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又稱鷸鴕,是紐西蘭特有鳥種,體型跟家養的雞差不多大,主要於夜間時分在地面活動,透過位於鳥喙最前端的鼻孔嗅聞尋找土中食物,聽覺也相當靈敏,生性膽小容易受驚嚇,壽命超過20年,曾被記錄到會游過小溪躲避人類和狗。
生物學分類上屬於無翼鳥,因為紐西蘭自古沒有地面走獸或爬蟲掠食者,不需要飛行躲避敵人的Kiwi翅膀便退化了,因此胸骨上沒有可以附著翅膀肌肉的龍骨突(keel ),同時發展出一雙非常強健的腳,擅長於地面行走,骨頭也不同於常見的鳥類,不是中空的~
和鴕鳥、鴯鶓、食火雞一樣是胸骨平坦無突起,且不具飛行能力的平胸鳥類(Ratite),有趣的是比起同為紐西蘭平胸鳥類但幾百年前滅亡的恐鳥(Moa),Kiwi竟然和遠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象鳥(Elephant bird, 已滅絕)親緣關係更近!
**只有北島Brown Kiwi (常見形象大使)是由公鳥專責孵蛋,因此研究人員會將GPS發報器綁在公鳥身上來尋找巢位。
至於Kiwi的發現史和本鳥一樣奇異有趣。
自庫克船長於1769年發現紐西蘭後的40多年,人們才首次在澳洲雪梨見到Kiwi這種鳥......的毛皮,沒有翅膀和尾羽、雙腳特別粗大,因此當時人們對於牠的想像是種無翼企鵝的概念。
1835年出現了第2個Kiwi毛皮標本,並且對Kiwi的行為觀察有了初步的文字紀錄:「以蚯蚓為食,用鳥喙輕敲地面並似乎可透過聲音辨別獵物位置,然後將長長的鳥喙戳入地面並挑起蟲蟲,將蟲活生生的完整吞下。」
1851年第一隻活生生的Kiwi來到英國倫敦大眾面前展示,隨後越來越多Kiwi被發現。
在毛利人來到紐西蘭後,奇異鳥也和其他鳥類一樣成為生存糧食,加以牠的毛皮質感更似於皮革,因此也是毛利文化織品常見的材料。
而歐洲人到來又再加劇了Kiwi族群的減少,棲地的破壞與外來的掠食者—貓、老鼠和白鼬等,此外當時的紐西蘭博物館為了增加海外收藏品,而大量獵捕非常熱門的Kiwi作為交易籌碼;在時尚潮流中Kiwi毛皮也是當時貴婦配件手筒的材料。
關於Kiwi肉的味道,文獻記載提到Buller表示「嚐起來像是有深色外表的嫩牛肉」;而南島發現者Douglas則表示「味道像是一片在舊棺材裡煮的豬肉」。
19世紀的紐西蘭對可以代表國家的在地文化特色並不熱衷,大多數人仍視英國為祖國 (OS: 這個既視感呀~),直到1890年代才漸漸轉變。
20世紀初,紐西蘭在運動賽事以恐鳥(Moa)作為象徵,因而又被稱為「恐鳥之國」,此時的Kiwi圖像則多被用於各種商業產品中,直到1899年出現於第一個繪圖郵票上,Kiwi才漸漸地取代了恐鳥成為紐西蘭新的國家動物象徵。
直到現在,紐西蘭島上的外來哺乳類仍舊是奇異鳥族群的一大威脅,除了民間或學術的救傷保育行動,紐國政府也針對入境的一切做到嚴格控管,對境內的外來入侵物種施各種移除手段,只盼望一切行動仍為時不晚。
紐西蘭同台灣主要為移民之後的人口組成,唯有對土地產生認同與牽絆,才能喚醒對這個島國資源的關注與保護,並隨著生態保育意識深植人心,才能真正落實保育行動。
在皇后鎮的奇異鳥公園Kiwi場館內是禁止錄影和拍照,第一次震驚於Kiwi的本鳥大小,還有可愛步行尋找食物的模樣,而更幸運的是聽到了Kiwi的叫聲,和預想的不一樣,非常大聲響亮!!!真的值回票價了~許願未來可以去南島南端的Stewart Island夜探野生Kiwi。
《Birdstories: A history of the birds of New Zea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