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空華爾街《笨錢效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就喜歡看你賠錢的樣子

✍️【人性的瘋狂】

I can calculate the movement of the star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men(我可以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牛頓
raw-image

《笨錢效應》翻拍自2021年的遊戲驛站軋空事件,簡單來說就是有一群瘋狂的股民與對沖基金對做導致身懷鉅資的對沖基金被瘋狂軋空,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而故事的主體,就是GME(遊戲驛站)這支股票,這支股票從2021年1月起,僅用一個多月股價就從個位數一路衝上一股483美元,對做空的對沖基金造成巨大損失。後續多個證卷基金公司暫停使用者購入包含遊戲驛站的相關股票,引發美國證交委員會與金融監管局的關注,並讓大量政治家與企業家的批評,後續已羅賓漢公司為首的多個證卷經紀公司被以操縱市場行為發動集體訴訟。

raw-image

✍️【股民的態度】

華爾街經常取笑散戶投資者為笨錢

做為一個小散戶,我大概沒辦法像是電影裡的鑽石手一樣死死握著股票,恐怕在飆漲上200後我就會開始拋售了,但從電影中,我們也能發現各式各樣的散戶心態與基金對於散戶的態度。

這部電影最過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你能從中看到死握著股票不放手的散戶,握不住飆漲股票而忍不住拋售的散戶,意外因自己的操作而爆紅的散戶,隨著市場波動而搖擺不定的散戶。

從電影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場瘋狂又夢幻,令人大快人心的爽快電影,哥倫比亞影業找來保羅·迪諾來飾演事件主要推手Keith Gill,從照片來看,這兩個人真的是長得有夠像!那電影中呈現的頹頹的造型更讓人產生強烈帶入感.而最過瘋狂的事,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瘋狂故事,現實,往往更加不可理喻。

raw-image

✍️【資本主義下的階級制度】

電影中在各個角色出場時顯示了這個角色本身的資產數字,簡單卻暴力的直接表明了在資本主義下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制度,沒有奢侈糜爛,沒有撒錢豪橫,有的是看似日常的生活背後,那一連串數字所代表的不平凡。

綜觀而言,電影中的所有散戶都是打工人、受雇者,從保險業務、商店員工、第一線的護理師、大學生,而這些基層員工要面對的,是菁英制度下產生的資本階級,他們的資產可能是數代的積累資本,看似普通的對話,卻彰顯了價值觀與對待市場角度的俯仰視角。

導演並沒有刻意強調階級差異,但透過角色的日常對話,身處畫面,卻能立刻了解雙方的社會地位與資本鴻溝,從流行文化,交通工具,休閒活動等層面展現了雙方所處的不同世界,塑造出身處同一個國家,卻過著完全不同生活的角色們。

raw-image

✍️【透過電影反思阿法世代所身處的時代】

我自己並非10年後出生的世代,但不曉得有點年紀的朋友們是否記得,過去購買股票時還需要打電話找自己的營業員下單,如今只要在手機上簡單按下幾個鍵就能完成。

不同於過去上街高舉著旗幟標語,《笨錢效應》電影畫面中穿插剪輯 TikTok 畫面、網路社群、電腦螢幕。即便無法看到螢幕後的那些臉,但卻建構起不亞於線下活動甚至更為緊密的強烈連結,讓人看到現今世代全新的「革命方式」,不揮拳,不見血,卻仍舊引起漫天硝煙。在影像呈現上也透過直播,TikTok等畫面展現現今資訊傳播的方式,為當代社會跨越社會階級與時空背景產生新的角度與看法。

raw-image

✍️【軋空了,之後呢?】

現在回頭看,GME已經回到了一股14美金的價格了,但這個史詩級的軋空事件卻反映了在散戶彼此串聯有了共同目標後,能產生的巨大破壞力足以動搖資本階級結構,也讓華爾街需要重新審思這些過去被金融菁英人士視為「笨錢」的散戶,如今是否還是過去自己所認為的跟風仔。

 

而事件的傳奇人物Keith呢?

在事件的封口浪尖,他的五萬三千美元變成了將近五千萬美元的鉅額資產,沒有人知道他釋出了沒有,他的YouTube頻道已經兩年沒更新了,在美國證交委員會的訴訟案後,Keith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雖然電影的最後暗示了他可能賣出了部分的股票,但在2021 年 4 月他所上傳的損益表中展現了,他持有了的股票數量是上升的,但由於他的追隨者大多持有遊戲驛站的股票,這也成了外界對於他銷聲匿跡的主要揣測,便是不再影響市場波動。

raw-image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avatar-img
46會員
219內容數
一些我對比賽的看法或是足球雜談 歡迎球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首集,已經過了三年的時間,沒想到三年後,女鬼橋系列的關鍵女主角三年前只是個配角,三年後仍舊是個配角。 ✍️EP.1【女鬼橋的時間線】 ✍️EP.2【唯二在線的主角】 ✍️EP.3【細節決定成敗】 ✍️EP.4【從票房來猜猜續作】
宮崎駿最新的長篇作品《蒼鷺與少年》,講述的是從東京來的少年與蒼鷺的故事,但在其二戰的背景下,吸引我的反倒是當時物資匱乏的日本。 ✍️EP.1【更加隱晦的故事】 ✍️EP.2【戰爭下的日本】 ✍️EP.3【淒涼的背景,優美的詩章】
做為驚悚類型作品,《查無此心》的有趣程度超越了國片的範疇,除了故事說得好外,角色本身的獨特性也躍然於螢幕上。 ✍️EP.1【移工問題成為炙手標籤】 ✍️EP.2【孤獨的靈魂】 ✍️EP.3【值得被關注的未來】 ✍️EP.4【小巧的細節成就高完整的作品】
如果你完全沒看過前兩集,能看得懂《私刑教育3》嗎? 或許這篇觀後感會給你點答案。 ✍️EP.1【退休後的特工生活】 ✍️EP.2【以秒出手的暴力美學】 ✍️EP.3【歸港】
亞當山德勒,這個名字曾經代表著喜劇的一片榮景,但近年他卻在與Netflix的合作中展現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EP.1【屬於青少年的電影】 ✍️EP.2【全家出手,成績共有】】 ✍️EP.3【錯誤後的笑容】
亞裔女孩尋家記,擊碎所有玻璃心。 如果你覺得種族歧視是個玩笑,那就來體驗這場荒誕到極點的閨蜜之旅吧! ✍️EP.1【亞裔是種幽默】 ✍️EP.2【閨蜜就該瘋狂一次】 ✍️EP.3【沒有什麼不能拿來開玩笑】
回顧首集,已經過了三年的時間,沒想到三年後,女鬼橋系列的關鍵女主角三年前只是個配角,三年後仍舊是個配角。 ✍️EP.1【女鬼橋的時間線】 ✍️EP.2【唯二在線的主角】 ✍️EP.3【細節決定成敗】 ✍️EP.4【從票房來猜猜續作】
宮崎駿最新的長篇作品《蒼鷺與少年》,講述的是從東京來的少年與蒼鷺的故事,但在其二戰的背景下,吸引我的反倒是當時物資匱乏的日本。 ✍️EP.1【更加隱晦的故事】 ✍️EP.2【戰爭下的日本】 ✍️EP.3【淒涼的背景,優美的詩章】
做為驚悚類型作品,《查無此心》的有趣程度超越了國片的範疇,除了故事說得好外,角色本身的獨特性也躍然於螢幕上。 ✍️EP.1【移工問題成為炙手標籤】 ✍️EP.2【孤獨的靈魂】 ✍️EP.3【值得被關注的未來】 ✍️EP.4【小巧的細節成就高完整的作品】
如果你完全沒看過前兩集,能看得懂《私刑教育3》嗎? 或許這篇觀後感會給你點答案。 ✍️EP.1【退休後的特工生活】 ✍️EP.2【以秒出手的暴力美學】 ✍️EP.3【歸港】
亞當山德勒,這個名字曾經代表著喜劇的一片榮景,但近年他卻在與Netflix的合作中展現了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EP.1【屬於青少年的電影】 ✍️EP.2【全家出手,成績共有】】 ✍️EP.3【錯誤後的笑容】
亞裔女孩尋家記,擊碎所有玻璃心。 如果你覺得種族歧視是個玩笑,那就來體驗這場荒誕到極點的閨蜜之旅吧! ✍️EP.1【亞裔是種幽默】 ✍️EP.2【閨蜜就該瘋狂一次】 ✍️EP.3【沒有什麼不能拿來開玩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男主角Gill是美國電子產品銷售商 遊戲驛站 ( GAME STOP )的熱愛者,認為目前GME 股價被過於低估,在Youtube上,直播或Reddit社群網站的華爾街賭場討論版上,推廣投資GME的理念及邏輯,避險基金見GME的股價下跌,認為有利可圖,進而放空此檔股票。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經濟學>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 數學>是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心理學>是讓可能的事情變不可能,讓不可能的事情變可能 金融市場就是有這三項遊戲程式的設計 只要被搞混了其中一項,就容易被市場騙 人性都是從單純變複雜,每個有錢有權的人都知道 "要讓一個人把銀行的錢都拿出來就是讓他看到很多資訊"
Thumbnail
2015年真人實事改編成的劇情片《大賣空》改編自麥可·路易斯的《大賣空:祕密布局,等待時機》,主要講述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發生的故事。 因為人為的貪婪與腐敗,製造出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浩劫,讓眾人猝不及防。唯有麥可·貝瑞率先預測出房市崩潰、金融危機,堅持對做做空而獲利,但終究仍無法挽回這場人間浩劫!
Thumbnail
笨錢效應』改編自美國轟動一時的GameStop (GME)軋空事件。 內容是關於一名美國網紅基斯.吉爾(Keith Gill)在疫情期間,大量買進GME股票,並每天在社群網站Reddit的 WallStreetbet版上直播他的投資觀點跟持股部位,也累積了許多忠實觀眾。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在股市裡,資金不夠雄厚、難以得到第一手資訊的散戶,時常成為被宰割的對象,俗稱股市中的「韭菜」,而韭菜們投入股市的資金也被華爾街戲稱為「笨錢」。一直以來,在難以公平的環境下,散戶們難逃韭菜的命運,被大戶輕而易舉的把玩在手掌中,直到2021年發生的遊戲驛站(GameStop) 軋空事件,當韭菜們團結起來
Thumbnail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破產,房地產泡沫化,5萬億撫恤金、不動產,400萬儲蓄和債券消失了,並導致800萬人失業,600萬人流離失所。《大賣空》主要是在描述房地產泡化之前,那些少數有先見之明、受經濟之神眷顧的那些投資者的故事。 我主要想談兩件事,第一,假設全世界只有少數人知道真相,知道某些
Thumbnail
聲明:以下內容不涉及投資建議且為較進階者的內容科普。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GAMESTOP嘎翻華爾街的故事,若沒有的可以去看翻拍成電影的「笨錢效應」,再回到近期的美股,舉凡SMCI單日震幅30%暴漲34%再跌12%、NVDA單日暴漲16%增加一家NETFLIX的市值,甚至ARM直接翻倍的故事,背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男主角Gill是美國電子產品銷售商 遊戲驛站 ( GAME STOP )的熱愛者,認為目前GME 股價被過於低估,在Youtube上,直播或Reddit社群網站的華爾街賭場討論版上,推廣投資GME的理念及邏輯,避險基金見GME的股價下跌,認為有利可圖,進而放空此檔股票。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經濟學>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 數學>是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心理學>是讓可能的事情變不可能,讓不可能的事情變可能 金融市場就是有這三項遊戲程式的設計 只要被搞混了其中一項,就容易被市場騙 人性都是從單純變複雜,每個有錢有權的人都知道 "要讓一個人把銀行的錢都拿出來就是讓他看到很多資訊"
Thumbnail
2015年真人實事改編成的劇情片《大賣空》改編自麥可·路易斯的《大賣空:祕密布局,等待時機》,主要講述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發生的故事。 因為人為的貪婪與腐敗,製造出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浩劫,讓眾人猝不及防。唯有麥可·貝瑞率先預測出房市崩潰、金融危機,堅持對做做空而獲利,但終究仍無法挽回這場人間浩劫!
Thumbnail
笨錢效應』改編自美國轟動一時的GameStop (GME)軋空事件。 內容是關於一名美國網紅基斯.吉爾(Keith Gill)在疫情期間,大量買進GME股票,並每天在社群網站Reddit的 WallStreetbet版上直播他的投資觀點跟持股部位,也累積了許多忠實觀眾。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在股市裡,資金不夠雄厚、難以得到第一手資訊的散戶,時常成為被宰割的對象,俗稱股市中的「韭菜」,而韭菜們投入股市的資金也被華爾街戲稱為「笨錢」。一直以來,在難以公平的環境下,散戶們難逃韭菜的命運,被大戶輕而易舉的把玩在手掌中,直到2021年發生的遊戲驛站(GameStop) 軋空事件,當韭菜們團結起來
Thumbnail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破產,房地產泡沫化,5萬億撫恤金、不動產,400萬儲蓄和債券消失了,並導致800萬人失業,600萬人流離失所。《大賣空》主要是在描述房地產泡化之前,那些少數有先見之明、受經濟之神眷顧的那些投資者的故事。 我主要想談兩件事,第一,假設全世界只有少數人知道真相,知道某些
Thumbnail
聲明:以下內容不涉及投資建議且為較進階者的內容科普。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GAMESTOP嘎翻華爾街的故事,若沒有的可以去看翻拍成電影的「笨錢效應」,再回到近期的美股,舉凡SMCI單日震幅30%暴漲34%再跌12%、NVDA單日暴漲16%增加一家NETFLIX的市值,甚至ARM直接翻倍的故事,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