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歲是平均,百歲人瑞將成為常態ep.5 讓養老院因為收不到老人而包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想過各種院的人口組成嗎?孤兒院的話,想當然爾就是失去父母的孩童被安置的場所,精神病院則是受精神問題所苦的人去的地方,那養老院呢?如果老人健康有需要去「被養老」?好手好腳的話誰會想去安養院呢?在日本四國有個小小的村落,因為村長跟老人們齊心協力,動手動腳的,改變了生命,也讓安養院招不滿人而結束經營。

「樫原の棚田」也就是梯田

「樫原の棚田」也就是梯田

四國德島縣上勝町位置

四國德島縣上勝町位置

上勝町位於日本德島縣中央附近,人口約1,500人左右是四國地區的最小城鎮。這個城鎮擁有多樣且豐富的自然景觀,包括被選為日本棚田百選之一的「樫原的棚田」,以及幻想般的山犬岳,這裡有壯麗的棚田景觀、巨石聚落和苔蘚茂盛的地方,被譽為日本的原始風光。然而美景、名勝、古蹟日本到處都有,真正讓上勝町出名的不是美麗風景,而是以「撿葉子、採集花瓣」而聞名的生意,且人人都是富翁,加上元氣十足的阿婆阿公們,以及不分老少男女,人人都充滿活力,才是這個城鎮的驕傲也是令人咋舌的特點。

つまもの - 株式会社いろどり](https://irodori.co.jp/tsumamono/)

つまもの - 株式会社いろどり](https://irodori.co.jp/tsumamono/)

故事其實短短的,就是大約40年前,橫山桑因公務員身分,被派到上勝町農會當指導員,那時候日本已經泡沫經濟很嚴重,村裡也沒什麼年輕人。有一年冬天發生寒害,町內的重要農產業橘子因故都枯萎了。為了照顧村民的收入,而上勝町89%是森林,擁有很多漂亮的樹種與特殊的葉子,他想起以前在壽司店吃飯,鄰座的女士因為眼前擺盤的楓葉之美,發出讚嘆的往事時突發奇想:「何不來做葉子的買賣?」,雖然一開始村裡的人以為是詐騙,但陸續有幾位高齡女性,曾做過粗重的農務工作,決定挺身加入他的小小實驗。

就這樣居然在橫山桑白天農協上班,晚上勤跑餐廳尋找銷售通路的情況下賣出了一片天。他還用電腦開發排班、排名系統,在“動了手腳”的良性競爭下,因為輸人不輸陣,村裡的其他高齡長輩居然也開始動起來。精緻的日本料理少不了壽司擺盤那一兩片葉子的點綴,後來的故事就是生意越做越好,媒體、電視相繼來訪,這可讓不少銀髮族致富,還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就這樣名氣越來越大然後故事還改編成電影,不僅成為地方創生的先驅者,甚至許多厭倦大都會生活的人也紛紛來落腳,曾在東京從事電視導演工作的仁木桑還搬遷至此並成立了"上勝開拓團"。2020年之前上勝町還宣佈要實現垃圾淨零的零廢棄活動"Zero-Waste"也再次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c)2012『人生、いろどり』製作委員会

(c)2012『人生、いろどり』製作委員会

面對未來的超高齡社會,換個想法人生自然就不同,高齡者要學習成為自立的人,持續思考養成生活習慣,腦子跟身體都動起來。無論是做撿樹葉做買賣,還是成為年輕人的後盾,甚至不間斷地持續進行社區活動, 萬一真的有意外來臨時反應也會更靈敏,懂得自主採取自我保護行動,而非等待政府或其他部門救援。所以邁入老年,就只能在家孤獨終老,或在安養院看電視被餵食度過餘生嗎?現在的他們比以前更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感覺很厲害
avatar-img
Yuwei Cheng的沙龍
20會員
129內容數
超高齡社會、gerontology、失智、認知症、青銀共創、高齡生活模式、QoL生活品質提升的價值共創模型、高齡就業活動、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概念、生存價值、存在意義、退休黃金人口、gerotech、社區公共參與、城鄉合作、地方創生、無障礙旅遊、日本UT= 任何人都能隨意參加旅行、ICT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久萬高原町位於愛媛縣中部山區,地處一級河川仁淀川的上游區域,西北邊以三坂峠與松山市相鄰,東北邊則以石鎚山與西條市相鄰,被石鎚山等四國山脈包圍的山區,海拔在300m~1000m之間,總面積584平方公里,為縣內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町內的村莊多分布在河谷沿岸,散佈著房屋和農田,當地以林業和第三級產業為主,
Thumbnail
久萬高原町位於愛媛縣中部山區,地處一級河川仁淀川的上游區域,西北邊以三坂峠與松山市相鄰,東北邊則以石鎚山與西條市相鄰,被石鎚山等四國山脈包圍的山區,海拔在300m~1000m之間,總面積584平方公里,為縣內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町內的村莊多分布在河谷沿岸,散佈著房屋和農田,當地以林業和第三級產業為主,
Thumbnail
台東關山是個老鄉,有迷人的晨光,也有百看不厭的落日晚霞,因為地處偏遠,觀光客總是來了又走,年輕人也無奈北飄了。關山人口六七千人,老人佔一千八百多人,這鎮雖然老化了,卻因為老化而受到諸多關懷,不僅是慈善團體進駐,連學校的師長也在教室中將善苗種進孩子的心田,孩子見苦知福,知道付出是福氣。 人老了沒
Thumbnail
台東關山是個老鄉,有迷人的晨光,也有百看不厭的落日晚霞,因為地處偏遠,觀光客總是來了又走,年輕人也無奈北飄了。關山人口六七千人,老人佔一千八百多人,這鎮雖然老化了,卻因為老化而受到諸多關懷,不僅是慈善團體進駐,連學校的師長也在教室中將善苗種進孩子的心田,孩子見苦知福,知道付出是福氣。 人老了沒
Thumbnail
上勝町位於德島縣中部、離德島市中心約40公里,屬於四國山脈的東南側的山地,最高峰高丸山海拔1439m,美麗的山巒之間有河流流過,是日本最美麗的村莊聯盟成員之一,雖然各河區都有極少面積的平地,但大部分地區都是陡坡山區,有大小村莊55個,海拔在100m至700m之間,這裡還有四國靈場第20號聖地-鶴林寺
Thumbnail
上勝町位於德島縣中部、離德島市中心約40公里,屬於四國山脈的東南側的山地,最高峰高丸山海拔1439m,美麗的山巒之間有河流流過,是日本最美麗的村莊聯盟成員之一,雖然各河區都有極少面積的平地,但大部分地區都是陡坡山區,有大小村莊55個,海拔在100m至700m之間,這裡還有四國靈場第20號聖地-鶴林寺
Thumbnail
西粟倉村位於岡山縣東北端中國山脈南坡山谷中的山村,海拔270-1,280m,清澈的吉野川流過鐘形地形的中心,綠意盎然,沿岸是狹長的平原,有農田和村莊;在本村5,793公頃的面積中,有5,491公頃是森林,約佔面積的95%, 主要產業為林業。森林大部分是深綠色的柏樹和雪松,在村莊的北端,吉野川的源頭生
Thumbnail
西粟倉村位於岡山縣東北端中國山脈南坡山谷中的山村,海拔270-1,280m,清澈的吉野川流過鐘形地形的中心,綠意盎然,沿岸是狹長的平原,有農田和村莊;在本村5,793公頃的面積中,有5,491公頃是森林,約佔面積的95%, 主要產業為林業。森林大部分是深綠色的柏樹和雪松,在村莊的北端,吉野川的源頭生
Thumbnail
新庄村位於岡山縣西北部、與鳥取縣接壤,屬中國山地,大部分是森林,村公所所在的村莊中心是新庄川流域的盆地,被認定為森林療養基地;與西粟倉村並列,是縣內的兩個村莊之一,也是縣內市町村中人口最少的,是日本最美麗的鄉村協會會員城市之一。 自1895年實施村治以來,沒有發生過合併,古代曾經作為出雲街道上的驛
Thumbnail
新庄村位於岡山縣西北部、與鳥取縣接壤,屬中國山地,大部分是森林,村公所所在的村莊中心是新庄川流域的盆地,被認定為森林療養基地;與西粟倉村並列,是縣內的兩個村莊之一,也是縣內市町村中人口最少的,是日本最美麗的鄉村協會會員城市之一。 自1895年實施村治以來,沒有發生過合併,古代曾經作為出雲街道上的驛
Thumbnail
北山村位於紀伊半島東南部,南接三重縣,北接奈良縣,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8公里,雖然位於和歌山縣境內,但卻是日本唯一一個與和歌山縣任何市町村不相鄰的飛地村莊。 該地區自然環境豐富,97%的村莊都被森林覆蓋,北山河就在旁邊悠閒地流過,自古以來盛產優質杉樹,林業發達,砍伐的木材利用河流用木筏運往木材堆積
Thumbnail
北山村位於紀伊半島東南部,南接三重縣,北接奈良縣,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8公里,雖然位於和歌山縣境內,但卻是日本唯一一個與和歌山縣任何市町村不相鄰的飛地村莊。 該地區自然環境豐富,97%的村莊都被森林覆蓋,北山河就在旁邊悠閒地流過,自古以來盛產優質杉樹,林業發達,砍伐的木材利用河流用木筏運往木材堆積
Thumbnail
川上村位於奈良縣東南部,是吉野川的源頭,西側為大峰山脈,東側為台高山脈,吉野川自東南往西北連過,並建有大迫水壩和大瀧水壩,是一個自然豐富的村莊,面積269.26平方公里約95%被森林覆蓋,自室町時代,500多年前以來一直延續的吉野林業的中心,在孕育綠色的同時,傳遞著下游水的恩惠,吉野杉與天龍杉、尾鷲
Thumbnail
川上村位於奈良縣東南部,是吉野川的源頭,西側為大峰山脈,東側為台高山脈,吉野川自東南往西北連過,並建有大迫水壩和大瀧水壩,是一個自然豐富的村莊,面積269.26平方公里約95%被森林覆蓋,自室町時代,500多年前以來一直延續的吉野林業的中心,在孕育綠色的同時,傳遞著下游水的恩惠,吉野杉與天龍杉、尾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