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手L | 彼得處方 | 4個心法找回工作意義

2023/08/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Dr. Laurence Peter 譯者|洪士美 出版|樂金文化

為什麼他的工作能力明明超差,卻有辦法當上我的主管?

仔細想想,你是否也曾經碰到類似這樣的情況呢?

總感覺上司無論在各種面向都不具備相對應的能力,但偏偏卻有辦法在公司中不斷向上爬升,取得越來越高的職位。

或許,他正是「不適任症候群」的受害者!



本書由加拿大知名教育學哲學家Laurence Peter博士所寫,曾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學者,他在1972前出版的另一本著作【彼得原理】中,曾提出了與「莫非定律」、「佩津森定律」並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最傑出發現的「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所強調的重點在於,任何有階層體系的團體中,每個人總會因為某種特質或一項技能,晉升到一個他無法適任的職位之中,最終逐漸變成團體或企業中的阻礙。

這個經典原理,一部分解釋了為何總有那麼多我們覺得「不夠格」的人有辦法爬上主管或上司的位置。

而在這本【彼得處方】,便是為了解決彼得原理所發現的這種情況,藉由各種療程,試圖減緩彼得原理可能造成的損害,並幫助我們避免落入「不適任症候群」的深淵之中。




我的主管好廢呀

我想對於多數在職場上打滾一陣子的人,都一定曾遇過那種缺乏領導能力的主管吧。

即使自己做了再棒的向上管理、也盡了自己應盡的本分,但每次只要碰到那位無能主管,任務最終總會分崩離析。

這個人到底是怎麼當上主管的?」你心想。

然而事實是,多數的這些「無能主管」,並非是真的完全沒有長處。

許多時候,晉升之所以讓人突然變得無能,更可能只是因為升遷的員工,並不具備新職務要求的能力。

領導能力、管理能力、職務分派的能力,在缺乏訓練或相對應技能的前提下,不斷往上爬升的結果就是最終來到一個我們無法適任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優秀的員工」並不等於「優秀的主管」,因為兩者所需要具備的技能,在本質上就有所不同。



不適任症候群的解方

書中以所面對的課題來區分,將彼得處方分為了「個人療程」與「管理者療程」兩大部分。

前者針對的是像我一樣並非企業管理者的人,提供我們思考工作本質與學習技能時能夠參考的方向,後者則針對本身已經是企業管理者的讀者提出了避免落入「不適任症候群」的解方。

而其中「個人療程」的部分,對我而言便是本書的精華所在。

內容包含部分偏向身心靈的引導,例如像是更加了解你自己、適度運度、好好獎勵自己等。

也包含了部分較為實際的行動如產業分析、認識公司織架構等等的建議。




在眾多的建議中,讓我受益最多的便是作者對於現代社會「升遷」制度的反思與評價。

他認為,無論我們身處在的是哪一個階層的工作,都一定會有自我實現的機會,勸戒工作者不應該把升遷當作為成功的唯一指標。

如何專注於把自己專業領域做的更好,並對這個社會做出獨特的貢獻,這才是每個人應該去追求的。

我們應該試著改變自己對升遷的認知,不再將升遷視為唯一的獎勵,而是尋找其他取代的方式。

無論是開創副業、專心經營專業或是鍛鍊一項新的專業技能,不斷向上爬的職場階梯,並不是成功人生的唯一正解。

這樣的觀點雖然在現代社會已經逐漸普遍,但這本書可是寫於1972年那個連個人電腦都還沒普及的年代,從這點也能看出Laurence Peter確實對於職業環境有著非常前瞻的視野。



升職或不升職的四大心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小結

很意外的,這本書一點也不難讀。

因為我自己其實並沒有讀過【彼得原理】的原著,而這本書又是做為解決「彼得原理」的處方而存在,在閱讀之前,真的會有點擔心自己是不是無法理解這本書中的內容。

但在實際讀過以後,才發現即使沒有讀過【彼得原理】,也不會影響到閱讀這本書的理解。

書中透過大量管理學及哲學名言,總共帶出了66種「彼得原理」的處方,有些比較像是經營策略、有些則偏向心靈勵志,每一篇都各自獨立並能單獨閱讀。

因此整體而言,相對於傳統商業理論或管理理論的書籍,本書更像是一本帶有商業色彩勵志讀物。

簡單易懂的文字加上不時穿插可愛插圖的範例,真的會讓人忘記自己正在讀的其實是一本商業書。

推薦給最近準備升遷或是對於工作有所的人,這些處方或許能夠給你一點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追蹤其它平台

Instagram官方網站 | Facebook

記錄心得為主,爾偶推推書、寫寫文。 主觀意見偏多,文學無雷。 目標是打造一座圖書館。 若你也愛讀書,希望這裡有你需要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