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論壇闡述產業前景火熱,長佳智能、台康、開發金、鑽石生技正面看待,凸顯ABVC集團這顆耀眼金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生技論壇闡述產業前景火熱,長佳智能、台康生技、開發金正面看待

《經濟日報》日前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2023生技論壇」,以「生醫科技大未來」為題,邀請衛福部長薛瑞元、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長佳智能(6841.TW)董座陳明豐在內的多位官、商、學界專家、學者參與盛會,深入研討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重組;聚焦人們對於醫療的需求依賴,瞄準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大健康領域等生技產業範疇,藉由共同發聲、齊心努力,對此應有推波助瀾之效。

眼科醫療、眼疾新藥及高階醫材市場在未來5年內將從新台幣1470億成長至2230億

除了《經濟日報》的大型論壇圓滿成功,同為財經媒體的《財訊》也在最新一期的內容,大篇幅的報導眼科新藥、高階醫材的研發近況及未來展望,工研院資料顯示,推估眼科醫療、眼疾新藥及高階醫材市場在未來5年內將從新台幣1470億成長至2230億,美國眼科大廠諾華製藥(NVS.US)的併購案、愛爾康(ALC.US)成為為諾華子公司、日本安斯泰來(4503.JP)收購眼藥開發商Iveric Bio,均分別帶來數億美元的龐大增值績效

旅美生技集團ABVC新藥技轉授權全資子公司,堆墊集團超過10億估值

兩大媒體前後闡述提及的內容相互呼應,台康生技(6589.TW)董事長劉理成表示:「以CDMO而論,台灣要打入世界杯必須把規模做大,可透過併購上、下游企業或是合資的方式壯大」,另外必須具備國際認證的條件,才能讓合作夥伴及投資者放心;其實不乏成功案例,旅美生技集團ABVC(ABVC.US)將旗下治療重度憂鬱症(MDD)、過動症(ADHD)新藥技轉授權給全資子公司AiBtl藥業,另一藥廠Biokey則身具CDMO、CRO專業能力,併同眼科高階醫材Vitargus的超前臨床進度,堆墊集團超過10億估值,已規劃讓兩家子公司可以在2024年分别於美國及台灣獨立上市,完整涵蓋前述探究的產業重點。

近十年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表現遠優於標普500,如此前景正好是投資最好的利多詮釋

衛福部長薛瑞元在論壇致詞時強調:「生技產業以小搏大,有一定風險性,投資面要審慎評估」,中華開發(2883.TW)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認為生技投資績效優於大盤,再以全球生醫龍頭美國為例,近十年來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表現遠優於標普500,如此前景正好是投資最好的利多詮釋

關注我,帶您掌握最新經濟趨勢, 大健康生技醫療新知、專業財經分析、 產業透視、時事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國生技集團ABVC研發出獨家醫材「人工玻璃體Vitargus」,配合專利技術顯著提升了手術成功率,現況位於澳洲眼科權威「雪梨眼科醫院」的最終臨床顯示,患者無不良後遺症及副作用,第三方鑑價的2億美元產品價值可望提早兌現。
ABVC集團旗下的新藥研發陸續技轉授權子公司AiBtl及Biokey,配合國際化轉投資事業,在中國成都及柬埔寨經濟特區播下投資種子,若按規劃在2024年讓子公司全數掛牌上市,成為一方之霸指日可待,國內外分析師皆一致看好生技產業具有中長期投資效益,其有不畏大環境通膨、金融風暴、國際負面氛圍的抗跌特性
台灣旅美生技企業ABVC已從2年前隻身赴美掛牌的小公司,蛻變成擁有藥廠及子公司的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AiBtl藥業與柬埔寨耶利米醫療集團達成股權整併協議,投入開發經濟特區,目標在明年於那斯達克上市⋯沒有融資的健康財務狀況,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底氣,拼搏在明年成為三家上市公司的生技集團⋯
一手創建台、美醫療集團的生技老董江滄炫博士在務實的創業過程中就屢遭無妄之災,一改過去的忍氣吞聲,透過法律途徑,對惡意中傷的宵小保留追訴權⋯在此次烏龍爆料事件發生後,旋即在近幾個月公佈許多營運的正面消息,不僅闢謠亦重振了投資者的信心,連續兩天集團(ABVC.US)股價的飆漲⋯
全球憂鬱症人口高達3.5億,每年社會成本高達420億美元⋯過去晟德、保瑞投入該藥品生產或是代理都有穩定的成效,今年美生技大廠聯手開發產後憂鬱症藥物喜獲FDA批准⋯另一家藥廠AiBtl旗下重度憂鬱症業已在史丹佛大學取得優異的臨床成果,讓母公司ABVC集團成功授權中國藥商,並鋪墊後續的轉投資項目⋯
美國生技集團ABVC研發出獨家醫材「人工玻璃體Vitargus」,配合專利技術顯著提升了手術成功率,現況位於澳洲眼科權威「雪梨眼科醫院」的最終臨床顯示,患者無不良後遺症及副作用,第三方鑑價的2億美元產品價值可望提早兌現。
ABVC集團旗下的新藥研發陸續技轉授權子公司AiBtl及Biokey,配合國際化轉投資事業,在中國成都及柬埔寨經濟特區播下投資種子,若按規劃在2024年讓子公司全數掛牌上市,成為一方之霸指日可待,國內外分析師皆一致看好生技產業具有中長期投資效益,其有不畏大環境通膨、金融風暴、國際負面氛圍的抗跌特性
台灣旅美生技企業ABVC已從2年前隻身赴美掛牌的小公司,蛻變成擁有藥廠及子公司的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AiBtl藥業與柬埔寨耶利米醫療集團達成股權整併協議,投入開發經濟特區,目標在明年於那斯達克上市⋯沒有融資的健康財務狀況,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底氣,拼搏在明年成為三家上市公司的生技集團⋯
一手創建台、美醫療集團的生技老董江滄炫博士在務實的創業過程中就屢遭無妄之災,一改過去的忍氣吞聲,透過法律途徑,對惡意中傷的宵小保留追訴權⋯在此次烏龍爆料事件發生後,旋即在近幾個月公佈許多營運的正面消息,不僅闢謠亦重振了投資者的信心,連續兩天集團(ABVC.US)股價的飆漲⋯
全球憂鬱症人口高達3.5億,每年社會成本高達420億美元⋯過去晟德、保瑞投入該藥品生產或是代理都有穩定的成效,今年美生技大廠聯手開發產後憂鬱症藥物喜獲FDA批准⋯另一家藥廠AiBtl旗下重度憂鬱症業已在史丹佛大學取得優異的臨床成果,讓母公司ABVC集團成功授權中國藥商,並鋪墊後續的轉投資項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營運方向 1、過去主要以學名藥為主,以台灣研發能力為底,加上Alvogen集團行銷、專利訴訟團隊在國際學名藥市場展露頭角;近年陸續投資新藥、生物相似藥、品牌藥等產品線,力拚5年內轉型為混合型藥廠 業務開發案中的產品別:學名藥 44%、新成分新藥 36%、生物相似藥 8%、505(b)2 新藥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健康、醫療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市場投資的焦點。該產業不僅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還能受惠於技術創新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台灣投資者可以透過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 (股票代號:00678) 進入美國生技市場,參與全球頂尖的生物科技企業。本篇將從基本資料、成分股組成、產業比重、配息狀
Thumbnail
亞家生技與鼎泰勝集團於9/10宣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兩大健康產業的跨界合作,標誌著台灣,鼎泰勝集團總裁吳紫淋表示:「再生醫療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議題,我們非常認同亞家生技的技術及整廠輸出概念,也看好未來發展潛能。」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博士期望藉由雙方合作,為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再創輝煌成就,迎向國際。
Thumbnail
本文將追蹤分析醫療器材廠—邦特(4107)之營運現況及展望。 邦特今年完成二項大事,對公司未來五年的經營將發生重大影響。一是費時四年興建的宜科新廠,終於在第二季取得醫療證照,確定可以投入量產;第二是公司大幅跨入CDMO業務,為公司展開新的成長道路。而擴增三倍產能的宜科新廠,以及高毛利的體內管產品,
收益創新高達484.7百萬港元並錄得盈利約70.9百萬港元在骨質疏鬆症、醫療美容和眼科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 香港] 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 —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康集團」或「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股份代號:0690)欣然宣佈本集團截至二
Thumbnail
臺灣的醫材產業發展潛力龐大,產品種類繁多,但面臨著大陸醫材的競爭優勢。文章探討了家用醫材產品的市場前景和需求,以及探討了非侵入式血糖計和無壓脈帶血壓計兩種殺手級產品的尋找與開發策略。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Apple Vision Pro 已經上市,銷售狀況看起來不錯。面板價格最近有所波動,但 UTR 仍然相對低,可能是為了控制生產量而故意保持低檔。外資近期回補台積電,買入 800 多億,創史上第二大買超額。廣達和緯創也受到外資青睞,有望在 2024 年第一季第二季取得不錯的營收。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營運方向 1、過去主要以學名藥為主,以台灣研發能力為底,加上Alvogen集團行銷、專利訴訟團隊在國際學名藥市場展露頭角;近年陸續投資新藥、生物相似藥、品牌藥等產品線,力拚5年內轉型為混合型藥廠 業務開發案中的產品別:學名藥 44%、新成分新藥 36%、生物相似藥 8%、505(b)2 新藥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健康、醫療技術的需求快速增長,生物科技產業成為市場投資的焦點。該產業不僅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還能受惠於技術創新及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台灣投資者可以透過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 (股票代號:00678) 進入美國生技市場,參與全球頂尖的生物科技企業。本篇將從基本資料、成分股組成、產業比重、配息狀
Thumbnail
亞家生技與鼎泰勝集團於9/10宣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兩大健康產業的跨界合作,標誌著台灣,鼎泰勝集團總裁吳紫淋表示:「再生醫療是目前備受關注的議題,我們非常認同亞家生技的技術及整廠輸出概念,也看好未來發展潛能。」亞家生技創辦人吳坤烈博士期望藉由雙方合作,為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再創輝煌成就,迎向國際。
Thumbnail
本文將追蹤分析醫療器材廠—邦特(4107)之營運現況及展望。 邦特今年完成二項大事,對公司未來五年的經營將發生重大影響。一是費時四年興建的宜科新廠,終於在第二季取得醫療證照,確定可以投入量產;第二是公司大幅跨入CDMO業務,為公司展開新的成長道路。而擴增三倍產能的宜科新廠,以及高毛利的體內管產品,
收益創新高達484.7百萬港元並錄得盈利約70.9百萬港元在骨質疏鬆症、醫療美容和眼科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 香港] 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 —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康集團」或「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股份代號:0690)欣然宣佈本集團截至二
Thumbnail
臺灣的醫材產業發展潛力龐大,產品種類繁多,但面臨著大陸醫材的競爭優勢。文章探討了家用醫材產品的市場前景和需求,以及探討了非侵入式血糖計和無壓脈帶血壓計兩種殺手級產品的尋找與開發策略。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Apple Vision Pro 已經上市,銷售狀況看起來不錯。面板價格最近有所波動,但 UTR 仍然相對低,可能是為了控制生產量而故意保持低檔。外資近期回補台積電,買入 800 多億,創史上第二大買超額。廣達和緯創也受到外資青睞,有望在 2024 年第一季第二季取得不錯的營收。
Thumbnail
生技醫療產業在台上巿櫃公司有94家,概可區分為製藥(新藥研發及學名藥)、生技應用、智慧健康照護及醫療器械和材料。最令投資巿場有想像空間的應該就是新藥研發及AI智慧醫療,而這二類也正是現在有夢想,而獲利在遠方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