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 Money is moral or money?

Moral Money is moral or mone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古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商業不就是在利益與道德間的拉扯嗎?在端午連假後的第一個上班日,財經人來分享一個比較需要思考的話題,幫助大家動動腦暖機。
raw-image

What is moral money?

各位讀者不知道有沒有聽過過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這份在財金界影響力巨大的報章雜誌。財經人從以前就是忠實的訂戶,固定每天吃早餐時順便瀏覽一下歐美發生了什麼大事(趁機找一點投資的靈感)

其中有一個分類(或稱作專欄)就是moral money,中文或許可以翻譯為道德財。裡面的內容是金融時報整理出有關ESG/CSR/SDGs等等的報導和社論,讓讀者思考以及判斷企業商業經營上是否該顧及社會責任的議題。

在分類的一開始,金融時報就開宗明義表明它的工作就是提供這個辯論議題的觀點,供大家思考:

The trusted destination for news and analysis on the role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in the drive for a fairer, cleaner and more sustainable world economy. Our newsletter offers sharp coverage and commentary on the roiling debate over the purpose of business — and of capitalism itself.

ESG/CSR/SDGs which is better?

接著再仔細下去看,可以看到裡面有許多近來人們非常喜歡討論的議題,包含環境、社會、治理(ESG)、企業社會責任(CSR)、永續發展目標(SDGs),還有Green Energy、Green Finance等等。

關於ESG、CSR、SDGs應該大家看新聞和各家企業炒作都看到略知一二,甚至可以講出一套理論,所以財經人在這邊就不一一解釋他們的內容。但財經人想講的是,這三個概念並不是互斥,也不是相同,到底是誰包含誰,又或者是誰與誰重疊,到目前也仍是一個未有定論的議題。

財經人還記得在歐洲念MBA的時候,有一堂課就是在講社會責任,內容不外乎就是在解釋各種社會責任指標的內容和比較,但印象最深的是教授講的一段話:

We are not judging which system is the best. We are learning which system suits you the most.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適用的社會責任指標,且每一種社會責任指標都有其優缺點,所以大部分人都拿其中一種指標來衡量所有企業,似乎有失公平。舉例來說,常常被拿來當負面教材的快時尚服飾,如H&M、ZARA、Uniqlo等,被大眾認為造成資源浪費,以ESG指標來看不太好。但它在東南亞國家提供的大量就業機會(假設勞動環境合理)是不是其實符合SDGs的第一項(No poverty)和第八項(Decent work)呢?

尤其當政府主管機關指定其中一種指標當評鑑時,是不是也變相造成競爭力失衡。當然,開放多種指標的選用,不論是可比較性和管理方便性,也都存在難以克服的問題。所以將社會責任納入企業評鑑時,或許要再多想想周延的作法。

噱頭還是貢獻

還有另外一個爭論,也是金融時報比較關注的爭論,就是這些工作到底是為了吸引投資和美化企業形象的噱頭,還是真的對世界做出影響的貢獻。還有很多打著社會責任大旗的投資,包含各種ETF、基金等產品,到底實際上真的是投資在這些公司嗎?投資績效是做功德還是真的有收到效果?

當然,針對這個議題,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如果英文程度比較好的讀者,建議可以看看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哈佛商業評論等財經報章新聞,會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可以思考。

以財經人來說,回想當初身在最推崇社會責任的歐洲,所見所聞都離不開社會責任,MBA還特別開課,甚至舉辦了一系列的講座。學校和坊間也有許多social impact(中文翻譯可能是社會責任影響力)相關認證和企業,要說這些是個騙局或噱頭,可能也不至於,所以財經人比較偏向這些指標的確引導(或是逼迫)企業做出貢獻。但實際上對社會的貢獻,可能也不如各家媒體和企業宣稱的這麼多。

總之,這是個很有趣的議題,即使在投資的方向上,也是值得各位思考的標的。若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和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avatar-img
不上進的財經人的沙龍
20會員
43內容數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米被印度政府罰款200億! 緯創退出印度! 印度政府怎麼了?
加密貨幣被針對了嗎? 幣安是詐騙?
台灣最近又在吵要成立主權基金,到底台灣可不可以有主權基金? 主權基金是甚麼? 外匯存底可不可以直接當主權基金?
歧視與偏見? 玩笑與真心話? 霸凌就在無形之中。
難道市場戲稱的面板慘業要東山再起了嗎? 面板雙虎?雙貓? 台灣政府態度?
美國國債又快要到達上限,為什麼財經人說又呢? 什麼是美國國債上限? 美國國債爆了會怎樣?
小米被印度政府罰款200億! 緯創退出印度! 印度政府怎麼了?
加密貨幣被針對了嗎? 幣安是詐騙?
台灣最近又在吵要成立主權基金,到底台灣可不可以有主權基金? 主權基金是甚麼? 外匯存底可不可以直接當主權基金?
歧視與偏見? 玩笑與真心話? 霸凌就在無形之中。
難道市場戲稱的面板慘業要東山再起了嗎? 面板雙虎?雙貓? 台灣政府態度?
美國國債又快要到達上限,為什麼財經人說又呢? 什麼是美國國債上限? 美國國債爆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