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剛剛在一個群組裡放上這幾張照片

在照片下,我寫下一段文字

 

人不是自己溫柔起來的,

人是因為這個世界

 

 ...........


最近在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裡,還遇到另一種溫柔。

 

鶴川從未嘲笑過我口吃。

「為什麼?」我質問他。

我曾再三說過,比起同情,我更欣賞嘲笑和侮蔑。

鶴川浮現難以形容的溫柔微笑。

他說:「因為我天生就對這種事壓根不在意。」

我為之愕然。

在鄉下粗俗環境長大的我,從不知道這種溫柔。是鶴川的溫柔教我發現,原來把我這人的存在扣除口吃之後依然可以是我。我徹底嚐到被剝光的痛快。鶴川被濃密睫毛鑲邊的眼睛,從我身上過濾掉口吃,接納了我。因為過去的我奇妙地深信,口吃被無視,也就等於我的存在被抹煞。

 

 

 

 

 

 

 

 

avatar-img
黃錦敦的敘事咖啡屋
186會員
87內容數
工作坊訊息公告/相關活動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早上七點多,早就陽光熾烈,光看太陽光的顏色,就清楚地知道和上一週不一樣了,季節分針又動了一格。   最近練習早上一開始不是書寫,是做點運動,讓自己不會因受傷的腿而讓身體的力量消退的太快。正抬腿、側抬腿、伏地挺身、橋式、弓身轉體,甘願在一塊小墊子上讓血液肌肉熱烈起來,這也算是喜歡走向
說到影像,只有光或只有影,皆不成影像。 生命,也一樣。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 陪伴人探索生命經驗的敘事治療, 也可以看成是在光影中與人工作。   五月份,我突然空出一個工作週末 所以臨時起意中「長」出了這場令我開心的工作坊   第一天 是
學習與探索敘事治療,對我來說一直有兩條重要路徑,一是持續閱讀敘事治療獨特的哲思脈絡;另一條則是來自於「現場」:在諮商現場與生活現場中,不斷對「敘說生命故事」這件事進行觀察與省思。這場《以故事迴游》工作坊可以看成是我將這些年在「現場觀察的體會」與「敘事治療的哲思」不斷交互對話後,所整
早上七點多,早就陽光熾烈,光看太陽光的顏色,就清楚地知道和上一週不一樣了,季節分針又動了一格。   最近練習早上一開始不是書寫,是做點運動,讓自己不會因受傷的腿而讓身體的力量消退的太快。正抬腿、側抬腿、伏地挺身、橋式、弓身轉體,甘願在一塊小墊子上讓血液肌肉熱烈起來,這也算是喜歡走向
說到影像,只有光或只有影,皆不成影像。 生命,也一樣。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 陪伴人探索生命經驗的敘事治療, 也可以看成是在光影中與人工作。   五月份,我突然空出一個工作週末 所以臨時起意中「長」出了這場令我開心的工作坊   第一天 是
學習與探索敘事治療,對我來說一直有兩條重要路徑,一是持續閱讀敘事治療獨特的哲思脈絡;另一條則是來自於「現場」:在諮商現場與生活現場中,不斷對「敘說生命故事」這件事進行觀察與省思。這場《以故事迴游》工作坊可以看成是我將這些年在「現場觀察的體會」與「敘事治療的哲思」不斷交互對話後,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