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

含有「傳產」共 18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年4月7日相信是會流傳很久的一天,開盤即收盤,幾乎所有股票和ETF都打九折,早盤買和收盤買都是同價,而且不怕買不到,所以早盤和收盤都各買一張00919,幫忙護盤。只要看投資專家說不要去接刀的時候,趕緊去買就對了,希望明天還有九折。 有些人應該天生就是流淌著奴才的血液,清明連假還沒結束,週日
Thumbnail
  其實我的人生不算順利,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存,在當下盡量做出覺得可以的選擇,也因此在一份穩定工作數年的工作之前,免不了會經歷過只做了很短暫時時間的工作,我自認是個適應力很強的人,但某些時間真的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這時也只能盡快走下一步,人的一生時間都很寶貴,要花在值的付出的事物上頭。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4/04
這個老闆的結局?
簡遙莨盛-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宇牛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那種富二代不需要我們擔心
  最近也是看了YT上的影片,知道了這本影響很多成功人士的書,也就是這本James H. Austin 所著的《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表面上是一本談「創意與機會」的書,實則更像一本理性與幽默兼備的行為觀察筆記。它不講雞湯、不談浪漫靈感,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的語言,
Thumbnail
5/5Chase, Chance, and Creativity
宇牛-avatar-img
2025/04/04
英文看不懂!
簡遙莨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4
宇牛 線上翻譯很好用的XD
覺得2025年市場很困難的投資人,都是該賺的行情沒賺到,想要賭一把時候失敗就開始恐懼了 為何是逃命波都在第一季1~3月說明完畢 這也是為何封關前就看好傳產接棒資金演出 還搞不清楚為何是科技股逃命節奏的投資人,第二季後只會更落後
Thumbnail
2024年第二季判斷的黃金長期多頭趨勢已經都是在公告答案而已 原物料金屬是從2023年第四季降息預期就開始判斷風報比了 還記得我說的這段話嗎?? 黃金從1800>2900多數人都沒感覺 因為對生活沒影響 什麼時候會有感覺?? 全部資產都在往下調的時候只有黃金最穩定持續往上 現在恐慌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黃金再創歷史新高 還記得我說過的黃金感受度 黃金從1800漲到2600多數人沒有感覺,因為對生活沒有影響 有沒有感受到最近開始很多人有感覺了?? 原因就是全世界多數資產往下修,只有黃金持續走了1年半多頭行情沒改變 好好記得怎麼領先多數人的量化經驗值。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今天摩台結算後也清楚是紅色的劇本 這個代表是3/19拉高反彈補缺口後,就是要會判斷摩台結算一定會壓低,因為市場慣性已經改變 出現紅色劇本就是140~150%的融資維持率風報比的機會 第一季已經犯錯的投資人 1.沒賺到傳產的輪流行情 2.沒賺到銅
Thumbnail
外資機構就只能頻繁在黃金的信仰變來變去 就是我說過的人性主觀意識 他們身為美國人就是都在美債策略居多 好好記得怎麼領先多數人完全不同看法的財富優勢 只會越來越多人以及國家都會對黃金充滿疑惑跟驚喜 等到"多數人跟國家元首都開始高潮搶買黃金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年輕人在職場上面臨的困境與價值觀轉變,以及如何平衡個人理想與產業發展的需求。文章以自身經歷和觀察為例,分析了傳產的困境、勞工權益與公司發展之間的關係,並鼓勵年輕人積極尋找與自身職涯理念相符的工作,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並在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Argus-avatar-img
2025/03/25
有賺錢的公司,才有能力選擇善良,是沒錯。 轉換到資方角色,實際擔負起支付的成本,優先思考員工能貢獻什麼,對勞基法的看法變化,思想上的轉變,是蠻有趣的。 不過我身為雇員,優先思考的還是公司能給予什麼,能為公司帶來多少價值只是談判的籌碼,就算共體時艱,也只是為了獲取經驗、技術,取得更好的籌碼後,談判出更好的待遇、成長機會。 公司給不起,小公司跳大公司,回頭反手挖走工作表現良好的前同事,角色的不同🤣
予晞🌸-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Argus 我蠻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理念的。因為「補助」這件事所衍生出的相關成本也非常高,不管是人事費用的金錢成本,或者是大家耗費時間成本去申請跑流程。然後如果再加上為了領補助而做假資料,還要花精力去核實......。如果可以直接先解決大家的生存所需,是不是也就相對的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狗屁工作(大衛·格雷伯)」?而讓整體社會更正向的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