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最愛英倫名團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說起第二次英倫搖滾反擊的回歸,應該落在90年代。從披頭四引發的全球熱潮之後,這一回英倫興起許多搖滾樂團,群起進攻世界搖滾樂團,並且團團都成績亮眼,這回就來說說個人非常喜愛的一個樂團---Blur

最早成立於1988年,彼時還是主唱Damon Albarn所成立的樂團Circus,在多場演出和人員更迭後,1990年簽入一家唱片公司,同年第一首單曲成績還不錯,緊接第二張單曲衝到排行第八,樂團知名度竄升,1991年推出首張錄音室專輯,在專輯榜上排名第七,雖然褒貶不一,但至少成為一組新晉熱門樂團。


之後發現樂團竟然欠下六萬英鎊債款,他們不得不開拔到美國巡演,以爭取更多經濟收入。這一趟美國行改變了主唱對音樂的看法,也在他們的音樂裡產生變化。回到英國後,好些新樂團冒出頭,而且成績都不錯,讓Blur感到不安,第二張專輯延遲推出,經過一番折騰,第二張專輯推出後在排行榜上取得第15名,雖然不算亮眼,但至少還保持一定的銷售實力,避免被唱片公司掃地出門。

1994年第三張專輯《Parklife》》推出後,深具搖滾實驗性的音樂,讓專輯立刻受到市場矚目並且熱賣,在排行榜上待了超過90周。單曲《Boys And Girls》,帶著迪斯可的歡樂節奏,不但在英國榜或第5名,也攻進美國榜前50名,更在全英音樂獎斬獲四項獎項,成為樂團具標誌性的一張專輯。


1995年中他們推出第四張專輯《The Greatest Escape》,這張專輯與當時聲勢正好,同被視為英倫搖滾救世主的Oasis/綠洲合唱團,展開公開的競爭,雖然在英國排行與銷售成績上,Blur稍微贏了,但Oasis卻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銷售都大勝,甚至英國輿論也盛讚Oasis。這張專輯之後,Blur的團員在彼此相處的關係,還有各自精神都處於緊張狀態。

1997年的專輯,在英國的成績頗為慘淡,卻在國際上取得不錯成績。這張專輯他們回到比較Lo-Fi的低傳真另類搖滾,沒有那麼流行取向。1999年的《13》,成為他們首張英國榜冠軍專輯,但這張專輯深具實驗性,已經和流行差距甚遠,卻為他們贏得更多好評。2000年發行精選輯之後,吉他手Graham Coxon錄製自己專輯,主唱Damon也投入在虛擬樂團Gorillaz。


2003年《Think Tank》,產生更電氣聲響,加上一些非洲和中東音樂氛圍。由於吉他手於2002年離團,這張專輯也少了許多吉他鋪墊,也代表樂團轉出了不同方向。

總之,在我的青春歲月裡,Blur的音樂給我很多的開心,雖然台灣樂迷可能比較愛Oasis,但個人偏愛Blur那種庸懶文青又有些無俚頭的調調,喜歡Damon那種漫不經心的吟唱,他們的音樂不只是搖滾或獨立搖滾,他們努力嘗試不同聲響,展現創意和活力,每張專輯都給人新鮮感,希望大家也回味這精彩的英倫搖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們曾是英國男子偶像團體的第一代「天團」,擁有經典單曲至今依然耳熟能詳,但我想大部分台灣人可能識其歌不識其名,但他們絕對是我的青春歲月表徵之一,很驚訝地發現有這部紀錄片《Wham/渾然天成》,當然要來力薦。 兩個英國年輕人George Michael和Andrew Ridgeley,11歲時於
早上起來在一杯咖啡的時光裡,讀了幾篇文章後,還要一邊和傳宗玩耍,應付阿桐討摸。逐漸呈現老態的阿桐,現在跳高前都要考慮再三才進行,不知道多久之後,會退化成完全的地板貓呢? 來說說今天的驚喜相遇… 大約午後兩點多,肚子餓了正要出門覓食,才推開落地滑門,就看到一顆黑溜溜小腦袋往回縮,就在那幾包晚上要倒的垃
寫過不少電子音樂的介紹,但仍要再說一遍,電子音樂的範疇很廣,而其中一支「電音舞曲」,個人涉獵並不多。 既然早年有混過舞廳,還收藏不少音樂,為何還對電音舞曲不熟? 就是無法長時間聽那種重低音,刺耳高音以及不斷重複的樂句。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就有那麼一個來自英國的電子樂團,Underworld/地底世界
她大概是我聽過的「鐵肺女歌手」第一人。80年代末期曾以連續單曲挺進告示牌排行榜,成為當時當紅歌手,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仍是她的歌聲,力道強勁又無比狂野,用台語來說就是「足大港」,她是Taylor Dayne。 1962年生於美國紐約,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參與搖滾樂團,展開一些職業演唱活動。大學畢業後以Le
也許是因為自己練習唱歌,總會注意到歌唱技巧的差異或特質,但有一點無法企及的是,黑人歌手的聲音真的是地球上最讚的,和台灣原住民族一樣,一開口,聲音的圓潤飽滿立體度就出現,而且充滿靈魂和故事性,這是白人和亞洲族群比較弱的一點,當然這是指天生的音質而言啦。 在90年代末到千禧年,很多歌手,無論黑人、白人甚
一位歌手闖蕩樂壇一生,能有一首經典歌曲耳熟能詳,已然是了不起的成就。而這一首歌曲能跨越世代,隔幾年就被拿出來翻唱成單曲,這又更不容易。 這位歌手絕對是我心目中最佳女歌手前五名。無論歌曲詮釋能力、嗓音辨識度、音樂獨特性,乃至於在歌壇活躍程度,幾乎難有其他女歌手能企及。 Cyndi Lauper,在脫離
他們曾是英國男子偶像團體的第一代「天團」,擁有經典單曲至今依然耳熟能詳,但我想大部分台灣人可能識其歌不識其名,但他們絕對是我的青春歲月表徵之一,很驚訝地發現有這部紀錄片《Wham/渾然天成》,當然要來力薦。 兩個英國年輕人George Michael和Andrew Ridgeley,11歲時於
早上起來在一杯咖啡的時光裡,讀了幾篇文章後,還要一邊和傳宗玩耍,應付阿桐討摸。逐漸呈現老態的阿桐,現在跳高前都要考慮再三才進行,不知道多久之後,會退化成完全的地板貓呢? 來說說今天的驚喜相遇… 大約午後兩點多,肚子餓了正要出門覓食,才推開落地滑門,就看到一顆黑溜溜小腦袋往回縮,就在那幾包晚上要倒的垃
寫過不少電子音樂的介紹,但仍要再說一遍,電子音樂的範疇很廣,而其中一支「電音舞曲」,個人涉獵並不多。 既然早年有混過舞廳,還收藏不少音樂,為何還對電音舞曲不熟? 就是無法長時間聽那種重低音,刺耳高音以及不斷重複的樂句。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就有那麼一個來自英國的電子樂團,Underworld/地底世界
她大概是我聽過的「鐵肺女歌手」第一人。80年代末期曾以連續單曲挺進告示牌排行榜,成為當時當紅歌手,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仍是她的歌聲,力道強勁又無比狂野,用台語來說就是「足大港」,她是Taylor Dayne。 1962年生於美國紐約,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參與搖滾樂團,展開一些職業演唱活動。大學畢業後以Le
也許是因為自己練習唱歌,總會注意到歌唱技巧的差異或特質,但有一點無法企及的是,黑人歌手的聲音真的是地球上最讚的,和台灣原住民族一樣,一開口,聲音的圓潤飽滿立體度就出現,而且充滿靈魂和故事性,這是白人和亞洲族群比較弱的一點,當然這是指天生的音質而言啦。 在90年代末到千禧年,很多歌手,無論黑人、白人甚
一位歌手闖蕩樂壇一生,能有一首經典歌曲耳熟能詳,已然是了不起的成就。而這一首歌曲能跨越世代,隔幾年就被拿出來翻唱成單曲,這又更不容易。 這位歌手絕對是我心目中最佳女歌手前五名。無論歌曲詮釋能力、嗓音辨識度、音樂獨特性,乃至於在歌壇活躍程度,幾乎難有其他女歌手能企及。 Cyndi Lauper,在脫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個人的時間都不一樣,但至少我遇見你了。 高中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迷英搖,那是 2000 年初,我們聽的是 90 年代的 Blur、Suede、Pulp、Oasis、The Verve⋯⋯,我特別著迷 Mansun,而 Blur 則是好友的本命團。那時候的我沒那麼喜歡 Blur,就那幾首很紅很紅的歌
Thumbnail
The Jesus Lizard 由德州龐克/噪音搖滾樂團 Scratch Acid 的部份成員組成,他們將龐克搖滾的豪邁、對實驗噪音的熱愛結合成為一種粗糙原始的嶄新美學,成為 90 年代興起的另類搖滾浪潮中的佼佼者,而今天要介紹的 《 Down 》被普遍是他們中後期簽約主流廠牌前的最後傑作。
Thumbnail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Thumbnail
在音樂歷史上,The Stooges 常被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車庫搖滾和前龐克(Proto-punk)樂團,影響力極為深遠,然而他們職業生涯充滿了混亂、創作挫折,以及商業失敗。
Thumbnail
SUHO 最新歌曲《1 to 3》於2024年5月3日發表,歌曲風格定為英倫搖滾,展現出六十年來發展出來的味道。歌曲想要表達的是「我不想跟別人走一樣的路」,並在韓語中有「虛線」的另一層意思。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倫敦藝術學院最具創意的團體肯定是Bonzo Dog Doo Dah Band,他們曾受邀在披頭四的電影《 Magical Mystery Tour 》中表演。1967年發行的《 Gorilla 》具有劃時代意義,樂團在前衛爵士樂的基礎上,加入了迷幻搖滾的元素,至今仍難以在音樂領域找到與其相似的作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曾在80年代登上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前20名的25首重金屬神曲及其所屬的這十個樂團!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特色是強而高亢的嗓音、高度強化的破音電吉他solo、重拍及快速的貝斯與鼓點,是一種含有高爆發力、快速、重量感及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個人的時間都不一樣,但至少我遇見你了。 高中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迷英搖,那是 2000 年初,我們聽的是 90 年代的 Blur、Suede、Pulp、Oasis、The Verve⋯⋯,我特別著迷 Mansun,而 Blur 則是好友的本命團。那時候的我沒那麼喜歡 Blur,就那幾首很紅很紅的歌
Thumbnail
The Jesus Lizard 由德州龐克/噪音搖滾樂團 Scratch Acid 的部份成員組成,他們將龐克搖滾的豪邁、對實驗噪音的熱愛結合成為一種粗糙原始的嶄新美學,成為 90 年代興起的另類搖滾浪潮中的佼佼者,而今天要介紹的 《 Down 》被普遍是他們中後期簽約主流廠牌前的最後傑作。
Thumbnail
這張作品無疑是為數不多真正超越流派、打破所有限制和框架的經典,The Clash 可以說是親手扼殺了龐克搖滾,但卻開創了後龐克、新浪潮和藝術龐克的新時代,到了這十年的盡頭,所謂的傳統龐克已近乎被活埋,儘管並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但樂團在構思這張作品時達成了眾所期待的方向:為音樂歷史上的一個篇章畫下句號。
Thumbnail
在音樂歷史上,The Stooges 常被盛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車庫搖滾和前龐克(Proto-punk)樂團,影響力極為深遠,然而他們職業生涯充滿了混亂、創作挫折,以及商業失敗。
Thumbnail
SUHO 最新歌曲《1 to 3》於2024年5月3日發表,歌曲風格定為英倫搖滾,展現出六十年來發展出來的味道。歌曲想要表達的是「我不想跟別人走一樣的路」,並在韓語中有「虛線」的另一層意思。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倫敦藝術學院最具創意的團體肯定是Bonzo Dog Doo Dah Band,他們曾受邀在披頭四的電影《 Magical Mystery Tour 》中表演。1967年發行的《 Gorilla 》具有劃時代意義,樂團在前衛爵士樂的基礎上,加入了迷幻搖滾的元素,至今仍難以在音樂領域找到與其相似的作品。
Thumbnail
本文介紹曾在80年代登上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前20名的25首重金屬神曲及其所屬的這十個樂團!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特色是強而高亢的嗓音、高度強化的破音電吉他solo、重拍及快速的貝斯與鼓點,是一種含有高爆發力、快速、重量感及破壞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搖滾樂。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