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66大順》第60順:「去選擇一個可能會讓你更好的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完成於2016/09/15


raw-image


《助你66大順》第60順:「去選擇一個可能會讓你更好的環境」/姚念廣

去選擇一個可能會讓你更好的環境

  我一段時間會和學生時代的友人們敘舊,少部分的人沒什麼大改變,看到他們就有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呵呵呵!一部分的人感覺狀況變比較好,通常他們都是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可能沒有太多的收入或象徵性的地位,但過得很開心,互動時臉上都是笑!另一部分的人則是整體感覺比較鬱悶,通常都是追求主流價值觀所認定之成功定義的人,像是我一位很要好的理工朋友,研究所畢業後順利的進入了薪資待遇不錯的科技園區上班,但每回我跟他見面,只見他身材逐漸走樣、面容憂鬱又疲倦,且心裡充滿了抱怨,他感覺自己只是個不知生活為何物的賺錢工具,我雖然是跟他認識多年的朋友,但老實說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僅能以陪伴的方式安慰他。

  又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那位理工朋友感覺變好了,變得開朗樂觀,身材也透過運動的方式變得健康,就像是我在學生時代認識的他一樣,仔細了解才知道,他在因緣際會下於下班後的時間投入了公益事業,跟許多有著理想與愛心的人成為了夥伴到處為公益而努力,雖然要付出很多時間心力,甚至於金錢,但覺得生活開始有了意義!身為他的朋友,我非常的替他感到開心!順便一提,由於參與公益團體的女性比例較男性多,以往靦腆害羞不敢主動和女性相處的他,也變得能夠主動邀約女性的人了,呵呵呵!

  相信挺多人在小時候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孟母指的是中國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母親,孟子亦是一代宗師。孟母希望選擇一個對兒子可能比較好的環境,因為在古代,沒有電視也沒有網路,更沒有圖書館,住家附近的環境對一個人成長、學習等各方面的價值觀影響的力量想必比現代更大,孟母考慮到兒子的未來才數度搬家,最後搬到了學校附近,古代搬家可不像現代有搬家公司,搬起來家一定是件很辛苦的事,如此的不辭辛勞,可見環境的重要性。

  或許在一開始,我們沒有選擇權,或是盲從於眾,讓自己處在一個會讓自己越來越不好,越來越不開心的環境裡,但當你有了選擇權,開始發覺不對勁了,你可以勇敢的離開那個會讓你變得不好的環境,然後,去選擇一個可能會讓你更好的環境。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中文百科在線、WeiMengTW


raw-image


 宇為四方,宙為前後,六合宇宙,圓滿即六,圓滿再滿,六六大順!

avatar-img
15會員
5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常聽人說萬事隨緣,一直覺得這樣的態度挺好的,不忮不求,自然也自在。後來隨緣一詞聽得多了,聽其人之言也要觀其行,發現隨緣似乎被誤用,什麼都不做原地等待好事(運)發生,隨緣便成為偷懶的藉口。 譬如想念好大學,卻整天恍神不讀書;想減肥,少吃幾天運動幾次又停滯不前;想找好工作,卻不想學習新技能,這樣的隨緣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今天就來講述一下另外一個人的打工故事,也就是我的室友之一立委的事情, 通常我個建議各位聽眾,在大一新鮮人的時候,還不要急著先去打工, 因為必修課還蠻多的,而且從補休還要花錢其實划不來, 立委算是我們寢室裡面四個人加進算最不太好的,好啦那個家境最好的人是我啦!!   所以他在入學的這段時間沒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六集影評:具先生和美貞面對著不同的人生選擇,卻都找到了彼此所需要的崇拜與解放。他們的崇拜如何讓他們逃離對世界的束縛,並朝著成長和改變的方向邁進。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一個曾經是眾志成城,想要透過自己專業來改變工作環境的新人,經過五年的時間,終於被我給養廢了,這該值得驕傲的嗎?其實他只是歸於人的本性而已,多少華麗的話語終究掩飾不了本性的行為,所以說你要改變一個人是很簡單的事嗎?全看一個人的本性,如果他要好,沒有任何束縛,沒有任何枷鎖,他依舊會朝自己的理想前進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Thumbnail
本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人生中場的頓悟, 以及求學及工作的路途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由畢業到工作,他不惜費時費力,最終淪為被迫離職的命運。文章以作者面對前半場的人生敘述, 以及人生後半場的規劃,最後了解身心健康為前提的人生是最致意徜徉的人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常聽人說萬事隨緣,一直覺得這樣的態度挺好的,不忮不求,自然也自在。後來隨緣一詞聽得多了,聽其人之言也要觀其行,發現隨緣似乎被誤用,什麼都不做原地等待好事(運)發生,隨緣便成為偷懶的藉口。 譬如想念好大學,卻整天恍神不讀書;想減肥,少吃幾天運動幾次又停滯不前;想找好工作,卻不想學習新技能,這樣的隨緣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今天就來講述一下另外一個人的打工故事,也就是我的室友之一立委的事情, 通常我個建議各位聽眾,在大一新鮮人的時候,還不要急著先去打工, 因為必修課還蠻多的,而且從補休還要花錢其實划不來, 立委算是我們寢室裡面四個人加進算最不太好的,好啦那個家境最好的人是我啦!!   所以他在入學的這段時間沒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六集影評:具先生和美貞面對著不同的人生選擇,卻都找到了彼此所需要的崇拜與解放。他們的崇拜如何讓他們逃離對世界的束縛,並朝著成長和改變的方向邁進。
⋯⋯記得在我還上大學的時候,由於校園比較方便溫習及學習氣氛較好,所以在一段時期也會坐在一些設有枱椅、望著戶外的角落裏做功課或溫習,而身旁就有些學生及職員穿插,他們的數目會隨着學校不同的季節而有所增減。記得每逢去到考試的季節,人流便會變得十分疏落,這時學校的每個角落也會變得份外寧靜⋯⋯
Thumbnail
一個曾經是眾志成城,想要透過自己專業來改變工作環境的新人,經過五年的時間,終於被我給養廢了,這該值得驕傲的嗎?其實他只是歸於人的本性而已,多少華麗的話語終究掩飾不了本性的行為,所以說你要改變一個人是很簡單的事嗎?全看一個人的本性,如果他要好,沒有任何束縛,沒有任何枷鎖,他依舊會朝自己的理想前進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Thumbnail
本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人生中場的頓悟, 以及求學及工作的路途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由畢業到工作,他不惜費時費力,最終淪為被迫離職的命運。文章以作者面對前半場的人生敘述, 以及人生後半場的規劃,最後了解身心健康為前提的人生是最致意徜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