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中華弓的流變(一).斯基泰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謝肅方《中國歷代弓論述》講座筆記(三)

中國幅原廣闊,在過去數千年歷史當中 ,眾多民族居住、造訪、征戰。這片土地上的人使用的弓箭,形式多樣,且不停變革。

中華地區的弓有何特徵?

古代弓箭以有機物料製作,容易腐朽,尤其中原氣候溫暖潮濕,古代的弓箭更難以保存。今人僅能憑珍貴稀缺的出土文物和古籍記載略窺一二。


2017年6月22日,謝肅方老師(Stephen Selby)於金信射箭中心以「中國歷代弓論述」為題舉辦講座,以歷朝為軸,論述中國不同時代的弓的特點和流變,輔以出土文物圖片作說明。筆者謹將講座內容整理筆記,分成三個部分,內容涵蓋:

  1. 傳統弓的力學結構
  2. 中華角弓的製作材料
  3. 歷代中華弓的流變
    1. 斯基泰弓
    2. 匈奴與漢長弰
    3. 突厥與明小弰
    4. 滿洲清弓

本篇為第三部分〈歷代中華弓的流變〉首篇。


西域文化.西周至漢.公元前11世紀–前2世紀

雖然目前中原地區尚未有西周時期的弓的實物出土,但在新疆烏魯木齊以東,吐魯番市鄯善縣的洋海古墓群就出土過數把西周時期的斯基泰弓和弓袋箭箙一體的器具。

斯基泰人是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2世紀活躍於歐亞草原上,擁有共同文化的多個遊牧民族的統稱。西周時,阿爾泰山脈以西的伊犁地區乃他們的居住地(今屬哈薩克東部、俄羅斯及中國新疆北部)。

斯基泰弓的弓形非常獨特,呈變化豐富的蛇形曲線,而切面亦隨弓形多段變化,從弝心開始略扁的三角形漸變尖削,然後再變成扁圓收細至弓弰。此弓形亦常見於古希臘出土陶器上對斯基泰人的描繪。雖同為角弓,其結構亦與我們認識的中華角弓截然不同:弓胎以羊角作芯,用木條夾住兩側,弓腹弓背鋪上獸筋。尺寸上,除了成人用的弓,也發現孩童用的小型弓。按考古資料造的仿製品推測,成人弓拉重達50磅以上。

參考


席上問答

問:戰弓和獵弓有分別嗎?

答:弓的制式,有觀察到隨時代演進,和因應射手身材,但未有觀察到戰弓/獵弓之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 L.
37會員
106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CY L.的其他內容
2024/01/05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2024/01/05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2023/12/22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三篇。 突厥與明小弰
Thumbnail
2023/12/22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三篇。 突厥與明小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Thumbnail
我們將歷史串起來看,會發現很多很神奇的規律,絕大多數的治亂興衰都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每次的王朝更迭,基本上都是從兩個天下金角開始的,一個西北,一個東北。 這兩個超級金角,西北是涼州,東北是幽州,成為了兩千多年來的興衰源頭。 這其中,往往又以西北角的破壞力為強。 涼州安,則關中穩,則天下定。
Thumbnail
我們將歷史串起來看,會發現很多很神奇的規律,絕大多數的治亂興衰都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每次的王朝更迭,基本上都是從兩個天下金角開始的,一個西北,一個東北。 這兩個超級金角,西北是涼州,東北是幽州,成為了兩千多年來的興衰源頭。 這其中,往往又以西北角的破壞力為強。 涼州安,則關中穩,則天下定。
Thumbnail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滿洲清弓 女真族祖居中國東北,過着耕牧漁獵的生活,馬匹於謀生與作戰尤為重要。明朝末年,女真壯大擴張,改族名滿洲,改國號大清,入關滅明朝。雖然入主中原後逐漸漢化,但滿洲皇室仍然相當重視騎射狩獵等滿族傳統,並視騎射尚武為其統治基礎。
Thumbnail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三篇。 突厥與明小弰
Thumbnail
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三篇。 突厥與明小弰
Thumbnail
謝肅方《中國歷代弓論述》講座筆記(四) 東周、兩漢、魏晉時期,匈奴是漠北建立的遊牧部落聯盟國家,領域以蒙古高原為中心,與中原漢族、以及西域諸國,時有衝突,偶有結盟;過程中有吸納,亦有融入其他民族。如是者,邊疆地區的民俗、文化、技術等等互相影響,當中也包括弓箭。 在甘肅和新疆多個兩漢至魏晉時期的考
Thumbnail
謝肅方《中國歷代弓論述》講座筆記(四) 東周、兩漢、魏晉時期,匈奴是漠北建立的遊牧部落聯盟國家,領域以蒙古高原為中心,與中原漢族、以及西域諸國,時有衝突,偶有結盟;過程中有吸納,亦有融入其他民族。如是者,邊疆地區的民俗、文化、技術等等互相影響,當中也包括弓箭。 在甘肅和新疆多個兩漢至魏晉時期的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