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肅方老師「中國歷代弓論述」(2017年)講座筆記,內容涵蓋:
本篇為第三部分〈歷代中華弓的流變〉第二篇。
東周、兩漢、魏晉時期,匈奴是漠北建立的遊牧部落聯盟國家,領域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曾擴及西伯利亞南部、戈壁沙漠以南、黃河河套地區、吐魯蕃、以至阿爾泰山的中亞。匈奴與中原漢族、鄰近的遊牧民族東胡、月氏,以及西域諸國,時有衝突,偶有結盟;過程中有吸納,亦有融入其他民族。如是者,邊疆地區的民俗、文化、技術等等互相影響,當中也包括弓箭。
在甘肅和新疆多個兩漢至魏晉時期的考古遺址,分別出土了形制相近的弓——長弰,弓臂扁平寬闊,角木筋三層結構。近似形制的長弰弓長期沿用至宋代。
1995年新疆營盤古城及古墓群30號墓室出土了漢晉時期的古弓一把和箭數支,弓身長130cm,闊0.6cm — 3.2cm,厚度0.6 cm — 4.6 cm,箭長73.5 cm。弓箭現收藏於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復原圖請見參考資料)
營盤古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東南,為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墨山國所在,東漢以後成為焉耆國的屬地。
尼雅遗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民豐縣以北大約90公里的尼雅河下游,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心,是漢代西域的精絕國古城遺址,在東漢時期成為隸屬於鄯善(樓蘭)的附庸。
1995年10月中國─日本學術考察團隊在尼雅遺址發現一處東漢至西晉時期的墓地(編號95MNI),其中M8墓室內的陪葬品當中包括一套弓、箭、弓袋、箭箙和護膊。弓是近似營盤古弓形制的長弰弓,而護膊乃中國國家一級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甘肅一帶亦稱為河西走廊,夾於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間的狹長平原,自古乃漢地通往西域的必經通道,絲綢之路的起點。該地於先秦時期原為月氏領地,後為匈奴所佔領,其後匈奴與漢朝多次衝突,到西漢中期由漢朝所控制。
在甘肅嘉峪關市一處魏晉時期古墓(席上未有明示是哪個古墓,估計是果園—新城古墓群之一,惟筆者未能考證到相關資料),出土了一張長弰角弓,闊扁的上下弓臂上,弓腹一面分別有描繪青龍、朱雀的飾畫。青龍、朱雀是四靈獸之二,係起源自先秦時期的星宿信仰。(實物照和復原圖請見參考資料)
問:出土角弓用了什麼膠來黏合?
答:所用黏膠未明,因為筋、膠等生物材質會隨歲月破壞,難以化驗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