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是通路商的「旺月」,因為普渡是什麼都可普,所以什麼都能賣;再來是任何一天都可普,因此天天賣。
但接著中秋節呢?我一直覺得文旦是最悲情的水果,因為應景而熱銷,但只要過了中秋節當天,立即乏人問津。
所以烤肉如果只和中秋連結,也會有相同命運。於是有別以往,全聯打成烤肉「月」,而且和疫情解封連結,加重力道要我們「報復性」地烤。未來一定會再慢慢打成烤肉「季」,甚至是給個說法讓我們天天烤,
跟農曆七月一樣,烤肉也是「肉粽頭」(就是串起幾十顆粽子的繩頭),可以帶動生鮮、冷凍、飲料、調味料、罐頭、柴火,甚至鍋爐、烤具的銷售。一個烤肉主題,可以帶動熱賣的商品,大概不下千百種。
「烤肉月」過了就是「火鍋祭」,又是更大的肉粽頭,光湯底就上百種,而且能下鍋的東西比能烤的又千百倍,然後四季皆宜。
學校的事如果也能這樣「舉一成百」多好?只要專心做一件,其他的都會自動撥亂反正、起義來歸。那個「肉粽頭」到底在哪裡?
經30年實驗證明,學校從沒有從天而降的「肉粽頭」,倒是很多事可以當成「肉粽頭」來做。例如校訂課程,可以只是為了每年交課程計畫、應付一下;也可以拿來當作學校發展的「火車頭」,用它來帶出行政團隊的課程領導、老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學力提升、家長的協力同行,以及學校的品牌聲望。
當然,除了課程,還有很多事都可以。沒有肉粽頭,就把很多事做成肉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