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上癮》的 Hero

2023/05/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無論「成名 15分鐘」或「成為花生 15分鐘」,都是時勢造英雄。這正是 Andy Warhol 游走文青同溫層,在圍爐取暖底下誕生的格言。格言偏向預言式,相對鼓吹活在當下的旗幟,「昨天的我,成就今天的我」更為動聽,自我始終如一,由自我肯定。然而,這種價值肯定的次序,十分弔詭,一般是主人翁受朋輩或公眾擁護及肯定之後,再煞有介事借機長篇大論,急忙寫下自己的奮鬥史。彷彿另類「利申」,澄清自己的史蹟奠定自己的地位,明明備受肯定,又大舉奠基儀式。不過,社會始終歡迎凱旋一刻。
  言歸正題,《病上癮》無疑是反諷左膠的荒謬喜劇。故事英雄的主軸,是 Signe 自學政治正確,並學以致用,通過濫用藥物,成功轉形為表面弱勢的角色,犧牲美貌來換取虛名,與一時聲名大噪的藝術家男友一較高下。至於時勢,是一介草民的 Signe 與九流藝術家的男友為伍,以盜取商品作為藝術品的噱頭,受益於虛無的時髦市場,供養二人相愛相殺,得以浸淫在上游的虛偽社會。Signe 受偽善的世態洗禮,自然不顧一切借悲劇上位,只叫人愈看愈不耐煩。話雖如此,但那些令人不耐煩的自戀表演者,通常有一門把戲,要相對安全地列名,可見劉馬車、阿儀、林作、車志健、豬肉威等等。市場受落,還不是歸功於 Marketing sense。若要「Stop making stupid people famous」,並非不可能,除非全民自問「Why don't we be serious?」。與其寄望微乎其微的可能,不如努力推祟凱旋一刻。試想想馬車生性病態社會感安慰,是不是扭轉亂象的機緣?
  上述緒論是否穿鑿附會,可藉《病上癮》的最後兩鏡自行定斷。要是更妙的處理,應用 zoom-in 接 zoom-out;最後,安排戲中人物背鏡,圍觀 Signe 呼吸自由的空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會員
30內容數
錫洋,香港90後影視工作者,業餘影評人。 文青無門,學棍不足,腥羶色有餘,愛好黑色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