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但是學校不能滿佈監視器,也沒有司法檢調與軍警,但是一有突發事件,就要負完全責任:包括學校應該是快樂天堂、教師都是聖哲賢人,校長則是全能的天神。
學校教育被如此賦予重任,其實也是榮幸之至,而且現在有AI幫忙,眾所期待的那個安全無害的快樂校園,就更可能實現了!
首先,當然還是多元課程與快樂學習,每個孩子都成功,校園的危機事件就會降低。這點目前AI已開始幫忙。從設計課程、編製教材、活化教學到多元評量,無所不能。
但是,AI這麼好用,為什麼很多老師還是不用?原來,他們每天忙著「辦案」,根本無暇「辦學」。
神通廣大的AI,現在幾乎被窄化成「教學輔助機」了,大概有90%的校園數位研習都集中在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其實AI對校園「社會安全網」的建構,更能展現其強大功能。而且如果校園危機事件大幅降低,老師應該更有餘力創新課程教學。
一、數據建檔:包括教務的學習成效、學務的生活常規、輔導的情緒檢測、總務的公共參與,所有數據,開始建檔分析。另外也可定期做「網路使用習慣」、「假日生活規劃」、「零用錢運用」等問卷調查,蒐集與充實各種數據資料。
二、風險預警:運用以上數據建構風險評估模型,預知什麼時間點、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情,有利提早做預防與應變甚或救急措施,將校園危機意外發生率降到最低.
三、精準介入:在危機事件發生當下,立即以數據驅動決策,做出完整方案,全面有效追蹤管理,並據以充實原有模型。
四、線上服務:建置親師生諮輔聯繫互動系統,透過聊天機器人,將問題在初始醞釀期間,透過容易問、有人聊、輕鬆解,就先把問題消弭於無形。
AI不等於GAI,AI更不只是教學神器,運用AI建構更低風險、無害的校園,也是當務之急,希望有一部分資源人力可以投入這一塊。當然,學校運用AI的原則,是不多裝一隻監視器、也不新增人臉辨識等有損人權隱私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