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應該也要設「外傷重症中心」,因為我們一直在玩「魷魚遊戲」~456人自相殘殺到僅剩一人的遊戲。
遊戲的潛規則就是,從小學到明星國中、第一志願高中到頂大,都是一路篩檢與淘汰的過程。班排不夠,還要校排第一;學生和學校都是要「考上第一」或「第一考上」,才會被看到。平常大家都說不要「第一」,只要「唯一」;其實要的還是「唯一的第一」(只是沒有456億韓圜獎金)。
第一種遊戲是「123.木頭人」:一喊停,全部不准動;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誰不聽話、誰亂動,就是造反分子,立即拔除。
這個遊戲造成教育界的第一種重症:就是沒有人要當「出頭鳥」。
第二個遊戲是「高空拔河」:學校一直都在競爭排名與比序,以打敗、擊倒對方來贏得勝利與生存。經濟學家鼓勵我們,「競爭」可以帶來進步與成長,現在我們更在意「競爭」帶來的傷害。
第三個遊戲是「轉圈圈」:短時間內配對結群,找不到同伴的就被淘汰。這是新興疾病:「關係霸凌」,很多學生打不進「同儕圈」;很多校長是「孤鳥」;還有許多學校像是身在「化外之地」,自生自滅。
而學校最怕的遊戲就是「上媒體」,這是排名第一重症的「教育外傷」。有時只是一件單純的、或者時間久遠的小事,經過媒體渲染,卻瞬間演成大傷害。
慶幸的是,現在學生受傷較不用擔心了,預防與療癒資源越來越多。倒是校長受傷就要自求多福,我之前都是用「民俗療法」~熱炒加台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