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世紀的文化交流是現代大學的先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發生了重要變化。10世紀左右,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把許多古代東方文明的精華帶到西歐。阿拉伯人在西班牙興辦學校,講授《古蘭經》,學習文學、數學、醫學和天文學等自然科學,並建立了圖書館。西班牙成為當時歐洲的文化中心,它的學校曾吸引了大批歐洲青年。

另一方面,大規模的十字軍東侵在客觀上給歐洲文化帶來影響,十字軍騎士們接觸到東方文化,也掠回許多技藝高超的手工藝人和博學多識的拜占廷學者,東方的文明和東方的豪華奢侈以其神奇的魅力展現在西歐人面前,使他們感受到基督教世界之外的生活。於是,非基督教文化的滲透和掌握文化的非基督教人士的出現,使中世紀早期教會壟斷文化的局面打開缺口。

特別是11世紀以來,西歐社會經濟發展,陸續產生一些以工商業為主的城市,隨之出現了一個新的、工商業者組成的市民階層。他們力圖從封建領主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在政治經濟方面獨立自主。他們需要新的文化生活,迫切要求自己掌握文化,提高文化水平,再也不能容忍教會對文化教育的壟斷。


raw-image


因此,為適應市民生活的需要,並為他們培養掌握文化知識的人材,最早在義大利城市,接著在西歐其他城市相繼出現一批不受教會控制的城市學校。這些城市學校大都教授羅馬法,因為羅馬法重視主權和產權,符合當時政治經濟的需要。城市學校可以說是中世紀大學的先驅。


大學(由拉丁文的「聯合」一詞引申而來),是中世紀西歐開始建立的高等學校。11世紀末,在義大利波倫亞法律學校基礎上形成的波倫亞大學是中世紀西歐的第一所大學。12世紀,法國巴黎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相繼出現。13世紀時,西歐各大城市紛紛創立大學。

義大利的薩勒諾大學、巴勒摩大學、西班牙的拉曼加大學,德國的海德堡大學,法國的奧爾良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等,都是在這一世紀創立的。到15世紀,歐洲已有40多所大學。


巴黎大學是西歐中世紀大學的典型,它形成於12世紀前半期。1200年,經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頒發詔書批准而正式誕生。巴黎大學集中了來自歐洲各地的求學者,據說有個時期,巴黎大學的學生達五萬人之多,這主要是由於巴黎大學和中世紀西歐其他大學一樣,一律使用拉丁語教學,所以它能接納歐洲各國通曉拉丁語的學生。


(部分資料取自於網路資訊)

avatar-img
5.5K會員
791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世紀(Middle Ages)(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的這段時期。另有說法認為中世紀結束於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中世紀」一詞是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的。
《權力遊戲》中傭兵出身的波隆(Ser Bronn)就因為妻子洛麗斯(Lady Lollys)的關係成為了史鐸克渥斯(Stakeworth)的主人。《權力遊戲》的故事以歐洲中世紀為藍本,而在歐洲歷史上的確充滿這些夫憑妻貴的例子。 波隆的故事並不單純是創作,實際上相當有根有據。
騎士屬於貴族階級的最低層,通常只擁有一小塊封地(莊園),是專職的軍人,為自己效忠的領主作戰。 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士是平民唯一能取得的貴族頭銜,因戰功得到領主首肯後,可以直接從一介布衣晉封成一名騎士,不過中世紀貴族思想濃厚,非常重視血統及出身,故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極少發生。
十字軍東征標示著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到來,因為他們都背著一個十字架被稱為十字軍,十字軍被認為是完美的騎士。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被看成是騎士的最高天職。作為回報,教會紛紛將騎士團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為跨國的組織,許諾他們教會財產以及種種宗教特權,免除十字軍騎士的懺悔。
騎士(Knight、Cavalier) 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個社會階層。中世紀時,騎士在領主軍隊中服役並獲得封地。在此階段的紛亂局勢中,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為此他們會悉心培育一些年輕人,使之成為騎士。
聖殿騎士團全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貧苦騎士團」。它成立的時間並不確定,但一般認為不遲於1120年。1099年聖城耶路撒冷被十字軍攻占後,很多歐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這時十字軍的主力已經回歐洲去了,朝聖者在路上常會遭到強盜的襲擊。
中世紀(Middle Ages)(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的這段時期。另有說法認為中世紀結束於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中世紀」一詞是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的。
《權力遊戲》中傭兵出身的波隆(Ser Bronn)就因為妻子洛麗斯(Lady Lollys)的關係成為了史鐸克渥斯(Stakeworth)的主人。《權力遊戲》的故事以歐洲中世紀為藍本,而在歐洲歷史上的確充滿這些夫憑妻貴的例子。 波隆的故事並不單純是創作,實際上相當有根有據。
騎士屬於貴族階級的最低層,通常只擁有一小塊封地(莊園),是專職的軍人,為自己效忠的領主作戰。 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士是平民唯一能取得的貴族頭銜,因戰功得到領主首肯後,可以直接從一介布衣晉封成一名騎士,不過中世紀貴族思想濃厚,非常重視血統及出身,故實際上這樣的情況極少發生。
十字軍東征標示著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到來,因為他們都背著一個十字架被稱為十字軍,十字軍被認為是完美的騎士。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被看成是騎士的最高天職。作為回報,教會紛紛將騎士團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為跨國的組織,許諾他們教會財產以及種種宗教特權,免除十字軍騎士的懺悔。
騎士(Knight、Cavalier) 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個社會階層。中世紀時,騎士在領主軍隊中服役並獲得封地。在此階段的紛亂局勢中,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為此他們會悉心培育一些年輕人,使之成為騎士。
聖殿騎士團全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貧苦騎士團」。它成立的時間並不確定,但一般認為不遲於1120年。1099年聖城耶路撒冷被十字軍攻占後,很多歐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這時十字軍的主力已經回歐洲去了,朝聖者在路上常會遭到強盜的襲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信仰年代,中世紀早期的歐洲醫學 在西元年正式的到來後,歐洲世界承襲著上古時代的醫學知識與信仰文化繼續向前邁進,在與諸多不同文明與信仰長年的征戰、以及因征戰促成的文化交流之下,開啟了一段以宗教為名,彼此征伐、由戰爭強迫文化移轉的「信仰年代」。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身為義大利史上第二所大學,帕多瓦大學由一群從波隆納大學出走的教授和學生建立,從1222年起,她在此立足生根,逐漸形塑出獨特的自由風氣。而博宮自1493年起,成為帕多瓦大學主要的核心校址,口字型的建築、掛滿廊道的徽章和紋飾、全世界第一間劇場形式的解剖教室,皆引領遊人遙想彼時的學術氛圍。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興盛,始於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是今日義大利的歴史根基。
Thumbnail
  本課程由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主講。試圖通過認識西方藝術史,來找出建立世界藝術史的可能。在談世界藝術史之前,必須先釐清,何謂以西方為標準的藝術、藝術史?又藝術與藝術史、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是何種關係?   世界最早成立的美術學院,起源於1562年的佛羅倫斯,當時的美術學院並非研究藝
Thumbnail
小學及國中的課本中,若是講到某個藝術風格,都不免俗的會提到它是由誰、在何時發生的,若是提及河流,也會交待一下它流經高低壯闊的地勢、最終流入大海之中,河流的起始點究竟在那裡。如果提到文藝復興運動,就不能不提及它的發祥地-佛羅倫斯(Florence)。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在藝術、物理、天文、航海等方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信仰年代,中世紀早期的歐洲醫學 在西元年正式的到來後,歐洲世界承襲著上古時代的醫學知識與信仰文化繼續向前邁進,在與諸多不同文明與信仰長年的征戰、以及因征戰促成的文化交流之下,開啟了一段以宗教為名,彼此征伐、由戰爭強迫文化移轉的「信仰年代」。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身為義大利史上第二所大學,帕多瓦大學由一群從波隆納大學出走的教授和學生建立,從1222年起,她在此立足生根,逐漸形塑出獨特的自由風氣。而博宮自1493年起,成為帕多瓦大學主要的核心校址,口字型的建築、掛滿廊道的徽章和紋飾、全世界第一間劇場形式的解剖教室,皆引領遊人遙想彼時的學術氛圍。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興盛,始於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是今日義大利的歴史根基。
Thumbnail
  本課程由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主講。試圖通過認識西方藝術史,來找出建立世界藝術史的可能。在談世界藝術史之前,必須先釐清,何謂以西方為標準的藝術、藝術史?又藝術與藝術史、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是何種關係?   世界最早成立的美術學院,起源於1562年的佛羅倫斯,當時的美術學院並非研究藝
Thumbnail
小學及國中的課本中,若是講到某個藝術風格,都不免俗的會提到它是由誰、在何時發生的,若是提及河流,也會交待一下它流經高低壯闊的地勢、最終流入大海之中,河流的起始點究竟在那裡。如果提到文藝復興運動,就不能不提及它的發祥地-佛羅倫斯(Florence)。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在藝術、物理、天文、航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