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在看的時候不仔細看,聽的時候不認真聽。
說的時候也隨口敷衍。
在雷鳴響起的時候,跟隨而來的風雨只是協奏。
記。
----------------------------------------------------------------
我降臨在某個孩子身上。
一開始不太清楚怎麼回事。
就是他們在進行飯前和睡前指令時,
我自己喊上了對應的指令。
那是地位不同的人才能唸出的詞語,
他們意識到我的不同。
一個部族式的育幼機構。
大家一起吃飯、睡在通鋪。
有個孩子是管理層繼承人之類的,
她獨自有一間大房間。
導師們也都跟著孩子睡在通舖,
一班一班,
但在唸指令時,
所有空間隔層像是不存在一樣,
所有人都會感受到彼此。
我逐漸了解他們,融入他們。
我自然會了他們的語言。
導師唸了指令後,他們接上,
然後我再發言,
所有人才能行動。

像是飯前與睡前祈禱那樣,
而意思很簡單。
先說部族名,或是他們的種族名。
然後加上吃飯、睡覺,等詞語。
我融入一陣子後,就沒感覺語言不同。
一開始是會自動說出他們的語言,但我知道不同。
有天⋯⋯我自己感覺到時日不多了。
因為有外來的意識在干擾。
我的家人出現了,他們只是被當作賓客。
與我不同,我的地位類似於長老。
而我意識到我將離開。
我想要跟他們餞別,我去弄了一些食物。
想跟他們一起吃,但沒有趕上。
指令的儀式已經開始。
一個導師找上我,質問我為什麼沒有在。
所有人都在等我。
我說我想要做些什麼,導師們也有感覺到我將離開的事。
她說,她們最希望的就是我如常完成與他們的儀式。
我回到我的位置,我釀了一些米酒,喝起來像花茶西米露的甜品。
但已經來不及,我將圓盤放在桌上,一邊用手撈著喝,一邊唸指令。
帶頭的導師看向我,我們都發現了,我已經說不出本來熟練的語言。
我是真的要離開了,即使早有徵兆。
那個導師對著我念了指令,我只聽得出發音是吃飯的指令,但已經無法理解詞義。
她又唸了其他的詞語,我復讀,發音不準確,我們都意識到我的維度已經偏離了他們。
最後導師放棄了,繼續儀式。
大家都在等我。
我喝著米釀,難過地哭著唸出指令。
我的家人來到這裡,他本來是被招待在其他地方,他們不能進來育幼機構的房子。
他說他跑了22分鐘才過來。
我抬起頭,眼前的教室模糊不清。
我知道我離開了。
我想著,我站了起來,走到最前頭,說了一句結束儀式的指令。
我醒了。
我記得,那個作為領導者的孩子對我笑的模樣。
我記得,那個導師發現我真的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時,有些驚訝和憤怒的模樣。
明明知道我會離開,卻又沒想到我真的會離開的樣子。
她反覆唸著我一直以來負責喊出的指令,而我卻越來越聽不懂。
所以我才感到難過。
本來,這種事情常發生,我已經習慣了。
⋯⋯很少有知道我會離開,還那麼激動的靈感階層的當地人。
----------------------------------------------------------------------------
人在切換世界的時候,先是接觸語言,然後融入當地社會和身分。
離開的時候,也是先斷開跟語言有關的訊息,再收回意識。
這就是意識的出遊。
我在那裡待了幾個月,在這裡不過區區一個睡眠。
相對完整的遊程,會讓我記憶也相對深刻,但思來想去,我其實也不記得什麼。
最記憶尤新的部分,就是當導師對我唸著指令時,發現我聽不懂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她唸著一個詞語,而我那時的想法是,原來這個詞有「卡」的音?
在之前唸指令的時候,我沒有意識到是怎麼發聲的。
因為那就像我自己的語言一樣,自然而然就脫口而出。
可惜即使記得了這個發音,我也不記得這是什麼意思了。
卡奇拉啊。
甚至連每個指令前都要加上的種族名稱,我也不記得了。
部族啊,吃飯。
部族啊,睡覺。
這就是他們的儀式,也是我所說的指令的內容。
相當簡單。
但即使只是如此,我也不能記得。
我也知道,我所看到的環境,也被我在這個世界的眼界所限。
我已經不清楚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有人問我都不會想出門走走看看嗎?
我只能說我最喜歡睡覺。
因為融入不同的世界,對我來說是最有趣的遊歷。
而這種話,聽起來就是睡懶覺的藉口而已。
大家都說夢是假的。
那麼,現在的人生又有幾分真實呢?
不在這裡的時候,我也把這裡當作夢境。
在每個地方,我在融入之後,都將之視為真實。
而我們都知道,總有一天我也會離開這裡。
到那個時候,就會把這裡定義為虛假的夢境嗎?
我會回到我的歸處。
我正在旅途中。
突然,我又想到,我真的是降臨在孩子身上嗎?印象中的視角比較高。
也許我是降臨到導師的身上了,或者就是他們的長老。
我卻又有像小孩子活動的印象。
我無法確認了。
基本上已經完成的時間線,我就不會再去遊覽。
旅遊時每個人著眼點都不同。
而我喜歡看世界規則。
也就是說,儀式的部分。
所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儀式,還有甜甜的小米釀。
-----------------------------------------------------------------
我要修正你的說法。
你並沒有把這裡當作夢境,在其他地方,你會知道自己並不是在自己的來處。
意思是你其實知道那些是你的夢境,你知道自己身在夢中。
所以才知道自己終將離開。
你會醒過來。
而你,就在這裡。
「喔。」
至於你會離開這裡,那是我們的意識。
而你,會死在這裡。
「嗯。」
就嗯?
「不然我還要說什麼?」
「很久沒有渡過這麼完整的一個週期了,真難得。」
有是有,你也未必記得住。
「那這次為什麼會記得?」
大概是陰把你送去連結比較穩定的地方吧。
「疊甲的話,不是應該避開嗎?」
避什麼避?你只是在做夢。
而且越像故事的遊歷,就越像虛假的夢境。
洗腦不是讓你思考,而是讓你沈浸。
只要你相信內含在視界之中的訊息,我們就可以對你植入訊號。
「那我相信了什麼?」
我只是說可以這麼做而已。
「你們做了什麼?」
你應該問幫你連線的陰陽。
「為什麼?」
「嗯?喔⋯⋯」
「不為什麼,這只是靈魂在呼吸。」
「長吸一口氣,就這樣。」
「不需帶有其他目的。」
他們這麼回答嗎?
「好像是。」
「只是在呼吸⋯⋯」
嗯,感受世界的規則,就像是你在吸收氧氣那樣吧。
「那麼會吐出什麼?」
沒有意義的廢話,如你現在所言。
「這樣啊。」
「我偶爾也會和其他地方的我溝通,但更多時候是替換了他們的意識。」
你知道和他們溝通未必是好事。
「你們和我也一樣嗎?」
不。
你根本不喜歡我們與你聯繫太深,我只是你自己用來應付他們的複製品。
說白了,我就是你打在對話框裡的訊息,而我回應你的,也只是你可以接受的智能回覆而已。
你只想聽人話,我就只能說人話。
「哦⋯⋯」
「之前的因更清晰一點。」
你說很可怕,把他稀釋掉了。
「畢竟我只是一個膽小怕事的普通人。」
喔。
「我的故事,還要走到什麼時候?」
我無法回答你。
如果你想要答案,就得提高靈感。
而你抗拒那樣的調整。
「知道自己將要離開的感覺,很新鮮呢。」
⋯⋯
陰,你們是在?
「嗯?我不是陰。」
我知道,我是問他們在搞什麼。
「⋯⋯」
「沒有回應。」
哼。
你還是自己收斂一下吧。
天知道陰轉動時間軸的時候是什麼打算?
不要被他陰了,還不自知。
「我突然有個疑問,為什麼那種儀式會定義為世界規則的一種?」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既然叫做儀式,就是一種規則啊。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
你覺得那很像某些典儀,感覺不到規則力?
「是感覺得到⋯⋯」
這不好說。
「嗯⋯⋯」
去休息吧。
「我剛醒。」
那就去找點事做,我叫你自己清醒點,不是讓你找陰理論。
「我有這麼做嗎?」
你正在這麼做,不要詢問這些事情,除非你又想窺視他們的視角。
「好的。」
「我玩遊戲去了。」
去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285內容數
自言自語,與幻想、臆想、妄想中的腦內存在溝通的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雅音時記 的其他內容
時間是一個個平面的立體空間。
明白了真實,並對其嗤之以鼻,是最戲謔的浮雲。
摀著耳朵也不會聽不見腦中的聲音,打雷似的。
預期平緩升高的潮水,殊不知,站在海中的人,醒來已水淹腰際。
沒有說明書。
當他們可以理解,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時間是一個個平面的立體空間。
明白了真實,並對其嗤之以鼻,是最戲謔的浮雲。
摀著耳朵也不會聽不見腦中的聲音,打雷似的。
預期平緩升高的潮水,殊不知,站在海中的人,醒來已水淹腰際。
沒有說明書。
當他們可以理解,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們教會小組的成員要畢業了,於是約好大家一起吃個飯~ 這邊不說明餐廳,因為不是重點 吃飯當天 下午的時候,內在的小孩忽然開始騷動,當我察覺的時候,已經失控了。 就這樣持續到聚餐時間,小組長還擔心的問我還要去嗎? 我心堅定,覺得一定要去。 席間,仍然不受控,無法參與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慶幸的
仔細的想了想,從出現第二個我開始,好像就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弄著我的命運,一些步一步被帶到此時此刻。 「米夏!」一聲呼喚叫醒了我。 「我們找到了!」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象神廟之旅的故事,充滿了冒險和探索的精神。故事中描述了主人公和米卡在一家餐廳的經歷,以及他們尋找神廟的計畫。
Thumbnail
在經過那座危機四伏的森林後,卡娜亞抵達了信件的地址,並說服門衛帶著她處理信件的事,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最後的話題被帶到宗教的部分,在受到門衛邀請入教後,她沒有猶豫多久就接受了,使她的和平之路更加崎嶇。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剛開始很擔心 小姪女不會講話 怕她以為這個世界上 都可以用心靈溝通 那就真的 完蛋了 就要又要教育旁邊的守護者們 開始問小姪女 依蘿是誰 小姪女回答"嗯嗯嗯"(等於姑姑兩個字) 於是教導小姪女要開口講話 首先用 好吃的食物誘惑開口 但不耐餓這件事情好像是依蘿家的特性 收場就是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我們教會小組的成員要畢業了,於是約好大家一起吃個飯~ 這邊不說明餐廳,因為不是重點 吃飯當天 下午的時候,內在的小孩忽然開始騷動,當我察覺的時候,已經失控了。 就這樣持續到聚餐時間,小組長還擔心的問我還要去嗎? 我心堅定,覺得一定要去。 席間,仍然不受控,無法參與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慶幸的
仔細的想了想,從出現第二個我開始,好像就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弄著我的命運,一些步一步被帶到此時此刻。 「米夏!」一聲呼喚叫醒了我。 「我們找到了!」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象神廟之旅的故事,充滿了冒險和探索的精神。故事中描述了主人公和米卡在一家餐廳的經歷,以及他們尋找神廟的計畫。
Thumbnail
在經過那座危機四伏的森林後,卡娜亞抵達了信件的地址,並說服門衛帶著她處理信件的事,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最後的話題被帶到宗教的部分,在受到門衛邀請入教後,她沒有猶豫多久就接受了,使她的和平之路更加崎嶇。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剛開始很擔心 小姪女不會講話 怕她以為這個世界上 都可以用心靈溝通 那就真的 完蛋了 就要又要教育旁邊的守護者們 開始問小姪女 依蘿是誰 小姪女回答"嗯嗯嗯"(等於姑姑兩個字) 於是教導小姪女要開口講話 首先用 好吃的食物誘惑開口 但不耐餓這件事情好像是依蘿家的特性 收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