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作手回憶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現在可以理解為何總是會有人會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存在,就像證明「金融市場沒新鮮事」的證據,你以為很新的交易方法,比如觀察內外盤差、tick變動量、價格判讀...等,其實百年前就有人在做了。就像拉利.李文斯頓在空桶店幹過的事情一樣。

空桶店與地下交易所

在一百年前你要做現股交易其實是很花錢的投資,舉例來說,假設你是個活在1900年代的工人,你想買百年前的北太平洋(Northern Pacific),該股價110美元/股,但你的工資是多少呢?以1900年的數據來說,你的工資大約是12美分/小時,而一天要工作10小時,故你一天工資是:1.2美元/日。

然後每月工作是60小時,故月薪為:72美元,也就是說,你整個月的月薪都不見得能買進當時1股股票。

這時空桶店(bucket shop)便應運而生。跟它的孿生姊妹空殼證券商(buckteer)一樣,這些店都是假裝是券商但實際上根本沒有取得交易所會員與執照,乍看它跟券商一樣,有報價黑板、下單櫃台、以及從交易所牽線的電報報價機(ticker);但你在空桶店下的委託單不會進入交易所,而是店家直接跟你對賭。如果行情看對,那你就賭贏,但如果不對,那你就會賠錢。

這是一個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但也只有空桶店能讓你只付幾十美元的保證金,就能"買"股票。然而問題就在於,股票正常的3~5%的價格變動,假設你只有20美元的保證金,那這支股票的波動就會造成你15~25%的浮動損益,你可以賺很快;相對的,你也很容易地被行情洗刷出場而賠錢。

更糟的是,較具規模的空殼證券商,它可以用客戶存入保證金,至交易所下單建立跟整體客戶完全相反的部位,再利用賣壓造成的客戶虧損中使客戶斷頭來回收保證金。故正常是極難在空桶店對賭贏錢的。

然而這一套系統在當時並不完美,從而讓拉利有大賺一筆的機會。

極短線當沖

即使是地下期貨始祖的空桶店,它實際上還是要面臨資訊傳輸過程無效率的問題,跟現代的電子下單即可傳送至券商與交易所不同,從收電報、手動抄寫下單、拍電報、至交易所搓合的過程十分緩慢。但空桶店它只須在客戶收錢,對賭委託就完成,兩者的效率差給予了拉利機會,讓他開始了極短線當沖。

這東西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也就是現在的tick流,拉利他是藉由觀察開盤後的行情,來歸納出價格波動放大時,行情漲跌的特徵。他歸納出幾種可交易的的行情型態後,再依此作當沖交易。由於空桶店的保證金能容許你用極低的保證金做交易,故你的資金槓桿與部位實際上可以非常大,這時你只要賺個幾點就可以跑了。

相對的空桶店就沒辦法應對拉利這種客人,就算它想建立相反部位來造成反向的價格波動,由於實際成交過程非常的耗時,往往空桶店還在等成交時,拉利早就獲利了結拿錢閃人了。故空桶店只能把拉利列為拒絕往來的黑名單。

然而諷刺的是,拉利有錢開始做現股交易時,他也立刻面臨了跟空桶店一樣的窘境,並迅速地賠光了他的資金。

市場的無效率與滑價

拉利面對的問題是:自動報價機吐出的行情紙帶,遠遠落後於交易所的價格。這個問題你在書上可能無法體會,沒關係,我來解釋一下這問題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先從台灣證券交易所早期的人工搓合制度來解釋,在還沒有電子下單前,所謂的人工競價制度是:

  1. 你打電話給券商。券商聯繫交易所內的營業員。
  2. 營業員填寫申報單,再擠進一群營業員聚集的專櫃池,
  3. 營業員要像個瘋子比手勢大喊「xxx!7.5元!1000股!」
  4. 專櫃聽到你的委託覆誦確認你的委託單,然後等另一人也大喊賣單而成交。
  5. 成交後交易所才會叫承辦營業員來簽成交單。
  6. 營業員簽完後再電話回報券商,
  7. 券商電話回報給你。

這整個流程看起來已經夠慢了,但一百年前的金融市場,市場的報價傳遞是靠電報。所以會變成:

  1. 你看收到電報的報價機吐出報價有利可圖,決定下單。
  2. 你到櫃檯向營業員填寫委託單。
  3. 營業員翻拍成電報發送到交易所。
  4. 交易所所屬的券商營業員抄收電報,再交由場內營業員。
  5. 場內營業員像個瘋子大喊委託單,等搓合成交。
  6. 成交後委託單再由場外營業員拍成電報回傳。
  7. 券商抄收電報後委託單再交由所屬營業員。
  8. 營業員回報委託單成交。

這種極長的流程會造成什麼問題?會造成大幅地滑價。就算是2023年的現在,你用市價單遞出委託單到成交,可能還是會有1秒左右的延遲,但光是2010年後價格就可以1秒跳動4次以上,逐筆交易後只會更快,故就算只有1秒的時間差你還是會有2~3點,而快市則會有理論上最大2%左右的滑價。

那100年前呢?整個過程可能會需要5分鐘,5分鐘後才能得知成交結果的滑價會有幾點?如果我們用加權指數的5分鐘k,取近12根的平均振福(ATR),來得知近一小時價格平均會有幾點波動,答案會是15~20點之間。

也就是說,100年前的滑價嚴重程度,大約是現在的7.5~10倍。嚴重的滑價也會限制你的委託單:你用指定價格的限價單很可能不會成交,因為行情早就繼續往上跑了,故只能用市價單。你不會知道成交時的部位平均成本,以及平倉時到底會滑價多少。以拉利的書中敘述來說,有一次他看到做空的機會,他看到股價100元下市價委託單賣掉,但等到成交委託回報後才發現成交價是80元:這是他原本想要100元賣80元回補的價格,已經無法執行原先計畫,故他想平倉結束部位;然而等他收到回報時,他發現成交價是95元。也就是說,他不但因為滑價沒法執行賣空,反倒還因為滑價倒虧了15元/股。

這問題有解嗎?以當時的市場交易環境來說,無解。正如空桶店無法迅速地操作股價讓拉利賠錢,拉利也無法用他在空桶店的極短線當沖法在交易所賺錢。但他只會這一招,故拉利迎來了他人生第一次輸光他的資金。而被迫找到新的交易方法。

行情判讀與最小阻力路徑

拉利適應金融市場的方法,是改採做波段單,並看部位的成交價格與損益來確定他的方向是否正確。

行情判讀

首先是價格判讀,多年後的拉瑞他用的方法,其實就是你很熟悉的畫區間。他是這樣講的:

如果價格游移不定,只在一個狹窄的箱型區起伏時,你要預測下一個大走勢是上漲還下跌,這一點意義都沒有。這時你應該要觀察市場動向...確定價格的上下極限,除非價格突破區間上下緣都不建立任何部位。

以及:

絕對不要跟行情走勢爭論,或試圖找出解釋與理由,對股市做出事後的分析一點好處都沒有。

而當價格出現突破後,那他的進單結果也應該要跟行情走勢一致。

邏輯其實很簡單,如果他的部位跟市場是同向的,那麼市價單成交的回報應該會越來越貴,比如說假設他想在110元買2000股,成交是110元買進1500股與111元買進500股。這時的成交與價格資訊可以應證幾件事情:

  • 價格的確往上漲,所以成交價越買越貴。
  • 部位開始有獲利,帳面盈餘為正。

也就是說在行情符合預期,而且是獲利前提下,他才會繼續加碼。相反地如果成交價是越買越便宜,而且價格繼續下跌,他的帳面盈餘是虧的,那就代表至少目前行情跟他的預期相反,他就不會繼續加碼。

相對的,如果股價後來開始持續走高,乃至屢創新高,那他會認為這不是他該放空的股票。該放空的股票只會有一種表現,那就是開始由高往下跌,他順勢向下做空,而股價頂多有反彈後繼續往下走。

拉利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你一直知道的事情:順勢而為。你不需要預測價格轉折,以及在部位不利時加碼攤平,這樣你才可以在停損時有效地控制你的成本,而不會因為加碼而賠一屁股。相對的獲利時繼續加碼,只要順利的話則可以因部位放大而擴大獲利。

預測的代價

那麼拉瑞他有預測過未來價格走勢嗎?在1906年他有這樣做過,當時他認為整體經濟面是經濟衰退造成的通貨緊縮,以及舊金山的地震等天災損失導致人民收入越來越窮,地震重創了舊金山一定會造成深遠影響,那一定是做空嘛。

然而他建立大部位的空單後,等待他的卻是價格的上下震盪,行情沒如他預期的立刻大跌,反而是上漲不斷軋空他的帳面損益,最後他只能在避免賠光25萬保證金下停損。虧損又驅使他更積極的做空來企圖"賺回"他該有的獲利,但又造成他不斷地軋空停損,即使他看到經濟面的利率持續攀升,銀行緊縮銀根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但行情卻沒有預料的下跌。

這是他開始交易後的第12年,但市場依舊給予他迎頭痛擊。他學到的教訓是:

即使你正確判斷了市場將下跌,但最好還是等到沒有軋空危險時,才開始賣出股票。

沒有比看對卻大賠更糟的事情了。保險地犧牲部分獲利來順勢做空,會遠比試圖在空頭來臨前抓到轉折最高點做空要來的安全。這個認知才讓他在07年的大跌時順勢加倉做空來大賺一筆。

贏不了的人性

但即使是數次的大賺,也抵不過拉利後來自己操作的大賠。這幾次失敗讓拉利了解,股票與金融市場其實是一個很反人性的遊戲。而人性的缺點往往會造就你大賠的契機,拉利大賠的原因大致上有以下幾點:

  1. 放棄他自己熟悉的方法,而寧願聽信他人的做法:拉利他有一次結識了以棉花基本面來做交易的帕西.湯瑪士,他聽信了他的交易邏輯而直接照做,甚至這方法跟它原本的順勢交易相反,最後把一百萬的積蓄賠光破產作收。
  2. 在猶豫中錯失行情:大賠破產後他為了錢跟券商合作,被當作券商籌碼分點的煙霧彈,甚至被券商代行平倉。這讓他在大跌時反而沒賺到任何錢,而等他醒悟離開券商後,等待他的則是數年的小波動盤整年,沒有值得交易的機會。
  3. 聽信小道消息而放棄標的,結果錯過大賺機會。

我想不只是拉利,身為讀者的你也能深刻地在過往交易歷史中吃過這種人性弱點的虧,在應該堅持計畫與作熟悉交易的時候,你選擇放棄而尋求其他交易聖杯。結果原本那套大賺時你沒賺到,你反而還賠錢。而你醒悟後想賺回一筆後,才發現其實不見得每年都有足夠的交易機會讓你扳平。

如果真的要講的話,我想能成功交易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當作機器,你只要重複作你熟悉的方法,且一次次複製你的交易損益,並控制資金與損失就夠了。

不要相信消息

拉利.李文斯頓碰過最有趣的故事是公司派作手想利用他妻子,來海噱李文斯基一筆。首先是婆羅洲錫業股票上市後,總裁魏斯坦(Wisenstein)刻意地接近他太太並鼓勵她買該公司股票。

他們的作法很簡單,就是不斷地放小道消息給交易所場內交易員,而交易員再講給券商的營業員聽,營業員再講給散戶聽,造就散戶追買股票的小波動;公司派再出貨給散戶平倉獲利。魏斯坦故技重施希望也能讓李文斯頓上鉤。

很可惜的是,太太選擇要自己賺而沒告訴李文斯頓,好笑的是李文斯頓還是看這檔股票不斷下跌而順勢加空的,結果造成了拉利賺錢但太太大賠。最後拉利知道這把戲後,給了老婆當初買股票的500美元,並幫她平倉掉。

書中還有幾個很有趣的例子,比如說很熱衷小道消息但不斷被大戶出貨賠錢的散戶,想拍電報大罵時還被同僚制止----因為罵完以後就收不到小道消息了。消息面對於散戶總有一股致命的吸引力,但這些消息往往都派不上用場。

相對而言,拉利反而因為自己的資金水位與部位不斷增加,而了解價格與出貨之間的關係,簡單來說,如果你有低價買進而分批加碼的部位。那麼等到價格走一大段時,你光是平倉就會造成不小的波動,而自己造成利潤的損失,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還是趁著漲勢出掉。畢竟大家都想買時,你的部位就可以順勢的出貨掉,但如果等到跌勢確定時你才想出,那通常你不會找到能全部成交的買方。故拉高出貨與趁大跌回補往往是大戶能實現獲利的有限機會。

故你會得到一個結論: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大戶往往會不想讓大眾知道,而不影響到他們的入場價格;隨著價格隨時間大漲後,需要買家出貨的大戶們才會積極地利用小道消息來找到能接手的散戶買家。但散戶接手後還有人會買嗎?沒有。最後平倉的力道會自發性地把多頭壓垮,轉折與趨勢改變才會因此出現。

沒人能贏過股市

最後作者引述李文斯頓的名言:沒有人能贏過股市。儘管你可能能贏幾把大賺,但你依舊很有可能在一把大輸後無法翻身,最後死於貧困。光是作者與李文斯頓就回憶起不少曾經撼動股市的大戶,比如說Jacob Little, Jacob Barker, Anthony W. Morse。這些人原本都有一套作多或作空的方法,賺了一筆大錢,但正因為他們是人,而自傲或情緒讓他們的交易偏離了原本的作法,比如說想賺更多在多頭時執意作空,或者當政府揚言要通貨緊縮時選擇跟政府對作,最後賠一屁股。而一次大賠你就極難再扳平。最後死於窮困與沒沒無聞是極為平常的事情。

對於他們的遭遇,李文斯頓下了註解:

不管人們的經驗多豐富,你都不能防止他們猜錯。因為每個人的內心就跟外在環境一樣,有著許多敵人。
謹慎規劃的計畫,有可能執行不當,而且出乎意料;甚至事先無從預料的意外也有可能發生,也的確會發生。慘劇可能來自於天災、來自於你自身的貪婪或虛榮、來自於莫名的恐懼與天馬行空的希望。
股票市場上大部分的虧損,推本溯源在於一般人經常不理會過往的教訓,不理會自己或他人的經驗。

如果你想大賺,最好是先學會不要大賠。我想這是這本書能給你最好的建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ko Ko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針對書籍概論與其有用部分做簡述與評論可行或不可行之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美國傳奇投資者傑西李佛摩:「我很早就發現華爾街沒有什麼新東西,也不可能有什麼新東西,因為股票投機歷史悠久,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一切都在以前發生過,也將在未來不斷地再發生。」股市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大約就從此流傳至今。講實在話,我在股市的年齡超過12年,從18歲開戶就在做交易,中途只有一年因為家中變故沒有做交
Thumbnail
美國傳奇投資者傑西李佛摩:「我很早就發現華爾街沒有什麼新東西,也不可能有什麼新東西,因為股票投機歷史悠久,今天在股市發生的一切都在以前發生過,也將在未來不斷地再發生。」股市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大約就從此流傳至今。講實在話,我在股市的年齡超過12年,從18歲開戶就在做交易,中途只有一年因為家中變故沒有做交
Thumbnail
漫步華爾街,書名彷彿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華爾街的一切,在「置身其中」與「置身事外」間,到底誰才能從這條街中獲利?
Thumbnail
漫步華爾街,書名彷彿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華爾街的一切,在「置身其中」與「置身事外」間,到底誰才能從這條街中獲利?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一位昔日熟悉的股市交易者,講述他交易的人生過程,讓我感慨 良多,證明了股市無法讓你致富,但可以讓你依此維生,生活無慮,要致富 是很難的,在他講述中,隨著環境不同,必須改變操作方式,否則,讓你大賺 的方法,最後也會讓你大賠,這是他親身體驗的真實過程,這讓我回想過去,
Thumbnail
在網路上看到一位昔日熟悉的股市交易者,講述他交易的人生過程,讓我感慨 良多,證明了股市無法讓你致富,但可以讓你依此維生,生活無慮,要致富 是很難的,在他講述中,隨著環境不同,必須改變操作方式,否則,讓你大賺 的方法,最後也會讓你大賠,這是他親身體驗的真實過程,這讓我回想過去,
Thumbnail
股市金融的世界,隨著交易周邊產品越來越多,我還沒有真正搞清楚這遊戲規則,像是期指、選擇權,到底是怎樣的運作,對我來說都還是懵懂狀況,但從個人的觀點來看,股市就是一個金錢交易市場,隨著資金的流動產生不同的變化,有高有低有波浪,有人造浪、有人隨波逐流,當然也有人就被這個金錢海所淹沒。
Thumbnail
股市金融的世界,隨著交易周邊產品越來越多,我還沒有真正搞清楚這遊戲規則,像是期指、選擇權,到底是怎樣的運作,對我來說都還是懵懂狀況,但從個人的觀點來看,股市就是一個金錢交易市場,隨著資金的流動產生不同的變化,有高有低有波浪,有人造浪、有人隨波逐流,當然也有人就被這個金錢海所淹沒。
Thumbnail
這一篇來談談常見的投機交易策略與行為,以相對鮮為人知的觀點視之。
Thumbnail
這一篇來談談常見的投機交易策略與行為,以相對鮮為人知的觀點視之。
Thumbnail
【腦洞大開】之【被別人當提款機】 在開始以前,先來說個真人的故事。 我曾經詢問一個在銀行交易室多年,每年幫銀行交易賺幾億元的超級交易員一個問題。 「你這麼會賺錢,為什麼不離開銀行,幫自己的部位投資就好?」 他說,「當你交易的是自己的錢的時候,一切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腦洞大開】之【被別人當提款機】 在開始以前,先來說個真人的故事。 我曾經詢問一個在銀行交易室多年,每年幫銀行交易賺幾億元的超級交易員一個問題。 「你這麼會賺錢,為什麼不離開銀行,幫自己的部位投資就好?」 他說,「當你交易的是自己的錢的時候,一切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Photo by Ishant Mishra on Unsplash 近二個月我們有一檔重倉持股,股價從高檔拉回約30%,有位客戶在與我們閒聊時說:這支股票當時漲那麼多就該獲利了結,火車從台北開到高雄,又開回台中,卻不知要下站,真是可惜!這種想法與我們在十月份投資備忘錄中提到,
Thumbnail
Photo by Ishant Mishra on Unsplash 近二個月我們有一檔重倉持股,股價從高檔拉回約30%,有位客戶在與我們閒聊時說:這支股票當時漲那麼多就該獲利了結,火車從台北開到高雄,又開回台中,卻不知要下站,真是可惜!這種想法與我們在十月份投資備忘錄中提到,
Thumbnail
錢都放在股市了,拿不拿的到要憑自己的本事!         作者在書中就說明了,任何操作方式寫在書上被人知道後,這個方法就不管用了。這和JG老師在反市場這本書中提到的概念相同:如果讀了這些書就可以賺大錢,那大家都使用同樣這些書,何以自己就會賺大錢?         而最近月光在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
Thumbnail
錢都放在股市了,拿不拿的到要憑自己的本事!         作者在書中就說明了,任何操作方式寫在書上被人知道後,這個方法就不管用了。這和JG老師在反市場這本書中提到的概念相同:如果讀了這些書就可以賺大錢,那大家都使用同樣這些書,何以自己就會賺大錢?         而最近月光在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
Thumbnail
這本經典,我早已忘記自己何時購入,只記得有一段時期經常拿出來複習,紙上也被我畫了滿滿的重點,可謂「滿紙肺腑言,處處辛酸淚」啊。這篇筆記是從我畫線的重點當中整理的部分書摘。
Thumbnail
這本經典,我早已忘記自己何時購入,只記得有一段時期經常拿出來複習,紙上也被我畫了滿滿的重點,可謂「滿紙肺腑言,處處辛酸淚」啊。這篇筆記是從我畫線的重點當中整理的部分書摘。
Thumbnail
中文書名:股票作手回憶錄 原文書名: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作者:Edwin Lefevre 譯者:真如 出版社:寰宇,2006 年
Thumbnail
中文書名:股票作手回憶錄 原文書名: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作者:Edwin Lefevre 譯者:真如 出版社:寰宇,2006 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