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 近兩週交易;投資需要可預期的結果

2023/09/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延續前兩週的簡化操作,把資金集中在少數資產,我在最近兩週清倉了 006208和 00891,取回的資金幾乎是立刻轉投入 0050 和 2891 中信金。如下圖:

raw-image

經過這一輪持續精簡,我的台股只剩下七項資產,各資產的比重如下表:

raw-image

玉山金的比重 18.26% 有點多了,表格公式自動以紅色醒目背景提示我:別再額外多買了。當然我也可以把玉山金的理想比重調高一些,然後降低其他股票的比重,但我覺得沒必要改來改去。等待適當時機(玉山金上漲時)額外賣出一些,自然就慢慢調整回到我規劃的比重範圍了。

目前帳戶現金餘額還有 7.2%,下週若中信金有跌下來,應該會加減買一些。附帶說明,由於每個月有剩餘的閒錢,所以每一個月都可以多買一點股票。對於我有信心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用閒錢持續買進就對了,即使偶爾買到超出規劃的比重也不要緊。

就如《複利效應》書中說的:

持之以恆,歷經足夠時日,結果就會變得十分顯著;甚至更好的是,結果是可以預期的。

投資需要可預期的結果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沒發現「結果是可預期的」這句話有多重要。忽略這件事的人,我看幾乎注定要在股海裡面浮沉一輩子而毫無長進,投資績效停滯不前,或者即便有所成長,也會是非常緩慢。

要理解什麼是可預期的,不如反過來看:什麼是不可預期的?

當你去買一些股價經常飆漲然後隔幾天又暴跌的股票,而且你根本不懂那個股票背後的公司和產業,這種投資的結果就是不可預期的。換言之,這種操作只是在碰運氣——這裡碰碰運氣,那裡碰碰運氣,一支被套住了,換另一支股票再試試。而且,永遠都覺得自己看得懂某家公司的競爭力和獲利模式,只因為自己做了很多功課,然而這些所謂的「功課」大多是看財經網紅或報章雜誌的報導。

在股票投資這個領域中,不是資訊越多就越能賺更多錢,也不是功課做得越勤,老天爺就會給你增加投資報酬率。「天道酬勤」這四個字在這裡並不適用,因為往錯誤的方向拼命努力,最後當然得不到正確的結果。

什麼是可預期的?投資永遠不會倒的公司,且想盡辦法不斷累績持股,這就是最簡單、而且可預期的投資方法。雖然「永遠不會倒」比較像是形容詞,難以保證 100%,且有賴每個人的判斷,但還是有一些比較簡單的判斷依據,只是有些人嫌「回報效率慢」而不屑一顧罷了,例如 0050。

許多人寧願去買一些自己不懂的公司(或自以為看得懂的公司)的股票,只因為看到他們的股價有時候單日暴漲 7%、10%,便在腦中自行腦補想像自己能經常賺到那些漲幅(此時腦中大量分泌多巴胺),然後不斷落入這種幻想而無法自拔,老是想讓大腦反覆分泌多巴胺來讓自己在股市中不斷興奮地殺進殺出。這跟吸毒與賭博惡習的難以自拔,其實是很像的,而且非常難戒掉。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我也曾走過那條路。

讓我改變惡習的,是自從我發現網格交易策略,而且開始用這個方法來實施低買高賣,我就逐漸遠離了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逐漸提高選股標準,進而精簡我的持股種類。同時,我也更看得清楚市面上每天不斷生產出來的投資和選股文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然這並不是說網格交易是戒除胡亂投資、迷信炒股等各種惡習的唯一解藥;我只是陳述我自己的機遇罷了。也有可能,有一天你讀到某一本投資經典書籍,你的觀念從此就切換回正軌了,那便是你轉變的機遇。

不再被那些無謂的花花草草和迷信吸引,我有了更多時間來從事賺錢的活動,然後把閒錢持續投入股市。盡量加大複利效應,是我目前最重要的優先事項。希望你也這麼想。

祝 加快複利效應,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7.3K會員
107內容數
股市投資這個圈子,總是有許多迷信與誇大不實的說法。我強調誠實、公開、透明,邀請讀者與我一起屏除迷信,在投資路上輕鬆前行,打造一條穩定的股市現金流。我會在這裡分享我的投資心得與交易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