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長筆記】給年輕創業者的3點建議-校園講座

【職場成長筆記】給年輕創業者的3點建議-校園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去年4月受邀到一所大學分享品牌行銷內容,主辦單位希望我以過去的輔導企業的經驗讓同學們瞭解企業內實際的做法,同時回答學員的提問。

我很誠實的與主辦單位說,2021年開始我就不再接跟品牌行銷相關的課程及演講了。我的企業輔導只到2019年底,因2020年發生疫情,所有國內外的企業輔導案都暫時停止,執行的案子幾以政府單位的紓困補助案為主,而2020年10月我離開職場後,我的興趣及時間也漸轉移到與心理學及繪畫創作上,未來的課程我也會朝這方向進行。

對方仍希望我能前往與學生分享。

於是,我在瞭解學員的背景、需求,及主辦單位期望達成的效益後,提供了大綱及案例予對方,確認這些內容符合後,就開始著手準備,然後4月12日到校與同學分享。

當天的講座內容除了分享企業輔導案例外,還有3樣我覺得對這群想創業的年輕人很重要的事情 --

raw-image

1. 設定目標

  • ž 你的獨特性、競爭力是什麼?
  • ž 市場上有那些人會想要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 ž 用了之後對他們在生活上會有怎樣的改變?

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你擅長什麼,也還没有明確的目標,就看看你做什麼事,在別人覺得是苦活,而你卻樂在其中的。

如果你對很多事都有興趣,就什麼都去試試看。
如果有一件事是讓你每天睜開眼睛就迫不及待要去做,八成那就是你能做的好的事。

2. 擁抱情緒

人有六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愤怒、厭惡、恐懼、驚訝。

認識你的情緒,擁抱所有的情緒,學著管理你的情緒,讓自己盡可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做決定也比較不易產生偏差。

我看過太多有才華的人後來没有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在情緒失去了掌控力。我自己在這部份受挫的經驗也不少。

raw-image
ž3. 慎選你的朋友

不需浪費時間與金錢特意去結交人脈,把那些時間用在讓自己更強大,如果你夠有創意的話,合適的機會自然會找上你。

將來到社會上做事,如果在組織裡遇到比你資深或權威人士跟你說,你做不了這件事,別把他們的話認真聽進去。
會給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我見過有些資深前輩會故意壓抑有能力但還很菜很單純的新人所使出的手段,我看到這群學生如此年輕,大媽個性不自覺就流露,還是嘮叨了一番。

不過,我也補充了,如果對方是很真誠的給你明確的建議,說你如果改進什麼,比較有機會趨近你相要的,那麼他的建議就值得一聽。

老師,我如何分辨?吃幾次虧大概就清楚了。

最後是回答學員的提問,很有趣,我記得幾乎全部回答了,有些問題就直接以案例做回答。學員的問題我列在下方,如果是你,會如何回答。

  1. 顧客有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那如何得知內心的需求?
  2. 請問你認為什麼是最有效率的行銷方法?
  3. 是什麼契機想踏入行銷的領域?
  4. 有出書了嗎?
  5. 時下很多年輕人未來都想從事行銷相關的行業,其中包括社群媒體、活動、公關、廣告行銷等等的,工作內容看似很活潑,但耳聞很多前輩說酬勞不高,有甚麼建議想給未來對這方面也規劃的年輕人?
  6. 行銷系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機會多嗎?能到哪些地方工作?
  7. 在找到顧客需求之前,我們需要做那方面的分析或是應該要怎麼深入調查?
  8. 在分析和尋找目標客群時,近年來流行的方式有哪些呢?
  9. 請問講師在初入職場的時候,是如何去行銷自己的?
  10. 請問講師是如何從行銷方面轉換到圖文創作者的工作?
  11. 進行品牌行銷最常遇到的問題和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12. 如何規劃品牌的行銷策略?
  13. 是否有銷售失敗而直接影響公司倒閉的案例?
  14. 用銷售的手段能夠多大幅度挽救技術層面落後於同業的企業?
  15. 對於服務要求高是否會對員工形成無形的壓力?導致企業長期缺人
  16. 有什麼建議給想要從事品牌行銷相關工作的新鮮人?
  17. 像SS這樣反反覆覆的顧客,再來個第三次合作請問還會繼續配合還是推掉?
  18. 老師經歷的第一份案例是什麼?從中有學到什麼嗎?
  19. 好奇顧問公司平常的工作範圍?算偏業務性質嗎還是偏公務性質的

(20220412)

avatar-img
黃若羽 的沙龍
30會員
401內容數
每日例行練習的產出集結地。定期檢視這樣的學習對自己產生了那些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若羽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講課或進行簡報,要有時間會突然被壓縮的準備。 因此,我們每位顧問被訓練成口袋要隨時有備案,制式版本的簡報外,還要有1分鐘、以及不用投影片的版本。 另外,在企業講課時,也曾遇過心急的高階主管進來打斷課程,抛出他的問題,請你用30秒回答。 在此分享一個好用的PREP架構,可以幫助你在遇到這種突發
影片中分享3個在職場上易被忽略的浪費時間行為及解決之道: 1.做事抓不到要領 2.忽略內部行政規定 3.輕忽主管的信任
在講課或進行簡報,要有時間會突然被壓縮的準備。 因此,我們每位顧問被訓練成口袋要隨時有備案,制式版本的簡報外,還要有1分鐘、以及不用投影片的版本。 另外,在企業講課時,也曾遇過心急的高階主管進來打斷課程,抛出他的問題,請你用30秒回答。 在此分享一個好用的PREP架構,可以幫助你在遇到這種突發
影片中分享3個在職場上易被忽略的浪費時間行為及解決之道: 1.做事抓不到要領 2.忽略內部行政規定 3.輕忽主管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