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荀子》的五點提示

2023/12/11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荀子·王制》有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雨生百穀,宜耕耘不輟學,宜讀荀子。

今天是穀雨節氣的最後一天,我們節選宇烈先生《荀子新註》一書的前言,和各位讀者一同感受《荀子》中的力量。

荀子名況,字卿,又稱孫卿,戰國中後期趙國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年代為西元前298—前238年左右。他先後到過齊、楚、秦、趙,曾在齊國稷下學宮」講學,並三為「祭酒」(學宮之長),此後又做過楚國蘭陵令,晚年在蘭陵著書,終老於蘭陵。

故宮南薰殿舊藏《歷代聖賢名人像冊》中的荀子畫像

荀子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思想家。他的影響,不只是在思想、學術範圍,也反映在社會政治體制、禮法制度、倫理原則,以及個人修身養性、教育學習等實踐層面。

關於荀子思想的學派歸屬、理論意義、社會影響等,歷史上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評價,有時甚至是截然相反和對立的,這樣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例如,有的學者判定荀子應歸屬儒家,因為荀子最推崇孔子、子弓的為人為學,要人們向他們學習,稱他們為“大儒”,而且更重要的是荀子對禮學有著精深的研究,竭力推崇禮教、禮制和禮治

但有的學者則判定荀子應歸屬法家,至少已不是“醇儒”,因為荀子斷言“人之性惡”,強調“化性起偽”,在“隆禮”的同時,又強調“重法”,而且他的兩位著名弟子韓非李斯,一位是法家理論的重要奠基者,一位是輔佐秦國推行法制和法治的重要實踐者,二者都屬法家。

到底屬哪家姑置不論,荀子的思想學說,在秦漢時期還是很有社會影響的,如他過世後不久,就有人說:「今之學者,得孫卿之遺言餘教,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孫卿不遇時也。德若堯禹,世少知之;方術不用,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為紀綱。」 (《荀子·堯問》 )

唐代韓愈對荀子的儒家身份和學說提出了一些質疑,他說:「餘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於聖人之籍。」「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揚(雄)大醇而小疵。 」 (《讀荀》)

至宋代,程頤對荀子的評論,則走向了極端,如說:「韓退之言孟子醇乎醇,此言極好,非見得孟子意,亦道不到。其言荀、揚大醇小疵則非也。荀子極偏駁,只一句性惡,大本已失。」「荀子,悖聖人者也。」「蕎卿才高學陋,以禮為偽,以性為惡,不見聖賢,雖曰尊子弓,然而時相去甚遠,聖人之道至卿不傳。 (《二程遺書》)由於程頤在學界的影響,之後雖仍有不少對荀子思想持公正評價,甚至高度推崇者,然就整體社會影響來講,並不很受重視。

至近代,對荀子思想的認識,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例如,譚嗣同從批判否定的角度,看到荀子思想在二千年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他說:「故常以為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 (《仁學》)其後,章太炎則十分推崇荀子,他認為:「自仲尼而後,孰為後聖? 曰:……惟荀卿足以稱是。 」 (《後聖》) 「荀卿以積偽俟化治身,以隆禮合群治天下。…由斯道也,雖百里而民獻比肩可也。其視孔氏,長幼斷可識矣。」 (《訂孔》)

譚嗣同著《仁學》

雖然荀子十分推崇孔子、子弓,但我們不能把荀子思想,看成是孔子、子弓思想的簡單重複或延續。從孔子到荀子,時間過去了二百多年,社會已發生了很多變化,思想界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學派,包括一些由原來同一學派中分化出來的不同學派,以及由原來不同學派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學派,如戰國中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就孕育出好幾個這樣的新學派。

到荀子時代,這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已是思想界的常態。荀子“其知至明”,他對那個時代在社會上還在流行的各家學說都有所評議,其中有肯定的、推崇的,也有批評的,有指出其偏頗的,也有痛斥其危害的,不一而足。而荀子的思想理論又廣泛吸納了各家之長,所以人們也常稱他是集先秦思想之大成者,此或誠不為過。

如今,我們完全可以拋開歷史上各家門戶之見來看待荀子思想。我們只需去發掘荀子思想中,那些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根本精神的、且對今天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有啟發的東西就可以了。根據我們學習的體會,在荀子思想中有以下幾方面,值得去重點認真地研究學習。

1

關於「人」(包括個人和整個人類)的自我認識等問題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認為萬物(包括人)都是天地所生,而人在萬物中則是最為「靈」、最為「貴」的,如《尚書泰誓上》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荀子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 (《王制》) “義者,宜也。” (《中庸》)所謂“義”即恰當、恰如其分的意思,作為人即具有這種“義”,這種分辨恰當、不恰當,分辨是非、輕重、緩急的能力。

所以荀子也說:「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 曰:以其有辨也。……故人道莫不有辨。」(《非相》) 「有辨」是人之所以為人之所在,也是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的「靈」之所在。一個人做人做事一定要“義”字當頭,不能背離“義”,否則就不是“人”了。這是荀子要人類自我認識的第一個特徵:「有義」(有辨)。

接著,荀子要人體認到作為人的第二個特徵:「能群」。荀子說: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王制》) 。所謂人“能群”,是指人類是一個高度自覺的有組織的群體,所以能支配牛馬為人類所用。這裡所謂的“能群”,也就是指人類社會性的特徵。

荀子強調說,“人生不能無群” (《富國》) ,而人之所以“能群”,是由於“明分”,之所以能“明分”,又在於人“有義”。如他說:“人何以能群? 曰:分。分何以能行? 曰:義。故義以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 (《王制》)

由此,也讓我們認識到,人的這種「能群」的能動性,具有支配萬物的能力,所以人也就參與到天地生養萬物的過程中去了,誠如荀子所揭示的:「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 (《天論》) ,人「參於天地,非誇誕也」 (《不苟》) 。

這就是荀子要人類自我認識的第三個特徵:「能參」。天有其時生萬物,地有其財養萬物,人有其治管理、運用萬物。所以,人必須認真思考,要如何「參」與到天地中去「治」萬物,才能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共存。

荀子要人類自我認識到的第四個特點,就是引起歷史上思想界和學術界爭鳴、討論得最激烈的「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性惡》)的「性惡」說。荀子指出的要人類自我認識的前三點,人們還大都能夠認同,而對這第四點就不那麼容易達成共識了。

關於人性善惡的問題,在歷史上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和說法,有持性善說者,有持性惡說者,有持性善惡混說者,有持性無善惡說者,有持性三品說者等等。這都是由於人們對「人性」的定義不同,以及從不同的視角去探討「人性」問題,從而產生了諸種說法,如從各自探討的視角和定義來說,都有其道理,這裡我們就不去展開討論了。

就拿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說法來講,實際上他是從維護人類群體(社會)和諧,消除人性中那些可能引起相互爭鬥、從而造成社會混亂的因素等視角來談這個問題的;並認為人只有透過教育學習、修身養性,才能認識自己作為「人」所具有的身份,從而自覺遵守做人(「明分」)的道理。

如果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純理論討論,而是從社會現實人性來探討,那麼荀子的說法應當說是言之有理的,是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文化成」的根本精神的實踐。人需要認識人性中那些會引起相互紛爭、導致社會混亂的因素(“惡”),透過“人為”的教育、學習、修身(“偽”),激發出人性中的“善”,從而培養起社會的“善”,以至於“化民成俗” (《禮記·學記》) ,使整個社會養成向“善”的風氣和習俗。

2

關於「天」和天人關係等問題

「天」這個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多種意義,十分複雜。在荀子思想中論述到的「天」也是有多種意義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意義是指與「地」合稱,作為「萬物父母」、生養萬物的自然之「天」。

荀子首先強調的是「天」的自然性、獨立性,他在那篇專門論天的論文中,開篇即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論》)他認為,天有天的職責和功能,人有人的職責和功能,“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人不可能,也不應當“與天爭職”,天地也不會因為人之“惡寒”、“惡遼遠”,而“輟學”、“輟學”。同樣,人世間的事,也只能靠人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它,而不能放棄自己的努力,去期待或等待「天」。

只要盡了人事,老天爺也幹預不了,所以說:「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兇。」由此,荀子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明於天人之分」。而且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稱之為「至人」。這是荀子關於天人關係的一個重要論點與觀點。

“明於天人之分”,人不應當“與天爭職”,並不意味著“人”與“天”就毫無關係了。上文講到,荀子認為,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能參”,即人以“其治”,參與到天地生養萬物的過程中去。因此,人只有清楚深入認識天地的職能特點,才能參與天地生養萬物的過程,才能正確發揮人的治理功能。

人在天(大自然)面前不能消極期待或等待,而是要積極參與,「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製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這也就是荀子另一個重要的天人關係的論斷和觀點:「製天命而用之」。

然而,“制天命而用之”,是否就意味著人類可以不尊重天,而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呢? 當然不是,相反,人類應當尊重“天”,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達到人事的圓滿,達到“人」與「天」(大自然)的和諧。

這就是荀子講的:「聖王之製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鱂鰍孕別之時,,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聖王之用也:上察於天,下錯於地,塞備天地之間,加施萬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長,狹而廣,神明博大以至約。 (《王制》 )

神農氏因宜教田,闢土種谷,以振萬民。」山東嘉祥縣武梁祠西壁畫像。此為《金石索》木刻摹本。

荀子要人們先從“明於天人之分”、“不與天爭職”入手,然後認識到“人有其治”,人具有這種“能參”天地生養萬物過程的主動性、能動性,即「制天命而用之」。不過這種「制天命而用之」是要求人們一定要“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如此才能達到“天地官而萬物役”的人天和諧狀態。荀子這些論述天和天人關係的觀點,對我們今天依然頗有啟發,值得深思。 (以上引文除《王制》一則外,其他均出自《天論》。)

3

關於「禮」的起因、作用、意義、精神等問題

「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維繫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建構穩定有序社會的一種綜合性文化,包括了信仰、道德、制度、言行規矩、社會習俗、禮儀形式等各方面。相傳,文王周公製禮作樂”,即“禮”文化是由周文王、周公開始製定完善的。 「禮」文化強調的是人本位(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性和人的自覺自律。

至東周春秋時期,社會上逐漸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一生努力,倡導“仁”學,希望人們“克己復禮”,目的就是為了重整禮樂文化,重建社會秩序。孔子要求人們“復禮”,但對“禮”文化本身,並沒有做太多的說明,這大概是因為在孔子時代,“禮”文化依然深植社會,盡人皆知,故無需多說。

而到戰國末年荀子時代,「禮崩樂壞」的現象早已更為嚴重,人們對「禮」文化所知淺薄,所以荀子對「禮」文化做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和闡述,不僅反復強調「禮」對於做人做事和維護社會和諧、國家穩定的重要性,如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修身》) ,而且還撰寫了論述「禮」文化的專題論文——《禮論》,全面探討了「禮」文化的起因、作用、意義、精神等問題。

在《禮論》中,文章一開始就明確地提出了「禮起於何也」的問題,然後詳細明確地回答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從這可以看到,我們以往對「禮」文化的理解,都只是偏於倫理道德、行為規範、禮節儀式等方面,而實際上,荀子首先是從協調社會分配,以及協調自然資源和社會需求矛盾的角度著眼,來說明「禮」的起因和「禮」所要達到的目的。 “禮”不僅要達到“養人之欲,給人之求”,還要“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進而更要使“兩者相持而長”,這種如此重大的社會功能,是建構社會道德的基礎。

可是長期以來,人們在講「禮」文化的時候,都忽略或迴避這一建構社會倫理道德基礎的內容,從而使「禮」文化在大眾心目中往往僅是脫離社會現實的空洞道德說教。事實上,人們之所以要自覺自律遵守禮義,也與維護社會合理分配、協調自然資源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這關乎民生的重要內容有關。因此,荀子對「禮」起因的這一論述,具有十分深刻和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於“禮”,荀子的論述十分豐富。如他強調「禮」是按照自然之理來製定的,「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樂論》) ;「禮」是要求人們所遵從實踐的道路,「禮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顛蹶陷溺」 (《大略》) ;「禮」是給人們樹立一個標誌,讓人不至於走錯了人生的方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則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則亂。禮者,表也」 (《天論》) ;「禮」是給人們設定一道堤防,讓人們不要隨意衝破,「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 (《儒效》) ;「禮」是用來修正完美自身的,「禮者,所以正身也」 (《修身》) ,等等。

此處,再重點提示幾條,供大家學習荀子「禮」思想時參考。

首先,荀子認為,社會是不能沒有各種貴賤高低差異的,而禮的製定就是來規範這種差異的。社會上“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是天數也”,因為“勢位齊,而欲惡同,物不能澹(通“趙”)則必爭,爭則必亂,亂則窮矣」這樣的事實,所以先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書曰:『維齊非齊。'此之謂也” (《王制》) 。所以,「禮」的「養」的功能,就體現了「禮」的「別」的內涵,「曷謂別? 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禮論》) 。

其次,荀子十分重視「禮」所具有的「養情」的作用與意義。他說:「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故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為安,若者必危;苟情說之為樂,若者必滅。故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禮論》) 這是說,人依禮可以引導、規範好自己的情性,而不是放任不良的情性,以致傷害自己。

荀子認為,人需要用“禮”來“養情”、“正身”,同時從治國的角度來講,也必須重視刑法的作用,所以在荀子這裡“禮法”和“刑法”是相提並論的,二者相輔相成,如他說:「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 (《性惡》 )

再一次,荀子認為,「禮」具有外在裝飾的作用,然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體現了人們內在的一種情感和敬意,「凡禮,事生,飾歡也;送死,飾哀亦;祭祀,飾敬也;師旅,飾威也」 (《禮論》) 。所以,禮的教育與實踐,是養成人們內在情感與敬意的重要途徑。 「禮」的根本精神就是「敬」,「禮者,敬而已矣」 (《孝經》) ,就是「報本」,「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 (《禮記· 郊特牲》) 。

在此,荀子特別提出了“禮有三本”的重要觀念,要人們記住這“三本”,不能忘掉。他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禮論》)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把「天地君親師」作為最高尊敬對象來信仰和祭拜的理論源頭,要人們永不忘本,記住「禮」的根本精神是「大報本」。總之,荀子要求人們在學習、修身、為人、做事中,都要以「禮」為準則,「禮者,人道之極也」 (《禮論》) 。

最後,還需要提一個荀子關於「禮」的重要觀點,他認為, 「禮」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和人心不斷在變化的,所以不能食古不化。荀子更強調向較近時代的禮義制度學習——“法後王”,而且明確提出:“禮以順人心為本,故亡於《禮經》而順人心者,皆禮也。” ( 《大略》)

此外,他也對如何繼承傳統禮法問題,提出了一個基本原則,即「循其舊法,擇其善者而明用之」 (《王霸》) 。荀子的這個提示十分緊要,如果「禮」能隨時代而變化,順人心而調整,能選擇其中「善者」(優秀的)而發揮運用之,那麼「禮」文化的建設和教育,仍不失為現今時代成就個人自我修養、協調人際關係、維護社會整體和諧的根本與基礎。

4

關於「學」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學」的內容、方法等問題

荀子十分重視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全書以《勸學》開篇,第一句話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告訴人們學無止時,學無止境。荀子認為,人生下來是沒有太大差別的,但為什麼現實中又會有堯舜、桀紂之分,君子、小人之別呢? 這主要是由每個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所接觸的環境不同,所交的師友不同,以及自身是否努力造成的。

「學」就是要學做人的道理, 《禮記·學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的目的就是不斷地完善和提升自身。 《論語·憲問》記載:「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荀子說:「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 《勸學》)

我們要以君子之學來要求自己,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即把學到的東西,落實到自己的言行中去,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規矩,都能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而不要學“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即只是把學到的東西,當作自己的財富(禽犢)來炫耀和交易,對自身德行的提升和完美,則毫無意義。這裡荀子講的“君子之學”,就是“為己”之學;“小人之學”,就是“為人”之學。

那麼,學君子的為己之學,要學習些什麼東西,從何處入手呢?荀子說:「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所謂「經」包括《禮》、《樂》、《詩》、《書》、《春秋》,荀子為學者做了說明:「《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而其中「禮」又是最重要的,「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勸學》) 。

學的內容確定後,最重要的事就是「求師」。他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 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 (《修身》)有了好老師,還要特別注意外在環境對自身的影響,要懂得擇鄰交友,善於借助外在條件,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廬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勸導學》) 。

[明]仇英《村童鬧事圖》

此外,荀子也告訴人們許多學習的要點。如,要專一,「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勸學》) ;要積累,「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勸學》) ;既要“博學”,更要“知止”,“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凝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解蔽》) ,這是說,可學的東西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一定要有所止,否則,雖然學得了億萬知識,然而不能應變,則與愚人無異。

這裡還有兩條,要特別奉獻給好學的朋友。一條是,荀子要求人們學了一定要行。他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儒效》)

再一條是,荀子希望人們學了一定要時時對照自己,反省自己,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亦;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 (《修身》)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說》) 。

荀子這些「勸學」的教導,至今對我們的教育工作,對師生們的教與學,都還有深刻的啟迪與實用意義。

5

關於“解蔽”,即消除思維方式上的偏蔽等問題

荀子說:「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解蔽》)這是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被局部或片面的認識所遮蔽,而看不清整體的道理。荀子說這句話時,雖然針對的是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各執己見、是己非他,以至影響到政局紛爭,各自稱霸一方這樣的現實,但它在人的思維方法的探討上也同時帶有普遍性意義。

人的認識都有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時代、環境的局限,有外因幹擾的局限,有觀察角度的片面,有以往成見的片面等等,不一而足。誠如荀子所指出的:「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總之, 「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

如果思考方法有所偏蔽,就會帶來認識事物上的差錯,進而造成處理現實事務上的失誤。荀子列舉了許多歷史上的人物來說明正反兩方面的情況,很多人因「蔽」而失敗、得禍,落得個千古罵名,「此蔽塞之禍也」;有些人則因「不蔽”,而成功、得福,且“生則天下歌,死則四海哭,夫是之謂至盛”,美名千古傳,“此不蔽之福也”。荀子心目中完美的聖賢應當是「仁知且不蔽」的。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不蔽」呢? 荀子認為,那就需要「主其心而慎治之」。因為要想除去“蔽塞之禍”,就需要“知道”,只有體察掌握了道,才能全面認識事物,做到“物至而應,事起而辨”,“宗原應變,曲得其宜」 (《非十二子》) 。荀子說:「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讚稽物。壹於道則正,以讚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所以人必須懂得求道。而“人何以知道”,則在“心”,“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所以要“主其心而慎治之”。

因此荀子對如何「解蔽」也提出了具體的方法,那就是從修心入手,透過讓心保持「虛壹而靜」而「知道」。具體言之,“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心如果不能不存成見,不能專一,不能寧靜,怎麼能不受干擾、不被「蔽」呢? 所以,只有去除以往成見的影響,專心於一事一理,不受其他事理的分心,讓紛擾的心境寧靜下來,才能達到心的「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的狀態,才能「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達到“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也”,遂能做到“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 (以上引文除《非十二子》一則外,其他均出自《解蔽》。)

以上僅就《荀子》一書中的部分內容作了一些提示,希望讀者們在閱讀《荀子新註》一書時能發現更多在今天仍有啟發意義的思想與觀點。

相關文章

國學成語番外篇|一個權臣生命盡頭的悲嘆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成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意思是說,想要加罪於人,不愁找不到藉口。比喻隨心所欲地陷害別人。該成語出自《左傳•僖公十年》,原話是:「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是晉國大臣里克在被逼自殺前的悲愴之語。

自駕萬裡茶路(二) 從長汀到尤溪

汀江,把閩西莽莽大山中的汀州和南海串聯了起來,於是,海洋文明與山區文化融合了,一個富廬文明的古代城市誕生了,這就是汀州,唐朝時就被奉為福建的五大州府之一。

訪湖北仙桃(4):“千里送鵝毛”,狄仁傑問政,劉關張還願建寺

早上六點多,收拾好行裝,在公廁洗漱後,又回到露營的廣場。廣場上的高台有不少石刻,如“沔陽八景”,明代清官李濂、唐代狄仁傑畫像。

芒格交易思想系列-4

我在今天全球主要的慈善機構身上看到了太多的愚蠢,包括世界銀行。跟它對比,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老闆們看起來彷彿是良民。沒關係,有些人爬起來了,有些人沒有。

解讀經典名著圍城

如果硬要給錢鐘書選一部代表作的話,那麼其實圍城是不夠格的,因為無論是談藝錄,宋詩選注還是管錐編,這些研究專著都更加光彩奪目。

贗續嶺南文脈,百箱可房藏書及文獻入藏廣圖

10月26日上午,可房藏文獻資料捐贈儀式暨《可房藏汪宗衍致王貴忱函》首發式在廣州圖書館人文館舉行。廣州圖書館舉辦的「策馬南來今亦粵人-紀念王貴忱先生逝世一周年」展覽亦正式揭幕。

【甘快看】敦煌,一定要去一次!

原文標題:敦煌,一定要去一次!

搞笑GIF:本來以為辦公室沒人,放縱一下吧,沒想到,這次糗大了

要殺要剮都可以,咱們能不能不要整這麼殘忍的刑法,你這是《炮決》啊。這如果在加一個天津的口音就帶勁了,嘿,有畫面了哈。

緬甸翁山蘇姬律師團隊再次提交申請:請求與翁山蘇姬取得見面權

緬媒報道,本週內,為了獲得對被判了長期監禁的翁山蘇姬探視權,律師團隊正式向國管委提交了申請信。與翁山蘇姬律師團隊親近的人稱,翁山蘇姬的律師團隊於2023年1月第二個週開始,向內比都監獄管理局提交了與翁山蘇姬的會面申請,但都沒有獲得會面權。

突發!湘西女子當街殺害一男子,知情者曝料兩人均為三棒鼓表演者

一位女性在眾目睽睽之下,毫不猶豫地殺害了一名男子,接著出奇冷靜地通知了受害者的家人,並迅速報警自首。

Malaimo Du
Malaimo Du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