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在西南非的探索與殖民

葡萄牙在西南非的探索與殖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西南非,十五到十六世紀葡萄牙的海上探索與殖民扮演重要角色。其中一個著名的探險發生於1482年,當航海家迪奧古‧康 (Diogo Cão) 率領船隊到達剛果河口 (estuário do Congo)。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的海軍博物館的迪奧古‧康

位於里斯本貝倫區的海軍博物館的迪奧古‧康

受國王若昂二世 (D. João II) 任命為指揮官,迪奧古‧康的任務是探索非洲海岸,和新發現的區域建立聯絡。1482年他們一行人來到剛果河口,就是今天剛果民主共和國 (RDC) 和安哥拉的交界地帶。他在此地樹立發現紀念碑,並和當地人民建立貿易關係。他的這趟航行也對歐洲製圖家有重要幫助,使他們得以更精確地繪製非洲西海岸的地圖。

raw-image

迪奧古‧康選擇在剛果河口稍北的卡賓達灣 (Baía de Cabinda) 建立貿易站。由於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興盛的奴隸貿易,此地後來成為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的重要據點,名為「葡屬剛果」(Congo Português),亦為今天安哥拉的卡賓達省 (Província de Cabinda)。

卡賓達省地圖

卡賓達省地圖

迪奧古‧康的這趟航行,為葡萄牙人及其他歐洲人開啟日後通往亞洲的海上航線,儘管距離好望角 (Cabo da Boa Esperança) 還有一段距離。同時也把在幾內亞灣 (Golfo da Guiné) 的奴隸貿易 (comércio dos escravos) 帶到西南非。在未來四個世紀當中,將有數百萬人被運往對面的葡屬美洲 (巴西),也對日後巴西的人口組成產生深遠影響。

安哥拉與巴西

安哥拉與巴西

從此之後,葡萄牙人將在西南非停留好幾百年。以剛果河口及卡賓達灣為起點,一步步向南部海岸及內陸區域擴張,打造出廣袤的「葡屬西非」(África Ocidental Portuguesa),即為今日的安哥拉。

葡屬西非 地圖

葡屬西非 地圖

葡屬西非 紋章

葡屬西非 紋章


葡語小字典 Pequeno dicionário português

 

探索 exploração                                 

殖民 colonização

扮演 desempenhar                             

擴張 expansão

遠征 expedição                             

航海家 navegador

河口 foz                                           

司令官 comandante

建立 estabelecer                                

達到 alcançar


參考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BwVxJuzQcj7iiSpZ3AD7hq6SJwoHPUPcA4XBk9z8erJeJ3wFCy6YTKCATp8DAbKjl&id=100064364664262


avatar-img
葡語圈•福爾摩沙
50會員
295內容數
這裡是樂浪的葡萄牙文空間。 Aqui é o espaço da língua portuguesa do August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葡語圈•福爾摩沙 的其他內容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出於經濟考量,一直對烏拉圭河 (Rio Uruguai) 以東的區域感興趣。根據歷史記載,早在1514年時,葡萄牙人就曾沿著巴西海岸一路航行到拉普拉他河口 (Rio da Prata),在此遇到往返於安地斯山脈運送白銀的印地安人。
阿茹達施洗者聖若昂堡 (以下簡稱聖若昂堡),位於今西非貝寧共和國 (República de Benim) 的 Uidá 市,歷史上此區名為「奴隸海岸」(Costa dos escravos),作為葡萄牙在西非奴隸貿易的重鎮。
巴西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所產出的豐富財富,究竟去哪裡了?首先要回到十七世紀末,當時正值採礦時代初期。葡萄牙人最開始在今聖保羅州、巴拉那州探勘採礦,接著在大約1700年時,在今米納斯吉萊斯州發現金礦,開始了巴西殖民地的「黃金年代」。
著名的葡萄牙加利恩帆船 – 施洗者聖若昂號 (O galeão São João Baptista),落成於1534年,排水量達一千公噸,因為它是當代火力最強大的一艘戰艦,於是獲得「博塔弗戈」(樂浪個人理解翻譯為「火廂」) 的綽號。
巴西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所產出的豐富財富,究竟去哪裡了?首先要回到十七世紀末,當時正值採礦時代初期。葡萄牙人最開始在今聖保羅州、巴拉那州探勘採礦,接著在大約1700年時,在今米納斯吉萊斯州發現金礦,開始了巴西殖民地的「黃金年代」。
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出於經濟考量,一直對烏拉圭河 (Rio Uruguai) 以東的區域感興趣。根據歷史記載,早在1514年時,葡萄牙人就曾沿著巴西海岸一路航行到拉普拉他河口 (Rio da Prata),在此遇到往返於安地斯山脈運送白銀的印地安人。
阿茹達施洗者聖若昂堡 (以下簡稱聖若昂堡),位於今西非貝寧共和國 (República de Benim) 的 Uidá 市,歷史上此區名為「奴隸海岸」(Costa dos escravos),作為葡萄牙在西非奴隸貿易的重鎮。
巴西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所產出的豐富財富,究竟去哪裡了?首先要回到十七世紀末,當時正值採礦時代初期。葡萄牙人最開始在今聖保羅州、巴拉那州探勘採礦,接著在大約1700年時,在今米納斯吉萊斯州發現金礦,開始了巴西殖民地的「黃金年代」。
著名的葡萄牙加利恩帆船 – 施洗者聖若昂號 (O galeão São João Baptista),落成於1534年,排水量達一千公噸,因為它是當代火力最強大的一艘戰艦,於是獲得「博塔弗戈」(樂浪個人理解翻譯為「火廂」) 的綽號。
巴西在葡萄牙殖民時期所產出的豐富財富,究竟去哪裡了?首先要回到十七世紀末,當時正值採礦時代初期。葡萄牙人最開始在今聖保羅州、巴拉那州探勘採礦,接著在大約1700年時,在今米納斯吉萊斯州發現金礦,開始了巴西殖民地的「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