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丟包問題的人不在少數,有些人甚至成為丟包問題專家,如何判斷該把問題接起來或丟回去?核心在於如何看待雙方界線,來看以下例子:
A廠商的商標雷射一直做得不完美,我們要求雷射商標要清楚,比例不能跑掉,A廠商為此調整了好幾次,終於此項目達到標準。檢驗後又發現商標雷射位置偏下,我們再度提出要求調整,A廠商嘗試了好幾次,最後決定製作製具以便雷射時固定產品,位置就不會偏移。解決了第二個問題,廠商至此已經多所抱怨,覺得我們吹毛求疵,但終究還是配合調整。製具完成後雷射位置偏移解決,我們卻發現產品的頭部因為被製具固定,出現了刮痕。我們再度請A廠商操作注意,盡量不要留下刮痕,A廠商丟下一句這問題沒辦法解決,我不接了,你找別人吧!
這時候怎麼辦呢?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直接換人,找別間可以配合要求的雷射廠商,第二種是把問題丟回去,再度說服A廠商解決刮痕問題,第三種是,把問題接起來,幫A廠商想解決辦法。
以刻板印象中的完美談判,可能會是把問題丟回去,說服對方解決問題,這樣的談判結果是最好的,畢竟那是對方應該解決的事情。
不過在此情境下,選擇換人或是再度說服都可能進入僵局。如果換人也達不到要求,或是需要更高的價格,那也只能再回頭找A廠商,而且A廠商會覺得別人也做不到,所以他做不到也合理。而再度說服選項,因為廠商已經配合解決許多問題累積的情緒,很有可能是場硬仗。
那難道要放棄要求廠商作到沒有刮痕這件事嗎?不,該做的要求與努力,還是應該要作到。嘗試到最後,才會得到好結果。
站在共同解決問題角度,最後我們提出了請廠商增加軟材質在製具夾頭上,以最小成本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堅持認為這個問題是廠商責任,把雷射做好是他的責任,保護產品是他的責任,雷射是他的專業,我怎麼知道該怎麼解決?這樣的思維,很多時候會限制住事情的最佳解。丟包問題不是只看責任歸屬,同時也要考慮問題被解決的最大可能性。若雙方都不處理問題,只在空中作丟包戰,那麼這些都只是無謂的掙扎。
擁有把問題丟回去的本事不代表每次都要這樣處理,保留彈性,站在解決問題的思維,你將更有機會找到最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