓人覺得寂寞 但是你得先懂得 這樣子的感覺 先要認識自己的心意 生活中的每天每天的事好多 就算只是一成不變的工作 也會影嚮到我們的心 那就是生活。
境雖然不曾影嚮到我們 但是很少人知道 我們就在受影嚮的環境中 才會想出一些想法 想做些什麼 想找個人陪 想去吃個東西 想去做件事情 這些就是生活 沒有對錯的問題 做自己不難 做自己不是只是做自己做的事情 而是認識自己的心意 旅行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可以自己一個去旅行 也是不錯的 自己一個人什麼都自己來 不用顧及其它人的想法。
要把自己打理好就好 很自由也能很隨興 自由的走 沒有目的的也行 但是我會設定一個地方 往那裡移動 其實我真的覺得最美的風景就是在移動中的風景 目的的只是一個方向而已。
遊客很多 但是我只想要留下空空的天和海 或許是個性使然 我總是更喜歡這樣子的畫面 到北竿芹壁那麼多次 很少有機會到下方的沙灘下來走一走 我看見周小馬帶著遊客 正很細心的帶領著大家走走看看和解說 他是專業的在地嚮導 在介紹一些不為大家所熟悉的地方和特色 因為是只有他才知道 我就不多說了 (想知道私訊我) 必竟人家能找到一些大家未曾見過的真的是他的用心。
階梯上有一個小十字架 這是讓我覺得最棒的 雖然它很小 但是也因為它真的夠小 在畫面中是無法被乎略 我覺得我們有時候都站著看事物 有時候不妨放下身段看看事物 會很有受益的 因為習慣了的事物 你很難再改過來 習以為常的事變成了日常 這對我們的生活和心 會阻礙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和決擇 所以適時出去走走是必要的 感觀要受點刺激才行。
我走在芹壁的沙灘上 慢慢的看 看著這些巨大的石頭 我沒有特別的想法 只是覺得為什麼是它 我從各個面像去看它 這是對待吸引我的影像最好的回饋方式 因為深怕錯過了什麼 我會繞著它走一會兒 從能拍攝的視角一一的去看看 走遠或是走近 看待它的原意 走在這裡 那種覺得被吸引的感覺特別明顯 我知道一定又有什麼在這裡要讓我看見 第一眼看的時候沒有看得很清楚 但是再看透過攝影的眼睛再看一次 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巨人頭 它沉睡著 不知否有人看見它 但是我知道我是深深被它(他)吸引了 我向他致敬感恩他 讓我看見了他 也感恩大自然的饋贈 這麼一份大禮 希望有看見的朋友們 有機會來也來看看吧。
人有人的個性 石頭也有石頭的個性 你不必懷疑你自己所看見和感知的 我一直都知道 石頭待在這裡的時間 不是你我所能了解的 我們是一個移動的個体 而他只能待在這裡 早就看見大風大浪慣了 光是這樣去想你就會心生敬意了 我們善待的事物中包含著自然界的所有產物 不只是對有實質生命的 所有的事物都有一種頻率 人就不用說了更是如此 所有的東西都有自己產生的個性 只是你能感受得到嗎? 不同的角度看見不同的景色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 懂得這個道理 有些事該說的時候說
它就交給大自然吧 我們在人生短暫的旅行中 看見的只是很小很少的 永遠看不完 我們懂得跟宇宙的浩瀚比起來真的很少也很無知 我現在只是覺得 所有人事物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不要只是看見事情中的不好的地方 他必然也有能讓你啟發的點 如果你能起善心的念 何必起不好的念 如果你希望開心 如果可以就將這份心意用在別人身上 讓別人也能感受得到 那你勢必內心會變得更強大更柔順 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將自己的小愛變成一份大愛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 我想我們都可以學習去做這樣的事情 用心轉念 不要只是拘於自己的愛上 了解到世界上的事情只是我以為 每件事都有它值得存在的意義 別小看自己的心念。
北竿宏瑞飯店 連絡電話(小馬):08 365 659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馬祖追淚的作品及過程 應注意的事項 先概略的書寫 會愈加補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踏上小島的日子 待船在靠岸時看見熟悉的面孔 那種感覺真好 雖然回到島上後 看見的建築及海似乎沒有什麼改變 但是日子距上次回來已經多久了 來到坤坵沙灘遊客的必訪之地 但是我卻發現 經過了一年的大海洗禮 看見尤如藝術的自然景觀 這已經是變成了 我認定西莒的一項特別的特色 時間已經下午
在台馬輪上 風浪打在船身上 像是一幅畫 在海上一直重覆著 隨著低沉引擎聲 伴著海水和船身碰撞出沙沙的聲音 雖然當兵時坐過很多次了 但是心境不同了 覺得船駛向目的地 還是很讓人期待 這就是在島跟島之間的連結 也因為這樣 有了新的感觀 當再次踏上回來的旅程 那心裡想著未知的旅行
在北竿待了兩晚 在往住宿的路上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好在沒有造成我和三姊太大的困擾 跟往年一樣 小邱帶著我們追淚 第一晚在塘后道沙灘上 有著藍眼淚拍打岸邊 發出一道道的藍光 聽見哇哇的聲音 小邱忙著幫一位打工換宿的小女生拍照 塘后沙灘每次來必定要來的地方 自從好幾年前遇見大量的藍眼淚
2020的作品放了快一年 重新再檢視後 挑出某些作品 是自己風格以外的作品也就是說平常不會發表的作品 昨天心裡有感 想來發篇文章 就像是我在 攝影從心開始 那一篇一樣的感覺 我時常覺得 攝影就是生活的一小部份縮影 一張作品只是某個時間和空間的瞬間而已 但是卻能讓人想起很多事 紀錄
牆面上的文字 軍事標語 是當兵最有回憶的象徵 走在小小的島嶼上 踏著多少人曾經走踏過的路上 相信 我不會是最後一個人 也不會是第一個 白天酷熱的天氣 走到那裡都覺得熱 晚上走到那裡 心裡想著看得都是藍眼淚 回憶是會跟隨著的 到過馬祖的阿兵哥一輩子都會記得 如果記憶模糊了 記得回
雲霧鎖島覆其上 吾在西莒昨在東 今在西莒望東島 有感時日易變遷 (西望 岳峙 KARMA PEMA DORJEE 噶瑪 蓮花 金剛) 每次前往西莒的時候 總是在島和島之中 最讓人能夠好好放鬆及放(慢)漫步調 雖然停留的時間不多 每次回到馬祖 其實就是在探望朋友 藍眼淚只是回去馬祖的
踏上小島的日子 待船在靠岸時看見熟悉的面孔 那種感覺真好 雖然回到島上後 看見的建築及海似乎沒有什麼改變 但是日子距上次回來已經多久了 來到坤坵沙灘遊客的必訪之地 但是我卻發現 經過了一年的大海洗禮 看見尤如藝術的自然景觀 這已經是變成了 我認定西莒的一項特別的特色 時間已經下午
在台馬輪上 風浪打在船身上 像是一幅畫 在海上一直重覆著 隨著低沉引擎聲 伴著海水和船身碰撞出沙沙的聲音 雖然當兵時坐過很多次了 但是心境不同了 覺得船駛向目的地 還是很讓人期待 這就是在島跟島之間的連結 也因為這樣 有了新的感觀 當再次踏上回來的旅程 那心裡想著未知的旅行
在北竿待了兩晚 在往住宿的路上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好在沒有造成我和三姊太大的困擾 跟往年一樣 小邱帶著我們追淚 第一晚在塘后道沙灘上 有著藍眼淚拍打岸邊 發出一道道的藍光 聽見哇哇的聲音 小邱忙著幫一位打工換宿的小女生拍照 塘后沙灘每次來必定要來的地方 自從好幾年前遇見大量的藍眼淚
2020的作品放了快一年 重新再檢視後 挑出某些作品 是自己風格以外的作品也就是說平常不會發表的作品 昨天心裡有感 想來發篇文章 就像是我在 攝影從心開始 那一篇一樣的感覺 我時常覺得 攝影就是生活的一小部份縮影 一張作品只是某個時間和空間的瞬間而已 但是卻能讓人想起很多事 紀錄
牆面上的文字 軍事標語 是當兵最有回憶的象徵 走在小小的島嶼上 踏著多少人曾經走踏過的路上 相信 我不會是最後一個人 也不會是第一個 白天酷熱的天氣 走到那裡都覺得熱 晚上走到那裡 心裡想著看得都是藍眼淚 回憶是會跟隨著的 到過馬祖的阿兵哥一輩子都會記得 如果記憶模糊了 記得回
雲霧鎖島覆其上 吾在西莒昨在東 今在西莒望東島 有感時日易變遷 (西望 岳峙 KARMA PEMA DORJEE 噶瑪 蓮花 金剛) 每次前往西莒的時候 總是在島和島之中 最讓人能夠好好放鬆及放(慢)漫步調 雖然停留的時間不多 每次回到馬祖 其實就是在探望朋友 藍眼淚只是回去馬祖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2022年8月13至15,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選擇前往馬祖,探訪相當有特色的北竿島。遊記將分享馬祖港、天后宮、蝦寮食堂、枕戈待旦、北海坑道、大漢據點、津沙聚落以及馬祖港夜景等旅遊景點。同時也分享了一些值得品嚐的美食、觀光熱點以及遊玩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南竿機場到松山機場小飛機行的經驗分享。飛機行程時程、候機過程以及飛航感受。
Thumbnail
馬祖大坵島是馬祖列島中以梅花鹿聞名的無人島,與北竿僅200公尺相隔。登島後可以親近梅花鹿群,沿著環島步道遊覽,並欣賞美麗的海島風光。本文介紹了從北竿到大坵島的交通方式、遊覽路線、隨文附有詳細之登島及旅遊資訊。
Thumbnail
都已經到外島馬祖了,我想不挑一天來住海景民宿,我想也說不過去,因此就挑選到北竿的這天,來住位於橋仔村的「藍映海岸景觀民宿 」,究竟馬祖的海景民宿感受如何,就讓我們看下去吧。跟大部分北竿的住宿一樣,都有從港口到民宿的接駁服務。
Thumbnail
相較於南竿,馬祖的北竿更多加了一些悠閒的氣氛,芹壁村超適合放空,壁山是北竿最高山,還有很多的廟宇跟無敵海景08據點,這一篇介紹給你。
Thumbnail
馬祖的旅遊區分佈,主要由南竿、北竿、東引、莒光4地組成。南竿-北竿為島際之間最繁忙路線,船班時間約每日07:00~17:00,航程時間約20分鐘。船班來往很方便。候船地點標示清楚,不需擔心迷路。旅程中船上設計舒適,但靠角落位子可能無聊。 前往北竿景點行程算好時間來搭船,享受南北竿之間便捷航程。
Thumbnail
跟一群人一道到馬祖旅遊,第一站就是孤立海中的鐵堡,凸出在海中的小島,嚴格説是礁石而已,利用地形穿鑿出小小坑道,有崗哨,中山堂,集合場,廚本,廁所,彈藥庫,居所,槍眼,一小世界,大家拼命拍照,嬉鬧喧嘩,覺得有趣,直説風景好好。 想想當初駐守在此的官兵,整日無止境的排班站哨,防範敵人來犯,白天還罷了,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北竿的水路交通樞紐在島南的白沙村,一般人對這裡都來去匆匆,要嘛上島搭車往北看更多的景點,要嘛趕船往南竿而去,進出時又總被航務大樓或邊上的平水尊王廟阻隔或吸引,其實這裡是個很美的村長。 彎蜒而上的小道將村落擺放得錯落有致,一層層高低差讓家家戶戶都面海,加上一些綠樹點綴,說是地中海的海岸村落並不為過,
Thumbnail
南橋據點七天住下來生活起居都快速適應,把自己打理的平安舒適,最開心的是「每天起床都能看美麗的日出」,不能適應的是「房間太空了」,可以多一位志工陪我嘛!到陌生的地區、陌生的空間,周邊沒有鄰居,住起來很刺激,很怕遇到昆蟲與惡狗,要自己對付,而且聽過很多軍中傳說...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2022年8月13至15,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選擇前往馬祖,探訪相當有特色的北竿島。遊記將分享馬祖港、天后宮、蝦寮食堂、枕戈待旦、北海坑道、大漢據點、津沙聚落以及馬祖港夜景等旅遊景點。同時也分享了一些值得品嚐的美食、觀光熱點以及遊玩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南竿機場到松山機場小飛機行的經驗分享。飛機行程時程、候機過程以及飛航感受。
Thumbnail
馬祖大坵島是馬祖列島中以梅花鹿聞名的無人島,與北竿僅200公尺相隔。登島後可以親近梅花鹿群,沿著環島步道遊覽,並欣賞美麗的海島風光。本文介紹了從北竿到大坵島的交通方式、遊覽路線、隨文附有詳細之登島及旅遊資訊。
Thumbnail
都已經到外島馬祖了,我想不挑一天來住海景民宿,我想也說不過去,因此就挑選到北竿的這天,來住位於橋仔村的「藍映海岸景觀民宿 」,究竟馬祖的海景民宿感受如何,就讓我們看下去吧。跟大部分北竿的住宿一樣,都有從港口到民宿的接駁服務。
Thumbnail
相較於南竿,馬祖的北竿更多加了一些悠閒的氣氛,芹壁村超適合放空,壁山是北竿最高山,還有很多的廟宇跟無敵海景08據點,這一篇介紹給你。
Thumbnail
馬祖的旅遊區分佈,主要由南竿、北竿、東引、莒光4地組成。南竿-北竿為島際之間最繁忙路線,船班時間約每日07:00~17:00,航程時間約20分鐘。船班來往很方便。候船地點標示清楚,不需擔心迷路。旅程中船上設計舒適,但靠角落位子可能無聊。 前往北竿景點行程算好時間來搭船,享受南北竿之間便捷航程。
Thumbnail
跟一群人一道到馬祖旅遊,第一站就是孤立海中的鐵堡,凸出在海中的小島,嚴格説是礁石而已,利用地形穿鑿出小小坑道,有崗哨,中山堂,集合場,廚本,廁所,彈藥庫,居所,槍眼,一小世界,大家拼命拍照,嬉鬧喧嘩,覺得有趣,直説風景好好。 想想當初駐守在此的官兵,整日無止境的排班站哨,防範敵人來犯,白天還罷了,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北竿的水路交通樞紐在島南的白沙村,一般人對這裡都來去匆匆,要嘛上島搭車往北看更多的景點,要嘛趕船往南竿而去,進出時又總被航務大樓或邊上的平水尊王廟阻隔或吸引,其實這裡是個很美的村長。 彎蜒而上的小道將村落擺放得錯落有致,一層層高低差讓家家戶戶都面海,加上一些綠樹點綴,說是地中海的海岸村落並不為過,
Thumbnail
南橋據點七天住下來生活起居都快速適應,把自己打理的平安舒適,最開心的是「每天起床都能看美麗的日出」,不能適應的是「房間太空了」,可以多一位志工陪我嘛!到陌生的地區、陌生的空間,周邊沒有鄰居,住起來很刺激,很怕遇到昆蟲與惡狗,要自己對付,而且聽過很多軍中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