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手札】你知道奇異鳥(Kiwi)有5種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看野生的奇異鳥,只能前往紐西蘭

奇異鳥小檔案

Kiwi又稱鷸鴕,是紐西蘭特有鳥種,體型跟家養的雞差不多大,主要於夜間時分在地面活動,透過位於鳥喙最前端的鼻孔嗅聞尋找土中食物,聽覺也相當靈敏,生性膽小容易受驚嚇,壽命超過20年,曾被記錄到會游過小溪躲避人類和狗。

生物學分類上屬於無翼鳥,因為紐西蘭自古沒有地面走獸或爬蟲掠食者,不需要飛行躲避敵人的Kiwi翅膀便退化了,因此胸骨上沒有可以附著翅膀肌肉的龍骨突(keel ),同時發展出一雙非常強健的腳,擅長於地面行走,骨頭也不同於常見的鳥類,不是中空的~

和鴕鳥、鴯鶓、食火雞一樣是胸骨平坦無突起,且不具飛行能力的平胸鳥類(Ratite),有趣的是比起同為紐西蘭平胸鳥類但幾百年前滅亡的恐鳥(Moa),Kiwi竟然和遠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象鳥(Elephant bird, 已滅絕)親緣關係更近!

左至右為奇異鳥毛皮標本、骨骼標本、蛋殼標本(攝於Otago博物館)

左至右為奇異鳥毛皮標本、骨骼標本、蛋殼標本(攝於Otago博物館)

Kiwi的蛋非常大,可達母鳥體重的1/4 (相當人類母親背一個4歲孩童),一次幾乎只生1顆蛋,由雙親輪流孵蛋,至少歷經60天才能孵化,孵化出來的幼鳥是小尺寸Kiwi,很快就會被父母趕出領域獨自生活。

**只有北島Brown Kiwi (常見形象大使)是由公鳥專責孵蛋,因此研究人員會將GPS發報器綁在公鳥身上來尋找巢位。


發現史

至於Kiwi的發現史和本鳥一樣奇異有趣。

自庫克船長於1769年發現紐西蘭後的40多年,人們才首次在澳洲雪梨見到Kiwi這種鳥......的毛皮,沒有翅膀和尾羽、雙腳特別粗大,因此當時人們對於牠的想像是種無翼企鵝的概念。

1835年出現了第2個Kiwi毛皮標本,並且對Kiwi的行為觀察有了初步的文字紀錄:「以蚯蚓為食,用鳥喙輕敲地面並似乎可透過聲音辨別獵物位置,然後將長長的鳥喙戳入地面並挑起蟲蟲,將蟲活生生的完整吞下。」

1851年第一隻活生生的Kiwi來到英國倫敦大眾面前展示,隨後越來越多Kiwi被發現。

紐西蘭5種奇異鳥的分布(攝於皇后鎮奇異鳥公園)

紐西蘭5種奇異鳥的分布(攝於皇后鎮奇異鳥公園)

自然地,奇異鳥的物種分類在當時也是分分合合,直到19世紀才確定了4種,而第5種則是於2003年以毛利語命名發表的Rowi,是目前數量最少的奇異鳥,比起南島的其他種Kiwi,DNA親緣鑑定更接近北島Kiwi。


生存危機

在毛利人來到紐西蘭後,奇異鳥也和其他鳥類一樣成為生存糧食,加以牠的毛皮質感更似於皮革,因此也是毛利文化織品常見的材料。

毛利人用Kiwi毛皮做成的織品(攝於Otago博物館)

毛利人用Kiwi毛皮做成的織品(攝於Otago博物館)

而歐洲人到來又再加劇了Kiwi族群的減少,棲地的破壞與外來的掠食者—貓、老鼠和白鼬等,此外當時的紐西蘭博物館為了增加海外收藏品,而大量獵捕非常熱門的Kiwi作為交易籌碼;在時尚潮流中Kiwi毛皮也是當時貴婦配件手筒的材料。

關於Kiwi肉的味道,文獻記載提到Buller表示「嚐起來像是有深色外表的嫩牛肉」;而南島發現者Douglas則表示「味道像是一片在舊棺材裡煮的豬肉」。


成為紐西蘭國鳥

19世紀的紐西蘭對可以代表國家的在地文化特色並不熱衷,大多數人仍視英國為祖國 (OS: 這個既視感呀~),直到1890年代才漸漸轉變。

20世紀初,紐西蘭在運動賽事以恐鳥(Moa)作為象徵,因而又被稱為「恐鳥之國」,此時的Kiwi圖像則多被用於各種商業產品中,直到1899年出現於第一個繪圖郵票上,Kiwi才漸漸地取代了恐鳥成為紐西蘭新的國家動物象徵。

各種以奇異鳥為賣點的特產,是紐西蘭旅遊絕佳伴手禮

各種以奇異鳥為賣點的特產,是紐西蘭旅遊絕佳伴手禮

直到現在,紐西蘭島上的外來哺乳類仍舊是奇異鳥族群的一大威脅,除了民間或學術的救傷保育行動,紐國政府也針對入境的一切做到嚴格控管,對境內的外來入侵物種施各種移除手段,只盼望一切行動仍為時不晚。

紐西蘭同台灣主要為移民之後的人口組成,唯有對土地產生認同與牽絆,才能喚醒對這個島國資源的關注與保護,並隨著生態保育意識深植人心,才能真正落實保育行動。


後記

在皇后鎮的奇異鳥公園Kiwi場館內是禁止錄影和拍照,第一次震驚於Kiwi的本鳥大小,還有可愛步行尋找食物的模樣,而更幸運的是聽到了Kiwi的叫聲,和預想的不一樣,非常大聲響亮!!!真的值回票價了~許願未來可以去南島南端的Stewart Island夜探野生Kiwi。


參考資料

《Birdstories: A history of the birds of New Zealand》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於紐西蘭 被稱為南半球的純淨之土,擁有多樣的自然風光:鋸齒狀的山脈,季節性遷徙牧場,陡峭的峽灣,有鱒魚遊動的質樸湖泊,湍急的河流,風景優美的海灘,以及活躍的火山區。這些島嶼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物區,這裡有別處看不到的不會飛的鳥類比如鴞鸚鵡和奇異鳥(Kiwi)。紐西蘭人選擇奇異鳥來作為國家的象徵並用
Thumbnail
輝鳳頭鸚鵡(Calyptorhynchus lathami)是東澳洲最小的鳳頭鸚鵡,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輝鳳頭鸚鵡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但是牠們只吃木麻黃屬植物的種子! 科學家們關心牠們的營養狀況,所以進行了一項研究,想了解牠們的覓食行為。結果很有趣喔!
Thumbnail
在香港可見的普通燕鷗是春及秋季過境遷徙鳥,但牠們很少靠岸,在近岸位置不太常出現,多數在海中才能看到牠們的身影。
Thumbnail
家外臨近一個小樹林,很多野生雀鳥居住其中,給大熊和叮噹造就了一個零距離觀賞鳥兒的機會。眾多野生雀鳥,不同美態,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不過一隻鳥兒卻叫叮噹和大熊情有獨鍾。紅喉蜂鳥(Ruby-throated Hummingbird),一隻全球體型最小的鳥兒,牠的重量比一個五美分硬幣......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肚子有明顯的斑點,臉上有黑色的淚痕,樣子十分特別,而且看起來比其他鶇更肥大,扎實。名字是地鶇的牠,多是地面出沒,許多時也在隱蔽之處出現,或者是突然之間閃現在面前又離開,有一次就在相機舉起之際,給牠溜走。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小型鸚鵡,約手心一般大小,非常好動的小小鳥。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大型鴿子,有紫色的身體,頸部上有黑白色的橫斑。深處木林中,要看到並不容易。
Thumbnail
南極之行 Day 8,在庫佛維爾島(Cuverville Island)及尼科港(Neko Harbor)登岸健行及觀察企鵝生態。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於紐西蘭 被稱為南半球的純淨之土,擁有多樣的自然風光:鋸齒狀的山脈,季節性遷徙牧場,陡峭的峽灣,有鱒魚遊動的質樸湖泊,湍急的河流,風景優美的海灘,以及活躍的火山區。這些島嶼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物區,這裡有別處看不到的不會飛的鳥類比如鴞鸚鵡和奇異鳥(Kiwi)。紐西蘭人選擇奇異鳥來作為國家的象徵並用
Thumbnail
輝鳳頭鸚鵡(Calyptorhynchus lathami)是東澳洲最小的鳳頭鸚鵡,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輝鳳頭鸚鵡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但是牠們只吃木麻黃屬植物的種子! 科學家們關心牠們的營養狀況,所以進行了一項研究,想了解牠們的覓食行為。結果很有趣喔!
Thumbnail
在香港可見的普通燕鷗是春及秋季過境遷徙鳥,但牠們很少靠岸,在近岸位置不太常出現,多數在海中才能看到牠們的身影。
Thumbnail
家外臨近一個小樹林,很多野生雀鳥居住其中,給大熊和叮噹造就了一個零距離觀賞鳥兒的機會。眾多野生雀鳥,不同美態,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不過一隻鳥兒卻叫叮噹和大熊情有獨鍾。紅喉蜂鳥(Ruby-throated Hummingbird),一隻全球體型最小的鳥兒,牠的重量比一個五美分硬幣......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肚子有明顯的斑點,臉上有黑色的淚痕,樣子十分特別,而且看起來比其他鶇更肥大,扎實。名字是地鶇的牠,多是地面出沒,許多時也在隱蔽之處出現,或者是突然之間閃現在面前又離開,有一次就在相機舉起之際,給牠溜走。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小型鸚鵡,約手心一般大小,非常好動的小小鳥。
Thumbnail
斯里蘭卡特有種,大型鴿子,有紫色的身體,頸部上有黑白色的橫斑。深處木林中,要看到並不容易。
Thumbnail
南極之行 Day 8,在庫佛維爾島(Cuverville Island)及尼科港(Neko Harbor)登岸健行及觀察企鵝生態。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