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文嗎?|關於投資理財,重新學習如何打造富裕自由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理財不嫌晚嗎?

在遇到COVID-19疫情前,對於投資理財沒有特別研究,也沒有任何業外的投資,回想在20多歲創業時,月薪雖然沒有到科技產業那麼驚人,但是年收入級距也落在前面20%這個區間。

當時20多歲在台北市買了人生中第一間套房並且在1年多的時間就獲利出場(當時我很擔心奢侈稅,結果賣飛拍斷大腿),雖然本身產業跟房地產很高相關,但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本身代表的意義,這段期間除了買了自住的房子外,後續也沒有再投入房地產的操作。

在近期遇到10多年前認識的一位朋友,同期從事相同產業,但後來他決定替自己工作賺錢,過去這10年來單純重複買賣、裝修、出租房地產這件事情,搖身一變成專業的投資客,估計已累計了破億的身家,邁入終身不用替老闆打工的階段。

疫情是個危機也是個轉機

10年來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一直將資金投入本業當中,但持續2年半的疫情重創旅宿業後,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夠充足的存款、本業的大額虧損下,也開始反省商業模式、個人財務、投資理財相關的議題,當開始注意到自身財務跟投資理財相關的議題時,有一種遲來的開關被打開感受。

一開始很沉迷於研究技術分析,想說能靠著短期頻繁交易而賺到錢,過去兩年學習了各種理論與指標,不管是裸k、支撐阻力、123法則、斐波那契、艾略克波浪理論、均線、布林通道、鱷魚線、維加斯通道、趨勢型態結構,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指標跟組合,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或盯盤,但今年中放棄了這些,只回到單純的DCA定投模式,分享一下原因:

(1)頻繁交易賺到錢的機會?

先不講時間的花費與投入,有多少人能透過頻繁交易作為生活開銷的收入來源?更別說從中賺到大量金錢而致富,我觀察在幣圈99%的人都做不到,大部分都是怎麼賺來的怎麼回去,最後被割完韭菜就離開了。

(2)投資的倖存者偏差

想要透過短期投資獲利甚至致富,受到各種傳聞與快速致富的案例,一開始我們都會覺得自己也行,但事實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是萬中選一的天選之人。

(3)本金的重要性

對於股票、基金、外匯我不是很熟悉,在高風險領域的加密貨幣,大家很常追求高回報率,要漲個5倍、10倍、50倍等等,的確是有機會的,我本身在這段熊市也遇過40倍以上的報酬,但這一切如果你的本金過小,其實報酬率再高的意義也不大。

這個本金的問題後續衍伸出如何提高自己的本業收入跟降低生活中不必要的支出,而可以有更多的閒置資金來進行投資。

(4)投資的確是反人性的

最好的入場時機是在底部大家都恐慌的時候,最佳的出場時機是在市場都FOMO時,但是太過追求利潤與報酬時,很難將注意力放到『反人性』這件事情身上,大家都知道巴菲特都說了『市場恐懼我貪婪,市場貪婪我恐懼』,身為一個投資韭菜要怎麼做到還是挺難的。

(5)轉換思維,放棄短期利潤的想法,規劃長期計畫

人總是高估了自己一年內可完成的事,卻低估了十年內可完成的事。

- 比爾·蓋茨

長期計畫這個方式可以讓我自己過的更舒適輕鬆,也不用花太多時間盯盤,近期我利用每天早起的一段時間,仔細思考跟記錄財務的狀況與問題,的確發現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細節,例如車貸的算法跟信貸結清的方式不同、房屋貸款轉增貸可取得更好的條件等等,假如你有二手車貸,貸款公司有兩種資金方式會造成聯徵的結果不同。(車貸公司是利用自己的資金還是透過銀行的資金將錢貸給你?)

透過專注長期計畫反而可以將時間與注意力專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例如仔細研究幣圈各種可以躺平的投資工具後,發現還是有較低且風險可控的獲利方式,例如美元放貸(在熊市依然維持了15%左右的平均年息)、合約Long/Short、期貨與現貨的資費套利等方式,如果有信仰,那就在相對底部持續定投該標的,如果沒有,那就把錢存起來,不要瞎操作了。

有錢人和你不一樣的致富紀律

在這邊分享很簡單的一本書『有錢人和你不一樣的致富紀律:改變數百萬人的理財7步驟,從累積第一桶金到提早退休,沒有高薪和富爸爸也可以財富自由』,這本書甚至不用買,號稱看完簡介就等於看完了這本書。

raw-image

作者 Dave Ramsey,經歷過過度的財務槓桿而破產,後來經過幾年的財務規劃重新開始新的事業,在過去30年主持廣播節目,後來變成每日3H的電話call in電視節目,也經營Youtube頻道『The Ramsey Show Highlights』擁有256萬人訂閱,維基百科顯示其個人資產在2,018年達到5,500萬美元。

他寫出「嬰兒學步致富法」就是簡單7個步驟,書中提及按照此方法,達到百萬美元約3,000萬台幣的資產平均需要17年的時間。

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不是要成為能夠任意揮霍的富豪,目標是成為一般大眾人也能達到的平民百萬富翁。

以下是書中談到的7個步驟:

1.儲備一筆價格1,000美元的儲備資金。

這點我覺得每個人可以視自己狀況改變金額,例如先存到至少一個月的準備金。

2.償還除了房貸之外的所有債務,優先償還小額負債開始

當開始規劃這件事情時就會意識到每年多支出的貸款利息、每個月的支出狀況、是否有更便宜的資金取得成本、如何降低月付金的方式,不得不說當開始意識到這點時,的確會得到一些降低月付金的作法。

3.建立充足的緊急儲備金(至少半年):

清點個人必要支出,從第2點到第3點通常需要2-3年。

4.建立長期投資:

將時間拉長,固定頻率,可以是每月、每年或自己設定的時間點,不要受到短期價格波動影響,但對於長期投資要投資什麼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課題。

這邊每個人的經濟狀況都不相同,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以作者的方式來說是將稅前收入的15%拿到投資&退休帳戶做運用。

5.存好兒女的教育基金:

作者是很反對學貸的,認為應該在不犧牲自己的長期投資與避免貸款的情況下完成子女的教育,這部分就是不要讓兒女在一出社會就背負很大的債務壓力,身為也背了就學貸款的一份子,一出社會就輸在起跑點了,好險台灣的大學沒有像美國那麼誇張。

美國聯邦教育部估算,截至2022年6月為止,全美國約有4,300萬名學生或畢業生仍背負著聯邦學貸。 一般來講,每人平均的初始舉債是37,667美元(約新台幣115萬元),但38%貸款人申請的學貸額度超過10萬美元。

6.節省利息,儘早償還房貸:

67% 富人在12年內還清貸款,只要有機會就多還一點,可節省高額利息,對於這一點以還清負債為前提我是很可以理解跟認同,但現實生活中我身邊有朋友透過持續一直轉貸,買房子至今只繳寬限期利息,不繳本金,利息就當作租房成本,在這10多年間房價一直漲,貨幣一直貶值的狀況下,我覺得這也是很妙的操作方式。

7.最後,過好沒有債務、自己想要的人生:

不是每個人都追求奢華的生活與高昂的享受,想好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才是重點。

規劃好未來1-5年個人的財務計畫,有個方向對於人生的感受完全不同,希望大家都能打造自己的富裕自由人生。

如果你已經財務自由、富二代、田僑仔、大老闆就不用看這篇廢文啦,對!我說的就是你!

以上皆非財務金融建議。

最後附上有個AI口音的聽書影片『有錢人和你不一樣的致富紀律』,有興趣的可以聽一下。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幫我點個讚、追蹤或分享吧!

https://linktr.ee/uncleberry


貝瑞大叔將自己一路上關於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學習心得與知識點,逐一整理成簡單易懂的文章說明。 初心是希望整理相關的學習資訊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內容有些是實際操作的心得、有些是花了錢去上課的所得,更有些事慘賠的韭菜經驗,希望能讓大家對於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技術有更深層的認識,不管你已經是幣圈的老韭菜或是新手小白都歡迎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聽書時程:28Min、作者: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 類型:心理學領域、個人成長。 逆商是一本由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博士撰寫的一本心理學暢銷書,認為逆商(AQ)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人們面對逆境的反應方式,面對挫折、擺脫困境、超越困難的能力比智商(IQ)、情商(EQ)
最近持續紀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學習筆記,偶爾也轉換一下文章類型,轉換心情一下! 那幣圈有不少暴富、短期致富的例子,他們是不是會感到最快樂、最幸福呢? 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富人,他們的財富超越我們一般人可以想像的程度,他們會是一群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從論文的研究數據圖來跟大家解釋一下 研究發現
本書很有意思的將時間分種5種類型,透過五種時間,你可以審視自己的時間屬於哪種類型,每個人如何透過掌控自己的時間打造人生的願景地圖。 |好書分享系列起源 |關於五種時間:重建人生秩序 總結說來,本書將時間分成了五種: “就算摔倒,也要往前摔” (2)你是否有好的教練/榜樣/指導者可供協助?
聽書時程:28Min、作者: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 類型:心理學領域、個人成長。 逆商是一本由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博士撰寫的一本心理學暢銷書,認為逆商(AQ)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人們面對逆境的反應方式,面對挫折、擺脫困境、超越困難的能力比智商(IQ)、情商(EQ)
最近持續紀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學習筆記,偶爾也轉換一下文章類型,轉換心情一下! 那幣圈有不少暴富、短期致富的例子,他們是不是會感到最快樂、最幸福呢? 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富人,他們的財富超越我們一般人可以想像的程度,他們會是一群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從論文的研究數據圖來跟大家解釋一下 研究發現
本書很有意思的將時間分種5種類型,透過五種時間,你可以審視自己的時間屬於哪種類型,每個人如何透過掌控自己的時間打造人生的願景地圖。 |好書分享系列起源 |關於五種時間:重建人生秩序 總結說來,本書將時間分成了五種: “就算摔倒,也要往前摔” (2)你是否有好的教練/榜樣/指導者可供協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甚麼要投資理財?」 現在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年輕人買不起房,所以選擇活在當下、及時行樂,可是這樣的生活態度真的沒問題嗎?每每看到社群上經常出國玩的貼文、買名牌包的照片,我都會疑惑大家真的都這麼好過嗎? 今天分享兩本書,介紹非常實用且白話的投資理財方法。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作者是大衛·艾許,現在作者是全職投資人,也經營多項房地產投資,作者在十八歲時立志要成為有錢人,二十八歲宣告破產,當時他想起以前讀過的一本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決定與當時的伴侶開始依照書中建議規劃存錢、投資花了十五年實現財務獨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通過投資房租、臺幣定存和股市等方式來增加收入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驗,並提到了通過投資股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可觀的收益。文章中還提到了在臺灣和美國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一些情況。
Thumbnail
1.個人介紹 我是威利,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觀察專題,投資小白貓之旅]。目前是科技業上班族,投資股市十餘年,以定存股、長期價值投資、台股與美股ETF的指數化投資為主。沒有財經相關背景,一切都是自學,這裡沒有浮誇的投資績效紀錄,也沒有教你如何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分享投資的學習方式。 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甚麼要投資理財?」 現在物價飛漲,薪水卻不漲,年輕人買不起房,所以選擇活在當下、及時行樂,可是這樣的生活態度真的沒問題嗎?每每看到社群上經常出國玩的貼文、買名牌包的照片,我都會疑惑大家真的都這麼好過嗎? 今天分享兩本書,介紹非常實用且白話的投資理財方法。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我並不是理財專業背景的人,而且嘗試過的理財方法也很單純,就只有定存、儲蓄險、基金和股票,偏向保守的操作,基金是很年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但或許方法不對時機不對,定期定額反而賠了,而是單筆買的一筆基金曾經小賺而已,後來再也沒有採用。剛出社會的時候,非常省,因為租在台北昂貴的地段,超級超級小的套房....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作者是大衛·艾許,現在作者是全職投資人,也經營多項房地產投資,作者在十八歲時立志要成為有錢人,二十八歲宣告破產,當時他想起以前讀過的一本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決定與當時的伴侶開始依照書中建議規劃存錢、投資花了十五年實現財務獨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通過投資房租、臺幣定存和股市等方式來增加收入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經驗,並提到了通過投資股市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可觀的收益。文章中還提到了在臺灣和美國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一些情況。
Thumbnail
1.個人介紹 我是威利,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觀察專題,投資小白貓之旅]。目前是科技業上班族,投資股市十餘年,以定存股、長期價值投資、台股與美股ETF的指數化投資為主。沒有財經相關背景,一切都是自學,這裡沒有浮誇的投資績效紀錄,也沒有教你如何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分享投資的學習方式。 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