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是亞莉珊卓·拉弗奈爾,現在零工經濟正夯,許多平台業者打著:當自己的老闆,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的口號,吸引許多人想在空閒的時間去多做一點兼差貼補家計,作者訪問了Uber、Lyft、TaskRabbit幾個平台的工作者,透過採訪來了解這零工經濟對勞工造成的影響。
最一開始我是想到台灣的外送平台也是這種商業模式,所以就有一點興趣來讀看看,在美國這種共享經濟似乎比我想的還要普及,像是自己要出遠門幾天,可以透過平台把自己家出租給別人一小段時間,畢竟自己出遠門了,房子放在那邊可以多少賺一點旅費也不錯,但是也是會有意外發生,像是屋主家裡的東西全被房客搬光,平台也無法給予屋主保障。
隨著都市化,人越來越冷漠,共享經濟這概念一開始是想要透過大家一同擁有類似除草機這種機具或是房屋分租,可以共同分擔價錢或是彼此出借物品,透過共同持有物品強化彼此之間的交流,重新建立人之間的連結,也有勞力共享像是我今天幫你帶小孩,下次換你幫我帶小孩,社區之間居民互相幫助,之後衍生出服務型產品,像是在APP上發佈工作:希望有人能夠幫忙除草、煮晚餐,接案者接單之後就會來幫你工作,之後發展出了Uber、Lyft、TaskRabbit這類平台業者,台灣比較有聽過的就Uber跟食物外送平台,初期美意是互相幫助增進感情,後來變成用金錢省去自己動手做的時間。
有些平台業者打著只要有空時接個副業,賺取額外收入或是自己完全做主,想做就做,想休息就休息,自己掌控人生,但書裡有許多接案者都會陷入工時增加,卻沒有賺得更多,而且越工作可能還會虧錢,因為有一些成本是自己要補貼的,大部分都跟我們台灣的外送平台一樣,剛開始你只是在有空的時候接案,賺得收入其實還不錯,但是市場擴大之後,平台就會修改規則,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接案才可以賺到跟之前一樣的收入,而且會修改接案的演算法,如果你拒絕太多次系統分配訂單,系統就會比較少讓你有接案的機會,但還是有少數人會有成功的機會,自己擁有特殊技能的人,像是廚師接案可以培養客群,嘗試客人對菜單的反應,或是那些自身就有資產的人,像房子,然後弄一個有系統的出租事業,這些人自己都有不錯的本業,接案可以說只是他們的副業,但靠接案維生的人可能就會被平台綁架,書中就有例子有的平台會要求接案者要列出可接案的時間帶,比如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二點,這段時間系統發出任務時要再限定時間內回覆,不然錯過幾次就會被永久停權,之後就不能再接案了,有人形容這就像是生活被綁架一樣,他只不過去上個廁所就會錯過任務,Uber對車輛有所要求,駕駛自己如果沒有合乎標準的車就得去用租借的,為了車的租金他們也要開更多的車,書中還有人為了高階乘車服務買了高檔車,但是公司還是常常指派他去跑那些普通車資的案子,其實對他來說划不來,因為他車子的成本比較高,如果只是跑普通案子他沒必要去換更好的車,許多接案者都像這位駕駛一樣,無法選擇自己想要做的案子,通常系統分配給他們案子就要接,拒絕多次甚至會被停權,這樣一來只靠接案為主業的勞工就無法拒絕,也跟那些正常企業的工作者差不多,並沒有真正只做自己想接的案子。
因為這本書是美國的,所以說的勞工是美國為主,美國以前勞工勞動環境不是很好,是經過了幾百年陸陸續續的罷工抗議爭取到今天的相關法令規定,讓勞工能夠享有企業的保障,而罷工期間也發生了許多流血衝突,現在零工經濟的出現使得勞工權利制度倒退,企業把一些該負的責任、成本,轉嫁到接案者身上,表面上接案者看起來賺的收入還不錯,可是扣除成本開銷之後其實賺不到多少利潤,而且一般來說企業該提供勞工保險、退休金、各種福利,零工者通通都沒有,接案者存在著比一般勞工更大的風險,之前就在新聞看過台灣的外送平台一開始把外送員當成是獨立承攬人,彼此之間不是雇主與員工的關係,用來規避勞健保的成本支出,最後政府透過立法規定,外送員必須算是平台業者雇用的員工,享有基本勞健保;在美國並不是所有的平台業者都是像這樣有把零工當自家僱員的,即使它們賺得非常多也不願意負擔接案者的保險之類的,如果工作途中受了傷,接案者得自己付醫療費,而且好幾天都不能工作,以前企業保障員工,給社會帶來安全防護網,現在許多企業開始精簡成本把工作外包,這跟零工類似,都是不再負擔員工該有的保障及福利,之前讀到的『孤獨世紀』一書,說這社會孤獨感越來越重,因為有部分勞工感覺他們被企業給拋下而有孤獨感,只能說整體社會風氣都是這樣,企業只把獲利放在第一目標,而忽略了自身應該要有社會責任來保障這些勞工。
比較諷刺的是我才剛看完洛克菲勒相關的書籍,說到這位企業家非常有善心,但美國勞工罷工史裡面有洛克菲勒礦業的員工因為罷工與科羅拉多國民警衛隊爆發槍戰,有許多孩童及婦女在衝突中死亡,之後爆發更大的衝突,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38封信中有提到將部屬放在第一位,看來他的後代沒有傳承下去,有興趣的人可以搜尋勒德落大屠殺。
現在社會因為奉行資本主義,一切都是利益至上,為了賺到更多莉瑞,企業從業務外包、人力派遣、最後衍生出了零工經濟這種比較極端的風氣,平台業者只負擔以往傳統企業的部分成本,把其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及接案者本身,過去認為企業有社會責任,必須更好地保護好勞工,如果有意外事件發生,企業形成的安全網就會接住勞工,而現在零工接案者得自己要解決各種大小事,這些時間成本都要自己負擔,有重大意外還會影響之後的工作,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使工作者更容易感到焦慮,以社會整體來說,這樣好像是不太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