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炒作題材的投資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記得我在前某篇文章講到如果聽到股市正在炒作甚麼題材,大部分時候你聽聽就好。因為一個技術或新興市場要起來,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比如現在炒得兇的AI,其實至少10幾年前各科技大廠就在做了,ChatGPT都不知道在微軟內部做多久了才一舉成名,然後搭著他的熱潮,AI伺服器等為因應大量運算需求硬體的設備才會需求大增,AI硬體現在市場上的贏家,絕不是去年才開始布局,若說某公司去年才開始打算布局,我想他也只會在後續吃到市場的尾端,絕不會像Nvidia、美超微、廣達這樣享受到最陡坡的上升期獲利。

寫這篇就是前幾天看到過去服務的公司,他們的燃料電池與歐洲某家公司簽訂電池堆的技轉跟授權合約,新聞中提到準備2026年底開始生產。

我在某篇文章中提到說我在這家公司服務的時候他們有七種新技術,很多都研發多年了但都還沒有聽到哪一個已經成功上市的,而現在看到的新聞,卻是與歐洲公司簽訂技轉合約? 還是電池堆,話說,我記得當初該公司在此領域研發的方向正是電池堆,我在時已經研發了7年多小有成就,然後現在經過了10幾年,然後現在又跟歐洲公司合作技轉2026年底生產,算一算,是不是20年過去了,然後,並沒有自主產品,卻是需要人家技轉? 這就是我要說的,一項新技術發展並不容易,像那樣有資源有資金的國內大廠,花了20年都沒有辦法成功有自製產品(電池堆其實只是燃料電池中的兩個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一個是電池堆steak,一個是reformer),你就可以感受一下,當股市在喊甚麼新題材時,為什麼我會說聽聽就好。

10幾20年前在大家還在用2G手機,3G剛推出10000人還沒有一個人使用的時候,我就在做數位內容產業,到處跟內容商談整合,跟他們說我們公司在做的是以後大家用手機就可以看電影,看電子書聽音樂,所以你現在把內容授權給我們平台,之後大家可以分潤的事,那時候,1萬人還沒有一個人用3G,你現在熟悉的用手機看電影、電視、聽音樂是大家還想像不到的事,我已經開始做了,甚麼未來內容你可以用手機看、或同一個帳號在家看等等的服務項目,講過不知多少遍很多內容提供公司如唱片公司、電視台;電影發行公司、出版社都無法想像,等到我做了4,5年離開那產業後,不久才開始Youtube做起來大家開始知道這是個甚麼東西,然後等到了像Nextfix這種看影片的數位平台都起來了,那也是我投入時的應該有10年了吧,所以我才在某篇提到過去我看鴻海股東會提到多螢一雲的概念時,我笑了...ㄟ...那甚至比我在做的時候至少落後了五年以上他們才看到這市場。

過去我做數位內容時,一直很醉心開發一種服務,就是走到哪邊,就可以打開手機搜尋到附近好吃好玩的,也真的去某家公司嘗試開發這種產品,直到做了一陣子,也做了數位內容產業五六年了吧,才突然在某天看到Google Glass的新聞的時候,突然頓悟了這種創新服務的東西,永遠只可能在Google、微軟等這種走在相當前面、又擁有強大資源的公司後面等著吃他們的屑屑市場(對他們的服務的進一步再優化),因為你看看,Google只是用地圖這件事,小附上一個讓大家自行評價的功能,就集合大家的力量完成了這個服務,他甚至不用這服務賺錢,而我們卻要hire人去做地圖跟資料編輯的工作,怎麼打得過Google?(雖然數位內容這件事跟Google Glass沒有關係,而Google Glass也沒有起來,但重點是說那時已經看到領先科技進步的方向,大概就是Google、微軟、Meta、NVidia、Aamzon這種巨頭的天下)。

寫到這,你再回想看看有多少東西被炒過,AR、VR? 元宇宙?你說現在還有人在做嗎?一定的啊,都還在做,但現在已經不在風頭上了。股票市場炒作是一時,但企業研發卻一直是鴨子划水的在底下用力地鼓動雙腳,等到哪天開花結果了,那才是另一番風景,但通常等功成名就時應該是讓做的人久到會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吧。更可怕的是一旦市場形成技術普及,就又會有一群山寨大軍大量複製然後變成紅海市場直到價格戰把所有人都打死,好處除了是消費者可以用更便宜的方式得到服務,但市場的生產者最後都死在沙灘上。

講到這忍不住又想起昨天的發文,長期投資台積電的效益如何的文章。

我想,在科技產業,只有技術是人家偷不走的,無法複製又永遠保持領先的,才能持續獲利並得到最前面上升段的獲利,並且永保企業安康!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技術領先和可長久領先的優勢應該已經是確立的了。)

所以說,當股市在炒作甚麼新題材了,麻煩發揮一下我在"股民的品格"中提到的獨立思考能力判斷一下,不要只會跟風,穿甚麼衣服剪甚麼髮型這種東西可以跟風,股市的題材,就不必了甚麼都要跟上流行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呱阿夏的沙龍
21會員
87內容數
2021年開始身為上班族的我想幫自己增加被動收入,基於一些基礎,我開始了我的yahoo股市五分鐘選股投資法,輕鬆幫自己判斷潛力股,也真的賺到了一些錢。隔年,大家知道的航海王時代,我也成功預測到陽明股價至少漲到220以上,用這方法,有個15萬本金,認真點選股的話每個月幫自己增加個3、5000被動收入。
呱阿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最近美國的股市動盪,源頭來自川普的關稅戰外,美債的動向也是一大重點。事實是其實市場認為這互為因果,因為也有報導提到出普之所以發動關稅戰源自於須解決美債即將到期的付款問題。 但總之,在六月美國即將到帳的美債付款期限前,整個股市都還會有相當不確定的大變動。 不過,市場的趨勢變化是一回事,對我來說,觀
2025/04/22
最近美國的股市動盪,源頭來自川普的關稅戰外,美債的動向也是一大重點。事實是其實市場認為這互為因果,因為也有報導提到出普之所以發動關稅戰源自於須解決美債即將到期的付款問題。 但總之,在六月美國即將到帳的美債付款期限前,整個股市都還會有相當不確定的大變動。 不過,市場的趨勢變化是一回事,對我來說,觀
2025/04/11
美債的變化超乎預期,使得我原本的劇本胎死腹中。這兩天正在想要不要改變策略,比如:"既然美債不確定但股票已經算相對跌到一個低點,股票的漲幅速度比美債多很多(美債跌是最多2趴多在跌,但股票漲跌可以是10幾20趴一次(我說的是美股,台股一次最多就是10趴)。如果現在賣掉美債先撿跌深股票,未來漲回來比較快"
2025/04/11
美債的變化超乎預期,使得我原本的劇本胎死腹中。這兩天正在想要不要改變策略,比如:"既然美債不確定但股票已經算相對跌到一個低點,股票的漲幅速度比美債多很多(美債跌是最多2趴多在跌,但股票漲跌可以是10幾20趴一次(我說的是美股,台股一次最多就是10趴)。如果現在賣掉美債先撿跌深股票,未來漲回來比較快"
2025/04/08
我正在那悶昨天晚上美國美債為何大跌(當然今天台灣的美債也跟著跌),原來如此。 嗯...看來我在等的劇本,要再繼續觀察,若就文章所提,美債也不會只跌一天。 我相信此篇文章原因是現在的背景下美債沒有跌的理由,那會跌就一定有甚麼特殊的原因。而我相信大家在開始囤積現金的這一個理由,因為我也覺得現在沒有股
2025/04/08
我正在那悶昨天晚上美國美債為何大跌(當然今天台灣的美債也跟著跌),原來如此。 嗯...看來我在等的劇本,要再繼續觀察,若就文章所提,美債也不會只跌一天。 我相信此篇文章原因是現在的背景下美債沒有跌的理由,那會跌就一定有甚麼特殊的原因。而我相信大家在開始囤積現金的這一個理由,因為我也覺得現在沒有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所有人都看好,除了把股價推升至太貴的程度,另一層意義是大家都已經進場了,缺乏新進場的資金也難以再持續推升股價,於是大家都看好,但股價卻推不動了,這是資金與籌碼的因素
Thumbnail
所有人都看好,除了把股價推升至太貴的程度,另一層意義是大家都已經進場了,缺乏新進場的資金也難以再持續推升股價,於是大家都看好,但股價卻推不動了,這是資金與籌碼的因素
Thumbnail
最近的股市是很好的教材,市場滿滿的貪婪跟恐懼,貪婪的是賺多的想賺更多,恐懼的是空手跟放空的人身心很煎熬,其實這些事情發生在真實的世界,舉凡求學、職場、家庭、人際關係…,你肯定會尋求方法,不會坐以待斃...  
Thumbnail
最近的股市是很好的教材,市場滿滿的貪婪跟恐懼,貪婪的是賺多的想賺更多,恐懼的是空手跟放空的人身心很煎熬,其實這些事情發生在真實的世界,舉凡求學、職場、家庭、人際關係…,你肯定會尋求方法,不會坐以待斃...  
Thumbnail
股巿依然堅挺地往上漲,在巿場內的人或許想著持有或出脫!在場外的人或許想著買進還是等待!
Thumbnail
股巿依然堅挺地往上漲,在巿場內的人或許想著持有或出脫!在場外的人或許想著買進還是等待!
Thumbnail
通常能引領較大規模行情的股票族群,一種是屬於成長型股票,多半是以電子類股為主,包括半導體、AI類股等,具有想像空間,能讓多數人願意冒險,另一種是景氣循環類股,因為景氣波動讓企業獲利出現大幅成長或衰退,基本面的劇烈調整連帶使股價大幅波動而帶動行情
Thumbnail
通常能引領較大規模行情的股票族群,一種是屬於成長型股票,多半是以電子類股為主,包括半導體、AI類股等,具有想像空間,能讓多數人願意冒險,另一種是景氣循環類股,因為景氣波動讓企業獲利出現大幅成長或衰退,基本面的劇烈調整連帶使股價大幅波動而帶動行情
Thumbnail
本周計劃賣出營建和電子,但是完美的賣出點位卻是稍縱即逝,基於種種的原因就這麼完美地錯過了。不能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對交易而言是再正常不過了。
Thumbnail
本周計劃賣出營建和電子,但是完美的賣出點位卻是稍縱即逝,基於種種的原因就這麼完美地錯過了。不能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對交易而言是再正常不過了。
Thumbnail
承上一篇提到股市高高低低就買好股票穩穩等上漲。 我覺得股市的大報酬都是耐心等出來的,只想跑短線或當沖,賺不了甚麼大錢。上篇我提到我現在持股就20年美債ETF,台積電跟某證券股。 這三隻都要等,也提到我現在只需觀察趨勢 (觀察那些上篇有講),其實我看那些資訊,只需不到10分鐘就搞定了。 比如我提
Thumbnail
承上一篇提到股市高高低低就買好股票穩穩等上漲。 我覺得股市的大報酬都是耐心等出來的,只想跑短線或當沖,賺不了甚麼大錢。上篇我提到我現在持股就20年美債ETF,台積電跟某證券股。 這三隻都要等,也提到我現在只需觀察趨勢 (觀察那些上篇有講),其實我看那些資訊,只需不到10分鐘就搞定了。 比如我提
Thumbnail
營建股的估值提升就跟過去任何題材都一樣 所以大家對市場要有更明確的認知 這就是資金共鳴後不是先有營收答案,而是直接拉高本益比 AI產業也是如此,你根本看不到2023年多厲害的營收 但是股價可以先漲100~300% 等到2024年答案都出現了,有比較好操作嗎? 等答案跟預判價值的風報比
Thumbnail
營建股的估值提升就跟過去任何題材都一樣 所以大家對市場要有更明確的認知 這就是資金共鳴後不是先有營收答案,而是直接拉高本益比 AI產業也是如此,你根本看不到2023年多厲害的營收 但是股價可以先漲100~300% 等到2024年答案都出現了,有比較好操作嗎? 等答案跟預判價值的風報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