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40 今生 [記起自己]

2023/10/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將天賦付之努力,磨成本性,記起自己是誰:是風、是水、是花、是蝶,是一棵樹...。

做最純真的自己。

流動是因為必須、綻開是因為必須、隨容器變形是因為必須、飛翔是因為必須…。

以自然法則方式,用與生授予的本能,存活,並盡可能地提昇靈性,超越現況。


要想起自己是誰,或許已鈍,再要努力難,至少把注意力拉回到一張還能清楚的圖像,看清楚還能塗的、修改的…,自己作主。


雖然會遺忘今生來此的原因與目的,但聽心裡喜悅的聲音,遵循自己做喜樂無倦的事,與不完美妥協,先練習協調一整張(當下)的畫面,磨練「偶爾出現」的完美天賦(工具),直到鍛鍊成為能力,直到能隨時因地接近自己喜樂的美,才真正「完」成屬於你的「美」。

圖 YHCC@水彩練習 W40荷花 OCT2023, 26x18cm

圖 YHCC@水彩練習 W40荷花 OCT2023, 26x18cm






有目標地做自己,
而不只是夢想而已...;
心裡想的與行為一致,
便是天堂。

-- 漫畫家蔡志忠




🎨水彩自學參考影片|📝觀看筆記notes

  • 藝起聊#13 & #14:卡通一代在當代藝術的崛起之:村上隆和奈良美智成功的秘訣1|卡通一代在當代藝術的崛起之:村上隆和奈良美智成功的秘訣 2

    📝《鏡像下的日本人 》深入描寫日本文化底層思維。

    📝 19世紀中葉日本脫亞入歐(脫亞論福澤諭吉:脫亞論 及分析 ),日本浮世繪影響歐洲印象派畫作等諸多作品範例(莫內、梵谷),當時的西方對於古典畫派中的深度與空間開始感到厭倦,浮世繪提供了平面與東方藝術元素;而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又連結中國水印木刻。

    📝中國民間時興的人物版畫,因崇尚更高境界的山水畫,逐漸去甜美化,趨向某種滄桑感、枯澀感、疏離感,山水畫背後受道家信仰影響(ex.道家重要人物黃公望以道家心態畫《富春山居圖 》);日本菁英藝術(京都畫派、東京畫派)一樣推崇典雅山水畫,而以浮世繪為民間流傳的市民畫(當代漫畫)-- 圓山・四條派(まるやま・しじょうは):始於京都江戶時代後期,將當時的圓山派(圓山應舉為祖的寫生畫風)和四條派(以吳春為祖)的合稱。

    📝迪士尼原創與日本漫畫原創差別:前者有教育性主題含倫理與訓戒議題,有某種正面引導的作用;後者時常以某種本能與自發的慾望為一個重要對象,也符合日本漫畫的生產傳統。ex.日本漫畫長篇宮崎駿《千與千尋 》主題,去父母化(父母剛開始是豬),找回名字(父母變回人),我長大了但父母不知道。符合千萬少男少女的潛在慾望。

    📝 當人厭倦了深刻,其實幼稚與扁平也挺好(奈良美智、村上隆作品),勾線平圖、顏色燦爛受現代人歡迎,潮流正在急聚變化,從日本看出這樣的脈絡沒變過。

    📝「幼稚力宣言」不只可供社會學、歷史學家研究參考,而不僅是一種藝術現象。
  • 吳小莉-問答神州|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照應萬物而不傷—專訪漫畫家蔡志忠(2022.1107)


123會員
316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目前每週更新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提供您參考。我是CC/希浠 -- CC是帶著缺的兩個圓圈,是記錄跨域生活使用的符號,靈感取自〈圈兒詞〉宋代女詞人朱淑真一封作弄夫婿的信;希浠是一條載著希望的小溪,盼與您一起/持續交流學習,謝謝您的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