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茹達施洗者聖若昂堡 (以下簡稱聖若昂堡),位於今西非貝寧共和國 (República de Benim) 的 Uidá 市,歷史上此區名為「奴隸海岸」(Costa dos escravos),作為葡萄牙在西非奴隸貿易的重鎮。
葡萄牙人於十五世紀下半探索過整個西非海岸後,接著陸續在米納 (Mina。今屬迦納共和國) 及幾內亞 (Guiné) 建立貿易站,開始發展奴隸及黃金貿易。這些貿易為葡萄牙提供穩定收益,也為葡屬美洲提供勞力以用於開發。
十七世紀末,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二世 (D. Pedro II “o Pacífico”) 下令聖多美與普林西比總督 Jacinto de Figueiredo e Abreu 在Uidá建立堡壘,以確保奴隸運輸不受敵人騷擾。這也是本文主角聖若昂堡的起源。
聖若昂堡的規模自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上半歷經擴充與強化,資金主要來自於葡屬美洲的奴隸商人。對他們而言,確保穩定的奴隸供應是最重要的投資。而位於「奴隸海岸」Uidá的聖若昂堡正是穩定供應奴隸的保證。
十八世紀聖若昂堡是區域貿易中心,除了奴隸之外,還有菸草及酒類貿易。由於葡萄牙王室規定葡屬美洲必須直接和葡萄牙本土貿易,不得私自和葡萄牙其他殖民地貿易,於是聖若昂堡也成為葡屬美洲和西非之間走私貿易據點。
到了十九世紀下半,隨著廢止奴隸貿易的世界潮流,再加上工業革命與新帝國主義風起雲湧,聖若昂堡的重要性一度下降。後來隨著其他歐洲列強紛紛來到西非海岸瓜分殖民,葡萄牙重新意識到聖若昂堡的重要性。面對來自英國與法國的強勢競爭,葡萄牙在此區的控制日漸縮水,僅能依靠聖多美與普林西比遙控聖若昂堡,並透過和長期盟友英國合作,抵禦法國在整個西非的席捲。
1894年法國在第二次法國 – 達荷美戰爭 (Segunda Guerra Franco-Daomeana) 勝利,達荷美王國 (Reino do Daomé) 全境自此併入法屬西非 (África Ocidental Francesa)。超過兩個世紀以來,葡萄牙都是透過聖若昂堡和達荷美王國合作進行奴隸貿易,兩國算是長期貿易夥伴。此後葡萄牙在此區僅僅控制聖若昂堡這座城堡,再也難以獲得什麼收益。
1911年新成立的葡萄牙共和國撤走在聖若昂堡的駐軍,僅在此派駐幾位殖民地官員象徵維持統治。兩次世界大戰這裡都相安無事。1960年原法屬達荷美 (Daomé francês) 宣告獨立,就是今天的貝寧共和國。隔年達荷美共和國 (República do Daomé) 向葡萄牙下達最後通牒,須於7/31前自聖若昂堡完全撤離。於是1961年這年,葡萄牙不只失去整個葡屬印度 (Índia Portuguesa:果亞 Goa、達曼 Damão、第烏 Diu),還失去了聖若昂堡。
1958年的金氏世界紀錄當中,確認了位於法屬西非當中的達荷美的葡屬聖若昂堡,是全世界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殖民地,只有一位官員和幾位助手在這座城堡當中。
1960年代達荷美共和國先是關閉了聖若昂堡,接著在此成立歷史博物館。1980年代已經民主化的葡萄牙,在外交上正式承認聖若昂堡被貝寧共和國兼併,並透過基金會協助這裡的歷史保存與恢復工作。
葡語小字典 Pequeno dicionário português
堡壘 fortaleza
海岸 costa
發展 desenvolver
奴隸 escravo
總督 governador
建築 construção
商人 comerciante
菸草 tabaco
計畫 esquema
守備 guarnição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