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英豪 Nomad: The Warrior 2005

2023/10/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阿布賚 Ablai Khan

阿布賚 Ablai Khan

游牧英豪 Nomad: The Warrior 2005

    本片是講述哈薩克民族英雄阿布賚Ablai Khan的發跡故事。阿布賚,成吉思汗後裔,哈薩克汗國大汗。年輕時曾為大玉茲(分裂的三大哈薩克汗國之一)烏孫部放牧,到中玉茲伯克(突厥語酋長)帖木兒家中擔任長工,後在中玉茲嶄露頭角成為蘇丹(王子意),阿布賚組織哈薩克人對抗入侵的準噶爾人,有位蒙古勇士殺氣騰騰,殺死許多哈薩克勇士,阿布賚高喊Ablai,振奮士氣,才擊斃蒙古勇士,大敗準噶爾軍,但事後經發現那位勇士竟是同族。

    1735年阿布賚成為中玉茲汗,1741年噶爾丹策零發兵哈薩克汗國,阿布賚殺死噶爾丹策零之子,但最終力竭被俘囚禁2年才獲釋,代價是臣服於準噶爾,但阿布賚在1744年正式成為哈薩克汗國三玉茲的大汗,統一了哈薩克汗國,並開始反擊準噶爾人,收回失去的牧地。後準噶爾汗國內亂,遭到清朝平定後,阿布賚保持與中國清朝的友好關係,在1771年乾隆正式敕封為汗,阿布賚並同時向俄羅斯帝國宣誓效忠,成為名義上的兩屬身分。最後與吉爾吉斯瑪納普(大封建領主)因爭奪牧地交戰,擊敗吉爾吉斯人並葬於哈薩克。

    本片我個人認為劇情有些平淡,雖然故事是蠻清楚的,但總覺得跌宕起伏不夠,史詩片像「王者天下」(大陸譯天國王朝也不錯),雖然劇情虛構甚多,但就很有「記憶點」,也可能是我對哈薩克史較不熟悉吧!劇中伊斯蘭化的哈薩克人,雖然與蒙古皆為遊牧民族,但感覺卻很不相同,混血的模樣也很明顯,伊斯蘭教的影響處處可見,不管是草原上的伊斯蘭堡壘,甚至對付準噶爾人,也都是以「聖戰」姿態應戰,宗教已成為遊牧民族最大的差別,無論是過去與現在!

    劇情採取「救世主」模式,以突出的智者國師帶出主角,國師宿命論,以看透一切的感覺成為本片的靈魂人物。哈薩克同樣有顯著的草原風情,傳統民族樂器有別於絲竹悠揚,而從青梅竹馬的夥伴到愛侶過程,並因此衍生出「師兄弟」為愛相殘的困境這段處理的不好。另外,草原的小姑娘相比中原女孩,就很有英姿颯爽的爽朗感覺,尤其是在馬上的風采,我個人相當喜歡,準噶爾大汗公主我也覺得漂亮。對比之下,台灣知名女性馬術都頗糟糕,但這其實是個性問題,大多台灣女性還是太過依賴,打扮入時新潮,觀念卻非常傳統。簡言之,看似溫馴的馬匹是「欺善」的,對牠太客氣,反而不受控制,當然不是說不善待牠啦,但要讓牠有尊卑之分。

    戰爭場面來說,幾場攻城戰往往又成為「特洛伊」式的個人對決,主要還是遊牧民族尚武成風,結尾攻城戰雖然有砲兵與爆破場面,但有些虎頭蛇尾,最好看的是阿布賚孤身在槍林箭雨中穿梭,在奔馬上迎敵,遊牧民族真不愧是長在馬上。而哈薩克的盔甲與印度蒙兀兒的很像,顯現都是草原的一脈相承。片尾吶喊「哈薩克子民」時更是以雄壯氣勢展現哈薩克的實力與決心。

    最後,阿布賚雖一統哈薩克,但我認為要稱大英雄有些勉強,稱為梟雄較為適合,他在史上的評價也頗不正面,雖然成吉思汗也曾被俘,但那是羽翼未豐之時,且準噶爾基本上是滿清遠征軍消滅的,哈薩克人的確抵抗,但最多稱為聯軍。電影其實也是政治社會化的一環,民族其實是「想像的共同體」,這點尤其在混血國度更為明顯,在真實與虛幻之間,也難以深究了。

29會員
310內容數
縱談蒙古西征的目空一切與草原文明的方方面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