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出現在公園的樹上、農地和低山丘陵的棕背伯勞和紅尾伯勞,牠們體型相似,遠看顏色差不多,因此來跟大家介紹棕背伯勞與紅尾伯勞的差異。
棕背伯勞是台灣留鳥四季可見,常常可以在低海拔的公園看到,但是紅尾伯勞是台灣冬候鳥,在冬天的時候,會來台灣度冬,所以紅尾伯勞不常在春天和夏天看到牠們。
棕背伯勞
紅尾伯勞
第一個要跟大家介紹最明顯的差異翅膀,棕背伯勞翅膀有分三種顏色,由上到下的順序是,灰色、橘色和黑色,但紅尾伯勞翅膀只有褐色。
棕背伯勞
紅尾伯勞
第二個是他們的頭頂和頭後的顏色,棕背伯勞是淡灰色,而紅尾白勞是褐色。
第三個是尾巴長度,棕背伯勞的尾巴比紅尾伯勞長,也因為這樣,所以棕背伯勞的英文俗名叫做Long-tailed Shrike,意思是長尾巴的伯勞鳥。
棕背伯勞
紅尾伯勞
最後一個我們可以去看牠們黑色的過眼線大小來判斷,比較大的是棕背伯勞,而比較小的是紅尾伯勞。大家都知道要怎麼分辨了嗎?現在為大家複習一下剛剛講的差異!
在分辨棕背勞和紅尾伯勞的時候,我們可以去觀察牠的羽毛顏色,棕背伯勞是灰色、橘色和黑色三種顏色,紅尾伯勞只有褐色一種,也可以用頭部的顏色來判斷,棕背伯勞是灰色,而紅尾白勞是褐色,或者用尾巴長度,棕背伯勞的尾巴也比紅尾伯勞長,最後一個是比較細微的部分,可以看他們黑色過眼線的大小,比較大的是棕背伯勞,而比較的是紅尾伯勞。
棕背伯勞與紅尾伯勞的差異重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