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眼科醫療,ABVC集團專研人工玻璃體,台廠設施通過核准,專利鑑價2億美元,營收上看22億美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文/Michael


常態眼疾的肇因與態樣深根難除

新世代文明病最普遍的莫過於眼疾,素有靈魂之窗美名的雙眼,不管是在惡劣環境(溫室效應)下所帶來的紫外線(UV)攻擊,或是生活上常態的電子產品對於人體(眼部)的損耗,都已深化且日益嚴重。

屈光不良(近視、散光)及黃斑部病變(macular degeneration)兩大眼部患疾成了近年來眼科病例最多的症狀,尤其老年人口增加,高齡族群黃斑部病變發生率超過3成,而千萬近視人口伴隨而來的惡化進程也是步上惡疾後塵,突顯了眼疾治療的急迫需求。

針對前述病例的診治,醫療行為通常使用更換或是切除來達到目的,唯獨視網膜剝離的治療常遇到失敗狀況,探其原委係病患眼球玻璃體必須打入矽油及膨脹性氣體,術後更無法符合人體工學的長時間趴臥,來渡過漫長的恢復期。

台灣第一家赴美掛牌生技公司ABVC BioaPharma專研眼科醫材

ABVC集團為改善醫療方式並提高手術成功率,專研人工玻璃體的研究發展,已有顯著的成績,旗下醫材Vitargus於澳洲、泰國等地臨床進度超前,並將返台於台大、成大等知名大學驗證優良成效,日前併同宣布台灣科學園區管理局批准位於新竹生醫科技園區的GMP工廠生產設施規劃,將奠定是項產品在台的生產地位及價值。

ABVC執行長Patil強調,Vitargus醫材獲得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TGA)准予進行接續最後階段試驗,且未來生產均符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認證,並透過受託研究機構(CRO)來合理精簡生產流程,確保提高產能並降低成本;依IHealthcare Analyst報告指出,10年內全球視網膜手術設備市場將達到43億美元,而Vitargus專利估值為2億美元,期間可帶來高達22億美元的營收。

這項卓越的醫材即將問世,進而廣泛的運用在醫療用途上,讓靈魂之窗永遠絢麗燦爛,直至生命完結的那一刻。

關注我,帶您掌握最新經濟趨勢, 大健康生技醫療新知、專業財經分析、 產業透視、時事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醫好還是西醫好?中藥就溫和?西藥就傷身?這是杏林常見世俗疑惑的問題,其實中、西醫藥理及目標本就不同,西醫(藥)對解除病症,短期達立竿見影之效,中醫(藥)則是改善體質,長期來獲得具體效果,但閉門造車、單打獨鬥已不符合現況的醫療發展,採取中西合併的方式是另一派專家學者建議的治療及用藥趨勢。
過去十年全球新藥自行研發領域的產值增加700億美元,聯合授權產值亦倍數成長至1630億美元,顯示生技產業已從逐漸增溫到現況的炙手可熱,成為新藥研發公司提升企業價值的主流策略。一顆新藥的價值,不單只是人們得以解脱病痛的救命之鑰,更是公司永續經營、賴以為生的營收命脈。
任何一顆新藥的誕生,無不經歷一番寒徹骨,甚至有的藥廠下重本,不惜砸鍋賣鐵,北極星藥業KY從原本面臨倒閉危機,而後獲得大筆資金挹注,緊接在新藥成功解盲,股價立刻一飛沖天;合一的新藥於2020年僅完成第一期臨床,即以5.3億美元授權丹麥藥廠LEO Pharma,創下台灣新藥研發史上最大宗授權紀錄。
2023亞洲生技大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為期四天的盛大展出後,順利圓滿落幕,期間國內(外)生技大廠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宣傳自家企業的產品及優勢領域,本次CDMO及CRO新興領域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ABVC集團偕同子公司Biokey藥廠立下產業典範。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ABVC決議反向股票分割,符合總體價值不變、不影響股東的權益下進行,來達到提升股價目的,CNN分析師就指出股價在綜合考評下,今年將有392%的潛在上漲空間。併同收購大陸地產執行開發大健康養生基地,採股權轉讓方式共享可觀受益,實際挹注營運上的盈利(EPS),亦確立未來深厚的市值基業。
亞洲生技大展聚焦國際投資趨勢、醫療創新療法及市場供應鏈三大主軸,台灣第一家赴美掛牌的生技公司ABVC,其子公司Biokey藥廠即是一匹閃耀的黑馬,自身是美國FDA認證之CDMO藥廠,且具備新藥臨床CRO服務,並憑藉優異的產品銷售及超前的新藥臨床進度,未來將有效帶起公司營運動能,提升集團整體價值。
中醫好還是西醫好?中藥就溫和?西藥就傷身?這是杏林常見世俗疑惑的問題,其實中、西醫藥理及目標本就不同,西醫(藥)對解除病症,短期達立竿見影之效,中醫(藥)則是改善體質,長期來獲得具體效果,但閉門造車、單打獨鬥已不符合現況的醫療發展,採取中西合併的方式是另一派專家學者建議的治療及用藥趨勢。
過去十年全球新藥自行研發領域的產值增加700億美元,聯合授權產值亦倍數成長至1630億美元,顯示生技產業已從逐漸增溫到現況的炙手可熱,成為新藥研發公司提升企業價值的主流策略。一顆新藥的價值,不單只是人們得以解脱病痛的救命之鑰,更是公司永續經營、賴以為生的營收命脈。
任何一顆新藥的誕生,無不經歷一番寒徹骨,甚至有的藥廠下重本,不惜砸鍋賣鐵,北極星藥業KY從原本面臨倒閉危機,而後獲得大筆資金挹注,緊接在新藥成功解盲,股價立刻一飛沖天;合一的新藥於2020年僅完成第一期臨床,即以5.3億美元授權丹麥藥廠LEO Pharma,創下台灣新藥研發史上最大宗授權紀錄。
2023亞洲生技大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為期四天的盛大展出後,順利圓滿落幕,期間國內(外)生技大廠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宣傳自家企業的產品及優勢領域,本次CDMO及CRO新興領域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ABVC集團偕同子公司Biokey藥廠立下產業典範。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ABVC決議反向股票分割,符合總體價值不變、不影響股東的權益下進行,來達到提升股價目的,CNN分析師就指出股價在綜合考評下,今年將有392%的潛在上漲空間。併同收購大陸地產執行開發大健康養生基地,採股權轉讓方式共享可觀受益,實際挹注營運上的盈利(EPS),亦確立未來深厚的市值基業。
亞洲生技大展聚焦國際投資趨勢、醫療創新療法及市場供應鏈三大主軸,台灣第一家赴美掛牌的生技公司ABVC,其子公司Biokey藥廠即是一匹閃耀的黑馬,自身是美國FDA認證之CDMO藥廠,且具備新藥臨床CRO服務,並憑藉優異的產品銷售及超前的新藥臨床進度,未來將有效帶起公司營運動能,提升集團整體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眼睛疾病已經是世界文明病!跟科技進步和環境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而台灣更是近視之都~兒童近視率高達87% 所以從小就要教育眼睛的重要性!!! 完整了解眼睛結構,才能夠了解自己眼睛症狀和程度~ 完整了解靈魂之窗!!
Thumbnail
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會近視。此篇文章討論了近視問題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商業機會,提出了虛擬現實眼睛鍛煉和遠端眼科醫療服務等商業點子。同時也提到了內容驗證服務以及垂直化內容識別的機會,以及針對Z世代設計產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視網膜剝離,其發生時並「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但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或色澤改變,可能導致完全「失明」,必須要在數天之內治療,否則儘管在治療之後視力的恢復也是不盡良好,甚至無法復明的機會。 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尤其好發於中老年人、近視、外傷或是家人間曾
Thumbnail
雖然九日不是眼科醫師,但是眼科病人(誤) 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眼疾相當普遍,乾眼症也是過度用眼常見的疾病。嚴重乾眼症的患者,除了乾澀不適,視力模糊外,常常還有角膜破裂,眼瞼發炎的風險。 九日自己就有乾眼症反覆眼瞼發炎,甚至每年冬天都會長針眼的困擾(我真的沒有偷看甚麼,遮)。終於,在連續三冬天
我有在做「自費眼針」, 有下面這些症狀的,可以來診所詢問我: 黑眼圈、眼袋、希望減少眼睛周遭皺紋、 近視、飛蚊症、散光、青光眼、白內障、眼睛紅、 黃斑部病變、糖尿病病人保養眼睛、 乾眼症、眼睛畏光、眼睛酸澀痛、 眼油多、眼睛模糊、眼屎多、眼睛容易疲勞。 -----------------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隱形眼鏡就這三間上市櫃可以選擇 目前這個產業已經經歷過"想像期" 晶碩 精華都有過40倍跟35倍的本益比估值價格 成長期階段我認為生技醫療績優股的範圍比較大 15~25倍都有機會 除非產品出現競爭力下滑或是產品跟公司轉型突破才會下修跟上修 #晶碩 2023年EPS預估22.89 目
Thumbnail
∥屈光雷射手術未來成長機會? 根據大學光年報資料顯示,韓國人口數5,000萬人每年約有20-30萬人接受雷射視力矯正手術,若以台灣2,300萬人目前每年約3-4萬人接受雷射視力矯正手術來看,台灣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眼睛疾病已經是世界文明病!跟科技進步和環境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而台灣更是近視之都~兒童近視率高達87% 所以從小就要教育眼睛的重要性!!! 完整了解眼睛結構,才能夠了解自己眼睛症狀和程度~ 完整了解靈魂之窗!!
Thumbnail
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會近視。此篇文章討論了近視問題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商業機會,提出了虛擬現實眼睛鍛煉和遠端眼科醫療服務等商業點子。同時也提到了內容驗證服務以及垂直化內容識別的機會,以及針對Z世代設計產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視網膜剝離,其發生時並「不會」感到任何疼痛,但會看到一大片黑影或看東西時影像扭曲變形、視力減退或色澤改變,可能導致完全「失明」,必須要在數天之內治療,否則儘管在治療之後視力的恢復也是不盡良好,甚至無法復明的機會。 它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尤其好發於中老年人、近視、外傷或是家人間曾
Thumbnail
雖然九日不是眼科醫師,但是眼科病人(誤) 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眼疾相當普遍,乾眼症也是過度用眼常見的疾病。嚴重乾眼症的患者,除了乾澀不適,視力模糊外,常常還有角膜破裂,眼瞼發炎的風險。 九日自己就有乾眼症反覆眼瞼發炎,甚至每年冬天都會長針眼的困擾(我真的沒有偷看甚麼,遮)。終於,在連續三冬天
我有在做「自費眼針」, 有下面這些症狀的,可以來診所詢問我: 黑眼圈、眼袋、希望減少眼睛周遭皺紋、 近視、飛蚊症、散光、青光眼、白內障、眼睛紅、 黃斑部病變、糖尿病病人保養眼睛、 乾眼症、眼睛畏光、眼睛酸澀痛、 眼油多、眼睛模糊、眼屎多、眼睛容易疲勞。 -----------------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原本近視將近一千度,而在出現白內障後,近視的狀況又急速惡化,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何明山醫師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全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希望解決白內障並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Thumbnail
隱形眼鏡就這三間上市櫃可以選擇 目前這個產業已經經歷過"想像期" 晶碩 精華都有過40倍跟35倍的本益比估值價格 成長期階段我認為生技醫療績優股的範圍比較大 15~25倍都有機會 除非產品出現競爭力下滑或是產品跟公司轉型突破才會下修跟上修 #晶碩 2023年EPS預估22.89 目
Thumbnail
∥屈光雷射手術未來成長機會? 根據大學光年報資料顯示,韓國人口數5,000萬人每年約有20-30萬人接受雷射視力矯正手術,若以台灣2,300萬人目前每年約3-4萬人接受雷射視力矯正手術來看,台灣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