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是無價寶,善用處處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鬥爭,他造他的業,你修你的行,心正不怕外邪,心性保持清淨自在就好。『定是慧體,慧是定用』,修行修到最後就是定和慧,謠言止於智者,自己謹言慎行,不管他人怎樣做,都要如如不動,這就是修行。若怕別人說,係自己執心太重,不管有無因果,全視為考驗,歷事鍊心。」

黑氣重、魔性強的人,常常會胡思亂想,曲解他人話語的意思,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誤解與爭執。以前,我總是會去解釋、闢謠,後來發現,越去說明越容易讓自己失焦,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後來,再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我就沒有急著去解釋了,把問題放下,等待時機成熟,自然水落石出。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人,佛菩薩會安排一位守護者在身邊,一方面守護你,一方面出考題磨鍊你,看你的成績在哪裡,被考驗時若回嘴或起惡心,你就破功了。若生活中有人罵你,你更要稱讚對方,藉境界來臨之時,找出自己的缺點與盲點,讓你能改變與超越。」

不管有沒有修行,都一定會有磨練,這些磨練都提升心性最好的養分。正所謂「歷事練心」,沒有經過千磨萬考,哪能突破、超越自身盲點,明心見性呢?所以,要感恩生命中的一切磨練,讓我們在逆境中越來越堅強。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事事都能好。」

「六祖尚且有千磨萬難來考驗他,來成就他、幫助他;我們如果遇到逆境時,不能逆來順受,那怎麼能做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所以我們要人人抱定宗旨,逆來順受,毀譽不動心。若能這樣,我們也能像六祖大師降龍伏虎;我們對人不發脾氣,也可以說把龍就降住了。」

「忍」是人生中的無價寶。人常常會因為一時衝動做出許多後悔莫及的事情,若能學會忍辱,就能避免很多遺憾發生。

今天看了一篇網路的文章,裡面說:「如果人容易有情緒,那麼表示格局太小,因為看見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問題;相對地,格局大的人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的,因為氣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看完此篇文章,我好像被當頭棒喝一般,原來是我格局太小了,看不清真相,與其在那裡羨慕別人,不如去學習成功的人的經驗,讓自己跳脫原有的固著思維才是。

一直以來我發現自己好像都是問題來了才處理問題,沒有冷靜去思考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感恩家人的支持,讓身心疲憊的自己能夠短暫的歇息,也讓我誦經多消黑氣和業力。

這兩年多以來,腦袋從沒有一刻空閒的,更別說可以好好休息一天,這得來不易的安寧日子,更是要珍惜,要把握時間用來消業障和沉澱反思。忙碌的時候心也茫茫的,一天忙碌完又過了一天,真的是被塵勞所轉。最近突然間領悟到自己有兩個盲點,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執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一、這世間不可能所有人都會喜歡我

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境界來的時候,就變得什麼都不懂了。明明知道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就是會起執心、生煩惱,真的是自己的氣度太小了,不能去用平常心去看待不同的觀點,同理不同的人事物。

二、人人都會有死的一天。

說來奇怪,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是,只要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搞得緊張兮兮、人心惶惶。這其實也表示自己修行還不到位,修行人不問生死,只問此生是否問心無愧,是否能做有意義的事情濟世利眾。

道理說起來都很簡單,如同經書是修行的指導手冊,一字一句寫得非常明白,但是否能如實去做到,那又是另外一種層次和境界了。只能透過每次人事物的淬煉,來昇華自己的德性和人生。

(分享完畢)

人的壽命其實不長,只有短短的數十寒暑。如果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一天虛度一天,或是極力追逐財色名食睡,被權力慾望蒙蔽,這樣的人生您覺得有意義嗎?人的壽命長短有定數,還會被過去世的善惡造作所影響;但人生的價值卻是不可限定的,若是能在有生之年能多做利益蒼生之事,讓生活在娑婆世界的眾生能夠有機會聽經聞法、明心見性、降伏煩惱、解脫痛苦,這樣的人生路就會越走越寬廣,越走利益越多眾生。

修行要以經為師,大乘經典是佛菩薩留給眾生最好的禮物,如何修行,如何明心見性,如何啟發智慧……等等,通通都寫在經典裡,只要認真持誦、用心體悟並且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實際去做、去行,就能漸漸明白佛法的奧妙與理解佛菩薩的無上智慧。

佛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凡事要隨緣盡份,認真做但不執著,善事多做,惡事不做,改過遷善,心思保持清明,冷靜沉著……,如此,人生路才能走得平穩踏實,不憂不懼。

每個人從出生就開始慢慢走向死亡,死亡是每一個人的終點站,是必然的結局,真的不需要害怕。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不知道何時會死,不知道怎麼死,不知道死了會去那裡,不知道死了會如何……等等。人總是對未知的事情充滿恐懼,但恐懼並不能改變人中就會死亡這個事實,只是徒增煩惱罷了。與其茫然地恐懼,不如好好修行,透過持誦大乘經典學習佛菩薩的智慧,將累劫累世的業力漸漸還清,黑氣漸漸消融,無明漸漸滌除,惡習漸漸改進,如此,心就能越來越安定、平靜,人生也會越來越清淨、光明,對於死亡的執著就能放下,不再被無常所束縛,能看淡生死,清明自在。

現在科技發達,人的智慧與理性就越來越薄弱。常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一個眼神不善就衝突不斷,人與人之間爭執不休,處處都是衝突的風險。高僧大的說:「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事事都能好。」忍是心字頭上一把刀,忍雖然不好受,但能忍得住就不會與人起衝突、結惡緣,也能避免再造作業力,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所以,「忍是無價寶,善用處處好」,不要覺得忍耐就是吃虧,古有云:「吃虧就是占便宜」,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心正行正,上天就一定會護佑。上天是非常公平的,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一位善心人,也從來不會放縱任何一位違心人。

阿伯說:「修行在心不在相,萬境本閒,惟心自鬧,修行要悟道,行道,證道。」

修行要勤勤懇懇、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地實修,才能從中體悟、證悟。道理人人會說,但能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修行要有所成,不是只有嘴巴說說而已;想要改變命運,也不是喊喊口號而已;要實際去做,才有扭轉人生的機會。修行無捷徑,重要是修心;忍是無價寶,善用處處好。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7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鬥爭,他造他的業,你修你的行,心正不怕外邪,心性保持清淨自在就好。『定是慧體,慧是定用』,修行修到最後就是定和慧,謠言止於智者,自己謹言慎行,不管他人怎樣做,都要如如不動,這就是修行。若怕別人說,係自己執心太重,不管有無因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鬥爭,他造他的業,你修你的行,心正不怕外邪,心性保持清淨自在就好。『定是慧體,慧是定用』,修行修到最後就是定和慧,謠言止於智者,自己謹言慎行,不管他人怎樣做,都要如如不動,這就是修行。若怕別人說,係自己執心太重,不管有無因果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修行篇) 1.若遇逆境的人事物,係自己在消業,故要有歡喜心,而不是一直逃避對自己不好的人事物。 2.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修就好,而是能在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修行篇) 1.若遇逆境的人事物,係自己在消業,故要有歡喜心,而不是一直逃避對自己不好的人事物。 2.修行,不是只在深山中修就好,而是能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嚼得了菜根,百事可為;忍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觀德於忍,觀福於量;有道德,係看一個人的忍耐力多強;有福者,係看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心胸要寬大,心量放大、不要執著、要看開,不要去執著一些事物相,靜坐可幫助對事物相看得清楚,待人處事較不會發脾氣;量大,福就大。」 「嚼得了菜根,百事可為;忍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人會永遠的一帆風順,挫折人人都會遇到,若不曾經歷過磨難的洗禮,智慧及歷鍊不足,就不容易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失,難成大器。此外,順境和逆境皆在一念之間,逆境時的血汗眼淚,是茁壯人生養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有生老病死,年輕時期,能力強,記憶力好,一定要用心經營人生,努力打拼事業,要勇敢面對前方的種種考驗,要積極利益眾生。猶如太陽初東昇時,可盡情地發光、發熱,若待日落西山,要努力也有限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有生老病死,年輕時期,能力強,記憶力好,一定要用心經營人生,努力打拼事業,要勇敢面對前方的種種考驗,要積極利益眾生。猶如太陽初東昇時,可盡情地發光、發熱,若待日落西山,要努力也有限了。」
Thumbnail
以下兩篇文章為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兩篇文章為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時常教誨我們:「歷事練心」,藉由各種事物相的挫磨、歷練,才能看到自己的缺失、盲點、習氣;再經由大量持誦佛經、長時薰習,將佛菩薩的智慧唸在口中、刻劃在心中,潛移默化,久而久之,言行舉止就會漸漸地轉變,智慧也會漸漸顯露,將自身的缺失、盲點、習氣慢慢改正、去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