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觀念,讓「個人記帳」秒變「會計師等級」

3個觀念,讓「個人記帳」秒變「會計師等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很多人覺得流水帳很雜,很煩。尤其是借出去的錢到底算支出還是收入?

寫支出,又會忘記容易收回來。

寫收入,那本來就是我的錢欸..而且我的資產總數又沒有增加。

那到底要怎麼記才好呢?提供你三個訣竅讓你完勝這鬼打牆的狀況:

1.加入「權利」、「責任」的概念:

例如:我借出去200元,回收這個金額是我的權利。因此,我是「付出現金」+「收入了要錢的權利」。相對的,如果我跟姐姐借100元買早餐,我是「得到了還錢的責任」+「付出現金」

2.「帳戶化」:把每個有現金價值的部位當成一個帳戶。

例如:當我幫朋友刷卡500元,我可以:
記帳一條:從「信用卡」轉帳500元到「應收賬款」或「墊錢應討」
或者記帳兩條:「收入墊錢應討500元」+「付了信用卡500元」

「墊錢」雖然不是實體的存摺、現金或卡片,但是一種可回收的權利,把它帳戶化之後會方便我們紀錄跟查看。

3.金額的「平衡性」:

有句話說「花出去的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我們喜歡的樣子。」是完全正確的。
物質不滅定律也是。

搭車或買東西的時候,卡片儲值金額不夠了,信用卡會自動刷500儲值到悠遊卡裡面。大家有自動儲值悠遊卡的經驗嗎?

收到刷卡通知寫著:今日信用卡消費500元。但儲值卡裡面增加了500元,我買了105的正忠雞腿便當。那我到底今天是花多少錢呢?

很多人會記信用卡支出500,儲值卡支出105,總共花了605元...不覺得很怪嗎?如果只記支出儲值卡105元...,可是我信用卡確實欠500元了!

照前面的想法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是從信用卡轉帳到儲值卡500元+支出105元買便當。在繳卡費的時候,從存款帳戶轉帳到信用卡,就可以比較清楚的紀錄這一切。相對的,如果到月底了,我看我的「墊錢應討」帳戶還有紀錄,但沒有從墊錢應討帳戶轉賬出來的紀錄(數字不平衡了!),代表我有借出去的錢還沒有收回來,要趕快去要!


有兩點要注意:

1.浮動或槓桿如股票每天漲跌差額先不予細算,存進去股票帳戶5萬就寫5萬,賣掉了結了再更新金額。免得整天花時間追蹤失去意義(記帳其中一個重點就是為了不用隨時重新點算款項)

2.定期確認「帳」跟「款」的落差。記帳有可能漏記或是寄錯(轉帳方向或是明明刷卡記成現金支出)。

小技巧:剛開始可以隔三天到一週核對一次,記帳跟實際帳戶數目是否相同。熟練之後可以把間隔的時間拉長。若有想不起來的支出但又確實短少的錢,請增加一個支出類型叫「呆帳」當作花掉了喔!


avatar-img
美姬包包的沙龍
6會員
4內容數
從25歲投資不順利的負債40萬小資上班族,用三年時間變成28歲淨資產破百萬的上班族XD。不是本科系、離鄉背井租屋族。理財不等於拮据生活啃饅頭,是讓自己瞭解「我有能力可以掌握生活」的第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美姬包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是關於有負債狀況的月光族, 用玩戰鬥回合制遊戲的方式舉例 同時擁有三種青年常見負債「車貸/房貸/學貸」 用一年內快速清償超過40%債務的方式 以下提供5個方法去執行,如果都能夠做到的話,會整個負債壓力感痛感都可以減輕很多喔!
根據2021年人力銀行的調查,39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34.8%的人每月面臨「財務赤字」,換句話說,有將近3成5的青年為月光族 5種行動,讓原本帳戶盈餘為0的基本工資族,可以無痛存下超過一個月薪水!
如題,很多人對於記帳持正反面意見 聽過一個說法:有錢人不記帳,因為他們在消費當下就可以判斷,這筆錢該不該支出。如果不該省,那就會花掉。不該花的錢,當下就決定不花。所以很多人真心覺得不重要所以不做。覺得都要花了只是把花多少(消費)記下來有意義嗎? 那記帳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所有公司賺不賺錢都要記帳
這篇是關於有負債狀況的月光族, 用玩戰鬥回合制遊戲的方式舉例 同時擁有三種青年常見負債「車貸/房貸/學貸」 用一年內快速清償超過40%債務的方式 以下提供5個方法去執行,如果都能夠做到的話,會整個負債壓力感痛感都可以減輕很多喔!
根據2021年人力銀行的調查,39歲以下的受訪者中,有34.8%的人每月面臨「財務赤字」,換句話說,有將近3成5的青年為月光族 5種行動,讓原本帳戶盈餘為0的基本工資族,可以無痛存下超過一個月薪水!
如題,很多人對於記帳持正反面意見 聽過一個說法:有錢人不記帳,因為他們在消費當下就可以判斷,這筆錢該不該支出。如果不該省,那就會花掉。不該花的錢,當下就決定不花。所以很多人真心覺得不重要所以不做。覺得都要花了只是把花多少(消費)記下來有意義嗎? 那記帳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所有公司賺不賺錢都要記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