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巷弄與巷弄之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日復一日。

熟悉的店、熟悉的那條道路上,裝著我們一個個匆忙的身影。往這裡那裡而去,從那裏這裡而來。我們知道方向,但如果今天突然有個人跳了出來問我們在哪、那裏要怎麼去,這總會花一些時間讓自己跳出來看看,到底我們的周遭是什麼樣字,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這樣的抽離像是一股熱流一般,熟悉的街景突然多了好多空隙。

那條小巷通往哪裡、那家商店在賣什麼?

在北投附近奇岩的巷弄裡有個傳了三代的雜貨店,老闆笑笑的和我們分享百餘年的故事,和現在面對超商競爭的事實;永康街底波士頓理髮廳的老闆也慢慢地述說他所看到的日常。信維市場的奶茶店、東峰果汁吧的香蕉牛奶...

就像是吟遊詩人一般,我在城市間漫步著,蒐集大家的故事。也逐漸把大家的故事譜成一篇篇樂曲,交響成一首當代的台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畫月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巷弄裡,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情懷,一種懷念與感嘆交織而成的情緒。那些熟悉的巷弄,曾經是我們成長的場景,是我們無數次的往來穿梭之地。然而,漸漸地,我們發現這些巷弄正在消失,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被冰冷的水泥所掩蓋。這樣的變遷讓我感到驚訝。 回想起過去,這些巷弄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生動。每一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巷弄裡,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情懷,一種懷念與感嘆交織而成的情緒。那些熟悉的巷弄,曾經是我們成長的場景,是我們無數次的往來穿梭之地。然而,漸漸地,我們發現這些巷弄正在消失,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被冰冷的水泥所掩蓋。這樣的變遷讓我感到驚訝。 回想起過去,這些巷弄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生動。每一
Thumbnail
日復一日。 熟悉的店、熟悉的那條道路上,裝著我們一個個匆忙的身影。往這裡那裡而去,從那裏這裡而來。我們知道方向,但如果今天突然有個人跳了出來問我們在哪、那裏要怎麼去,這總會花一些時間讓自己跳出來看看,到底我們的周遭是什麼樣字,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這樣的抽離像是一股熱流一般,熟悉的街景突然多了好多
Thumbnail
日復一日。 熟悉的店、熟悉的那條道路上,裝著我們一個個匆忙的身影。往這裡那裡而去,從那裏這裡而來。我們知道方向,但如果今天突然有個人跳了出來問我們在哪、那裏要怎麼去,這總會花一些時間讓自己跳出來看看,到底我們的周遭是什麼樣字,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這樣的抽離像是一股熱流一般,熟悉的街景突然多了好多
Thumbnail
去公館總是這樣, 以為對那裡很熟悉, 但真的要找家店, 看著Google map的指引走, 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
Thumbnail
去公館總是這樣, 以為對那裡很熟悉, 但真的要找家店, 看著Google map的指引走, 繞來繞去就是找不到,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來到鹿港,記得上次是10多年前,久未踏進鹿港鎮,或許只是時間的差異,老街變化許多,畢竟10多年沒來了,人潮已無法跟之前相比。 刻意停在遠離老街的區域,慢慢的從外圍步行進街區,有開始排隊的名店,也有已成企業規模的店家,轉彎進小巷弄,Google 地圖顯示,附近有間書店,刻意停下,別於外面馬路的熱鬧,巷
Thumbnail
為了採買帶給國外親人的乾貨,中午逮著空檔,跑了趟迪化街。 或許因為不是道地台北人,充滿舊台北風情的迪化街,向來不在我的生活圈裡。就連極富盛名的年貨大街,我都只在幾年前,陪國外回來的友人逛過一回。 直到前年秋天,因為替老師在位在此地的藝廊籌辦畫展,才頻繁出入,對這條印象裡店舖幽深陰暗,每家都賣藥材乾貨
Thumbnail
為了採買帶給國外親人的乾貨,中午逮著空檔,跑了趟迪化街。 或許因為不是道地台北人,充滿舊台北風情的迪化街,向來不在我的生活圈裡。就連極富盛名的年貨大街,我都只在幾年前,陪國外回來的友人逛過一回。 直到前年秋天,因為替老師在位在此地的藝廊籌辦畫展,才頻繁出入,對這條印象裡店舖幽深陰暗,每家都賣藥材乾貨
Thumbnail
那天我跟我自己說:我要去逛逛。還沒有決定目的地,就不知不覺就搭著車來到了台北捷運中山站,也許是回憶使然的。這裡趕不上信義區的新潮,也沒有東區的高大上,卻是我第一次愛上台北的地方。記得當時還是衣蝶百貨的年代,有著英俊挺拔門僮幫你開門,掏空案發生後變成新光三越,不料又再次閉館,改由誠品生活進駐至今。
Thumbnail
那天我跟我自己說:我要去逛逛。還沒有決定目的地,就不知不覺就搭著車來到了台北捷運中山站,也許是回憶使然的。這裡趕不上信義區的新潮,也沒有東區的高大上,卻是我第一次愛上台北的地方。記得當時還是衣蝶百貨的年代,有著英俊挺拔門僮幫你開門,掏空案發生後變成新光三越,不料又再次閉館,改由誠品生活進駐至今。
Thumbnail
📷 📷 由於小時候在這裡長大, 這一帶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很多像"芳和超市", "清水溪書店"都是我小時候就有了...... 來到這一帶, 就像來到了以前童年時光...... 以前在這住過的朋友, 步訪回來看看, 看看這一帶有甚麼改變..
Thumbnail
📷 📷 由於小時候在這裡長大, 這一帶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很多像"芳和超市", "清水溪書店"都是我小時候就有了...... 來到這一帶, 就像來到了以前童年時光...... 以前在這住過的朋友, 步訪回來看看, 看看這一帶有甚麼改變..
Thumbnail
那些最常經過的地方,便是最有可能隱藏著『 』的地方。
Thumbnail
那些最常經過的地方,便是最有可能隱藏著『 』的地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