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就判斷的AI帶動的PC產業DDR5 也開始在檯面上看到很多事後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風報比都是在很少人討論時才有最大利潤

產業趨勢都是沒錯的,只是過程會讓多數人被淘汰跟恐懼

就像"智慧型手機黃金10年2009~2019"多數人卻沒賺到這個習慣科技的財富

對於賺到的贏家,中間任何利多跟利空都是多餘的,只有過程的策略沒有其他

產業初期是靠想像的節奏,後續就會看到貢獻的實質獲利

所以也只有賺過的贏家可以有好的心態操作

沒賺過前面那就只能跟著賺過的贏家操作過程

不然就是要自己靠盤感賭運氣猜低點跟高點

這個結果論就是告訴多數投資人該把握的時候就要好好把握

不要猜來猜去比1年交易不到10次只看產業的投資人還要失敗

投資心態只會被市場上的贏家拉得更遠

avatar-img
155會員
1.2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題材有時候只是一個市場共鳴出來的情緒交易產物 "交易的熱忱就是要一直跟市場有溫度並且嘗試新東西" 就像巴菲特從原本不買科技股的交易邏輯,也嘗試買了蘋果後開啟他整體投資組合的複利更有爆發性的成長 愛因斯坦也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如果從未犯錯,代表他從來沒嘗試新東西" 因為多數人都畏
南韓政府在10年線的禁空政策已經站穩5年線接下來 他只要持續站穩 然後維持在10~20日就可以 痛苦的就是賣在10年線的投資人,人性的買賣就是會在最簡單的大方向情緒操作 就跟去年台股跟美股一樣 多數投資人在2022/6月跟2022/10月兩個階段極端恐懼 每一次歷史都是重演一樣的人性
沒有特別節奏,就是輪流產業表態 今天也是外資最後放假的交易日,下周開始就屬於留守外資跟內資的節奏 ### 冬至泡溫泉 靜養身心 以前交易時是真的常泡湯,因為交易的週期都偏短,告一段落的節奏偏快 現在的市場節奏跟以前差很多了,加上高頻交易加入台股 我的操作週期轉變是成功的,因為2013
題材有時候只是一個市場共鳴出來的情緒交易產物 "交易的熱忱就是要一直跟市場有溫度並且嘗試新東西" 就像巴菲特從原本不買科技股的交易邏輯,也嘗試買了蘋果後開啟他整體投資組合的複利更有爆發性的成長 愛因斯坦也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如果從未犯錯,代表他從來沒嘗試新東西" 因為多數人都畏
南韓政府在10年線的禁空政策已經站穩5年線接下來 他只要持續站穩 然後維持在10~20日就可以 痛苦的就是賣在10年線的投資人,人性的買賣就是會在最簡單的大方向情緒操作 就跟去年台股跟美股一樣 多數投資人在2022/6月跟2022/10月兩個階段極端恐懼 每一次歷史都是重演一樣的人性
沒有特別節奏,就是輪流產業表態 今天也是外資最後放假的交易日,下周開始就屬於留守外資跟內資的節奏 ### 冬至泡溫泉 靜養身心 以前交易時是真的常泡湯,因為交易的週期都偏短,告一段落的節奏偏快 現在的市場節奏跟以前差很多了,加上高頻交易加入台股 我的操作週期轉變是成功的,因為201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超微(AMD)資料中心營收翻倍,股價飆8%,儼然成為AI村民希望。對照輝達今日則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7%。微軟則因為雲端季成長趨緩,股價慘跌。 ********************---- 7-8年前的5g 3-4年前的電動車 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 但之後都沒人再提
Thumbnail
  有句話是這麼說,人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不確定在其他地方是否適用,至少筆者截至目前的投資階段還滿認同這句話,今天的故事讓我對這句或有著滿深的感觸.   2023年除了AI股有熱度以外另一個有熱度的題材為重電三雄,這三檔是華城、中興電、士電,筆者只有投資中興電,中興電開始買入的時間為2022下半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Thumbnail
本周計劃賣出營建和電子,但是完美的賣出點位卻是稍縱即逝,基於種種的原因就這麼完美地錯過了。不能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對交易而言是再正常不過了。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1)】   說到底,滿股票賺錢的方法千千萬萬種,但是賠錢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兩種,凹單不認輸、過度交易。如果把這兩點排除,基本上已經贏了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很多時候資訊不對等,所以一般散戶容易賠錢,但是更容易讓散戶賠錢的,還是一顆「發大財」的心。
: 1. 長期投資 VS. 短期投資 .... 短線盯盤很累的.... 如果沒有過人的操盤技術,是會付出很多交易成本,且每一單的勝率?? 60% 70%??, 這時這些人就又會說時間成本、 或者誰知道它會上去 、至少我不會大賠....等。 你只要跟他講一下 他又會去拿幾十年前戰
Thumbnail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記得我在前某篇文章講到如果聽到股市正在炒作甚麼題材,大部分時候你聽聽就好。因為一個技術或新興市場要起來,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比如現在炒得兇的AI,其實至少10幾年前各科技大廠就在做了,ChatGPT都不知道在微軟內部做多久了才一舉成名,然後搭著他的熱潮,AI伺服器等為因應大量運算需求硬體的設備才會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超微(AMD)資料中心營收翻倍,股價飆8%,儼然成為AI村民希望。對照輝達今日則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7%。微軟則因為雲端季成長趨緩,股價慘跌。 ********************---- 7-8年前的5g 3-4年前的電動車 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 但之後都沒人再提
Thumbnail
  有句話是這麼說,人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不確定在其他地方是否適用,至少筆者截至目前的投資階段還滿認同這句話,今天的故事讓我對這句或有著滿深的感觸.   2023年除了AI股有熱度以外另一個有熱度的題材為重電三雄,這三檔是華城、中興電、士電,筆者只有投資中興電,中興電開始買入的時間為2022下半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Thumbnail
本周計劃賣出營建和電子,但是完美的賣出點位卻是稍縱即逝,基於種種的原因就這麼完美地錯過了。不能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對交易而言是再正常不過了。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1)】   說到底,滿股票賺錢的方法千千萬萬種,但是賠錢的方法其實只有一兩種,凹單不認輸、過度交易。如果把這兩點排除,基本上已經贏了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很多時候資訊不對等,所以一般散戶容易賠錢,但是更容易讓散戶賠錢的,還是一顆「發大財」的心。
: 1. 長期投資 VS. 短期投資 .... 短線盯盤很累的.... 如果沒有過人的操盤技術,是會付出很多交易成本,且每一單的勝率?? 60% 70%??, 這時這些人就又會說時間成本、 或者誰知道它會上去 、至少我不會大賠....等。 你只要跟他講一下 他又會去拿幾十年前戰
Thumbnail
在本波開始起漲前就提過主流會是 AI + IC 族群,而2023年至今也印證了 "錢永遠比人聰明" 、 "錢只會駐足在有意義與有前景的產業與族群上",事實也證明大盤由11月初15975.91起漲至今日最高點19300.49漲幅達3357點 (+21.02%)
記得我在前某篇文章講到如果聽到股市正在炒作甚麼題材,大部分時候你聽聽就好。因為一個技術或新興市場要起來,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比如現在炒得兇的AI,其實至少10幾年前各科技大廠就在做了,ChatGPT都不知道在微軟內部做多久了才一舉成名,然後搭著他的熱潮,AI伺服器等為因應大量運算需求硬體的設備才會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