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的實用性 ---自刀匠水心子正秀『刀劍實用論(武用論)』觀之

2023/06/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文化年水心子正秀作刀例---網路資料非關商業
文化年水心子正秀作刀例---網路資料非關商業
『刀劍實用論』是水心子正秀的著作之一,也是鍛刀的中心思想書中一段話即中開宗明義指出刀對當時社會精英武士階級的重要性。

「凡弓馬の家に生るる人は常に両刀を帯し、片時も離るる事なく其身を守護し、家を治め、国を治めるの貴器也」

長刀與脇差插在腰間,對武士而言,不但是用來保護人身安全及家族名譽的利器,更是推己及人的治國重寶。
正如猛獸擁有尖牙與厲爪的猛獸一般,尊崇士道的武士,身上配帶大小兩刀,日常是護身備戰的殺人刀,更可以是達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活人劍。

「平士の刀は物能切れ、折れ難く、曲り難くを専要と致すべく候」

瞭解日本刀對武族階層的重要性後,接下來這段話中則強調日本刀追求最純粹的武用性,這也是在奉行拙作中或答覆諸位朋友時,經常引用的日本刀三要素-----「鋒利、不易斷刀、不易弄彎」。必須先達到這三個要素,才夠資格成為一把重視武用的日本刀。
在這本書中,正秀用「刃味」(じんみ)一詞將這三個要素統合而為一,認為刃味好壞才是評斷一把好刀的標準。然後,再加上刀身的彎度(反り)及造型(姿すがた、体配たいはい)等等考量進去的話,在武用上就相當足夠了。

實用觀點看三種要素的組合

前一段提到鋒利、不易斷刀、不易弄彎,是日本刀追求武用的三要素。實際上,三個要素集中在同一把刀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想像一下,要想不易斷刀的話,就必須使鍛刀材料的玉鋼積層組合軟一些。但是,材料變軟了以後,刀身又容易彎曲,當然也影響到刀刃的鋒利度(切味)。因此又矛盾的要求鍛刀的玉鋼積層要再硬一些,才不會砍不翻敵人的鎧甲,傷不到肉身。
由上可知,日本刀所追求的三要素可說是相互矛盾的事。刀匠們如何運用他們的智慧,克服這樣相互矛盾的事?部份的愛刀家們大概都猜到了,千年來刀匠們運用各自師承的秘法,將軟硬兩種鋼鐵材料組合積層(三枚或者甲伏等等),完成符合三個要素之日本刀。
著名刀工鍛刀軟硬材料組合剖面圖---網路資料
以正秀的觀點,武用日本刀如何呈現出三個要素的面貌?

「刀の刃味も斧鉈の位にて然候得ども当今は真剣の勝負稀なる故に哉、鎌庖丁の如き刃味を宜しと致し候」

意即一把實用刀的「刃味」應該要類似斧頭或柴刀才對。然而,現在已經很少有真刀真槍的實戰機會,故當今的刀只是磨的像鐮刀菜刀一樣的薄刃,就算達到「刃味」標準了。
原本刀就是用全身的力量來「打擊」對方,在砍的到肉身前一定會先碰上對方的武器或鎧甲。以此點來說,相較於以「切割」植物或魚肉功用的鐮刀與菜刀而言;斧頭或柴刀在使用上,會比較接近「敲擊」的意思。
對於原本設定於激烈實戰中所使用的日本刀而言,不會研磨到像鐮刀與菜刀甚至於剃刀的那種鋒利程度(想像一下刀刃上吹髮即斷的畫面)。
會這樣是考慮到如果將刀刃磨到極薄;甚至於薄到像剃刀刃時,雖然易於劃開肉身,若不能在第一刀擊中敵人要害,在接觸敵人兵器或者甲冑時可能容易崩刃。一旦整把刀刃口被砍成鋸子狀的無限刃時,將形同廢刀;整把刀再也派不上用場,對使用者來說非常危險。

刃味三要素何者為重

刀劍實用論中舉了幾個實戰範例。
「在室町末期(也就是戰國時代),武田信玄率軍入侵信濃(今長野縣),在戶石之戰記錄中,武田氏家臣兒玉庄左衛門激戰村上氏家臣平賀源信齋,戰況慘烈到兩人的刀、槍、掃刀等等接二連三被操到斷掉。大戰結束後清點各類斷掉兵器共五十餘把,各自用繩索綁成三束帶回陣地。」
戰國時期揮舞野太刀混戰中的騎馬武者
「江戶時期一場幫派火拼時,其中有人用了一把廣直刃的肥前刀(燒的直刃;但是燒幅較寬廣,快要接近鎬線)拚殺,激鬥之下此刀自刀尖往下算約九寸處(物打部分)斷了刀。」
新選組總長山南敬助愛刀赤心沖光的斷刀押型也是自物打部分斷刀
至此正秀下了個結論---
「刀は強く戦って折るるより曲る位宜く候」(在激烈的戰鬥中刀砍到彎掉不打緊,刀斷掉了才糟糕。)
兩軍在戰場上廝殺時,會抄起身旁任何武器;像在用斧頭柴刀般拼命砍殺,才是日本刀最原始最純粹的用法。
在白兵戰中,刀被砍到彎掉或者崩刃等等,都是在所難免的事。不過,一旦整把刀斷掉時就無法繼續戰鬥下去了。故真實的戰場上發生了斷刀狀況,應該是最致命的大事了吧?
綜合上述,刀劍實用論帶給讀者一個初步選刀的概念:
自實用觀點來看,合格的武用刀的首要條件應該是不易斷刀才對!鋒利、不易弄彎等二要素,擺在第二順位以後。
文政元年水心子作刀例(附花押與刻印)---含以下各圖皆網路資料非關商業

日本刀斷刀實例

現在稍為離開刀劍實用論,幕末鼎鼎大名的新撰組局長「近藤勇」,平日帶領眾隊士在京都的巷弄中掃蕩勤皇志士及不審浪人,餘暇時寫了一封信給住在老家多摩日野(今東京都日野市)一位名叫佐藤彥五郎的鄉親。
近藤勇[貫天院殿純忠誠義大居士]照片元治元年攝
信中提到一個有關日本三大報仇事件之一的「伊賀越仇討」(寬永十年---西元1634年-----伊賀上野、鍵屋之辻【十字路口】的報仇火拼故事)的看法,這故事主角是為了幫助義弟報仇而拔刀相助,以寡擊眾一戰成名的劍豪「荒木又右衛門」
近藤在信中提到「自己曾在荒木的後人家中,親眼看到了又右衛門那把激戰中斷掉了的刀,是二尺八寸長的伊賀守兼道(據歷史記載應該是『二代伊賀守金道』才對,近藤記錯了)」。
信上又說「平常佩在身上的脇差儘量要選擇長一些的。為什麼呢?在實戰中萬一長刀被打斷時,長脇差就可以立即拔出,代替長刀應戰了」。
「就拿荒木又右衛門來說吧,在鍵屋的十字路口上,與一位使長槍的高手櫻井半兵衛對打時,半兵衛的手下用木刀自背後向荒木砍來;為了擋刀!結果荒木的長刀自『物打』處竟被打斷掉!
危險之際,因為他身上還佩了一把長二尺二寸五分的長脇差,才能迅雷不及掩耳拔刀打倒對手。」
這把被打斷的伊賀守金道,屬新刀期以京都為鍛刀根據地的刀工集團「三品一門」。傳承自美濃國的「關」(岐阜縣關市)出身的兼道。兼道的長男即初代伊賀守金道(「三品一門」還包含弟弟来金道、丹波守吉道及越中守正俊等名工)。初代金道除了是鍛刀名手外,還有些類似中國的紅頂商人般的紅頂刀匠吧?因此在京都政商關係非常良好(居京都五鍛治之首),而自二代金道開始,更在刀匠銘刻中加刻「菊紋+日本鍛冶惣匠」字樣。
三代伊賀守金道元祿年作刀例---網路資料非關商業
我們常在新刀期的刀匠刀銘中發現加刻了○○守、□□大掾或xx介所謂「受領銘」(等同一國之主的官銜,如剛自今川氏獨立出來德川家康,就被稱為三河守)的官銜,一般刀匠絕對不可自己隨意亂加這類頭銜,只有無償繳交數兩黃金及自己的得意作品數件給日本鍛冶惣匠金道刀匠,居中協調後才能自朝廷中獲得這個頭銜。
三代金道以後,為了專心跟公卿交往,將鍛冶事務完全交給家裡的門人或僕人代勞。加上後來發生了這個伊賀越仇討中的斷刀插曲,讓人覺得這位鍛冶惣匠及其後代所鍛的刀,還真是名實不符不太可靠阿!以至於評價越來越低;最後甚至於廢業。總之,古代一旦發生斷刀事故不但會危及刀主的生命,刀匠的名聲也連帶會受到影響。
千萬別誤解奉行的意思,現存完整三品一門首席伊賀守金道的刀,價值還是非常貴,其中甚至有被鑑定為重要刀劍者。
我們再將轉回到水心子正秀的刀劍實用論
「治に居て乱を忘れず」
簡單來講就是---居安須思危
江戶時期天下泰平,尤其是在江戶中後期進入所謂"新新刀期",富裕商人階層可以透過捐錢獲得姓氏及帶刀權利,此時期日本刀的特色是追求的是華美的刀具裝飾及燒製更加具美術性的刃紋。
被認為是華而不實的富士山+飛燒珠玉的刃文
而身為武士,日常須佩帶大小兩把腰物,護身用刀如果這樣容易被打斷掉,刀裝具再怎麼漂亮;刀身刃紋燒的如何精美,只是無用的裝飾品罷了。
正秀在刀劍實用論中舉了那麼多例子,在於強調自己鍛刀的目標就是要打造出專門用於實戰場合的武用刀
進而將他的理念以著作加上口傳方式,影響到數百門人向下扎根,甚至於在現代刀匠身上,也會看的到正秀的影子。因此,一些刀劍研究家認為正秀獨樹一格、作育英才,已經可以自成一派成為「水心子流」了阿。
最後,若要奉行用一句話形容日本刀的話,我會以「日本刀真是不可思議的冷兵器阿!」。
用「不可思議」形容日本刀,乃是因為打造一把日本刀的過程;包含了各種深奧的智慧,又須因應各種瞬息萬變的戰鬥需求,自古以來刀匠們耗盡精力與心思,經過數十甚至於數百年傳承與創造,才能誕生出這冶金技術的結晶。

腰物奉行屯所大哉問(疑難雜症專治區)

讀者問:
過去在司馬遼太郎小說中描述,水心子正秀的刀宛如逸品一般難得眾人皆相競求,原來是因為"實用"可靠"!並非華麗的刃文、精巧的刀裝。
奉行曰:
新新刀期的最上作刀匠可不是浪得虛名,實用及可靠來自於他所提倡的[復古鍛鍊法]---摒棄當時以現成的塊鐵形玉剛來速成鍛刀,恢復自砂鐵為基礎的古式鍛法.
加上其豐富的著作及研究的精神,還有其百餘弟子個個皆新新刀期刀匠翹楚,可說是新新刀期的一代宗師.
弟子中最青出於藍的就是大慶直胤了,許多刀劍研究家一致認為,直胤不但五個傳都精通,備前傳更勝老師水心子正秀,因此在刀工位列(排名)上總是在自己老師前面,被譽為新新刀之祖,誠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吧?
22會員
27內容數
世界上沒有其他兵器與日本刀有相同製作工序。 世界上亦可見各類以黃金和珠寶裝飾的美術刀劍,而日本刀則是因為玉鋼為材料,且未經溶解直接摺疊段打,造就出堅固,韌性且鋒利的美術品。 刀可以是殺人刀;也可以是活人劍。云「破邪顕正」,鑑賞刀匠注入靈魂所鍛打之名刀時,能去除心中的邪念使人思無邪,正是隱藏在日本刀的神祕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