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雜記|某一生,即是這一瞬的奇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奧本海默(Oppenheimer, 2023)

上帝創造萬丈光芒的同時,也創造了震耳欲聾的緘默。


 © Universal Pictures

© Universal Pictures


似是而非(To Be or Not to Be, 1942)

只能說 1942 年就拍這樣的電影太狂,在二戰時期拍納粹喜劇是美國的樂趣嗎?看就知道,簡直難以超越,荒謬卻有理,睿智而變通,十分鐘的風趣夾帶五秒鐘的幽暗是為喜劇肺腑。

演戲的果然都是瘋子,妻子出軌比家國被毀更令人緊張,登台的慾望永遠壓過以身犯險的恐懼,真真假假糊弄騙局最後發現也沒有誰比較不可笑,然而戰爭都殺不死的幽默感是最強大的人性。To laugh or not to laugh, that is a real question.​

最令人驚嘆的自然是劇本結構與台詞鋒芒,每個人都能看懂、發笑、緊張,而幾乎無視它的繁瑣──這是真正的雕琢功夫。它設計的難題並非平面的闖關圖、隨著角色一路通關破解,而是魔術方塊似的,經由不斷翻轉、旋轉創造出暫時性的同花,卻總有一塊不吻合的異色形成永恆疙瘩,仰賴打亂一切來忽視。超譯解讀,這部電影在最後可能有這樣的揣測:男人對女人天性的佔有欲,以及女人天性的不忠,是所有戰爭的原點。戰爭是人類的天然熱情,所有曾經做出的選擇最終一同倒頭考驗我們:生存,還是毀滅?


© United Artists

© United Artists



切腹(Harakiri, 1962) 

竹刀浪人鬧事奇聞。那刀鋒是對己也是向外,時刻命懸一線。榮譽是什麼?尊嚴為何物?勇氣還有價值嗎?《切腹》深入剖析「變異的武士精神」,在德川幕府打壓強藩大名的歷史背景下,以反派英雄典型的捨命復仇文本,重塑某種被世人遺忘、乃至鄙視的高貴人品。世界為什麼總是戰亂不斷?因為承平的時代裡我們寸步難行,因為見證一場慷慨激昂的赴死比飽食終日痛快。

場面調度美學與劇本結構令人激賞,每一場戲都是一次武士對決,靜定、暴起、瞬收;光影布局配合日式宅邸形構,礫石庭園一方晧白榻榻米簡直天然舞台,他者的故事在此被朗讀與重演,而「逝者的過往,可能是各位的明日」,十足警醒。冽風吹過荒草,如果你終有一日成為誰的介錯人,請務必要聽他說完所有的話。訴說,有時候是比流血還痛的事情。


© 松竹映画(Shochiku Co., Ltd.)

© 松竹映画(Shochiku Co., Ltd.)


俠女(A Touch of Zen, 1971)

名府變作荒宅,荒宅變作戰場,戰場變作墳墓,墳墓變作竹林,竹林變作舞台。幻景變遷,月光破窗撫琴,芒草叢生之處,燈籠晃悠鈴鐺驟響,鬼影幢幢,假人驚死人,死人驚活人。

胡金銓電影讓我開始懂取景的魔術,不僅有視聽上的機妙設計,還能對照環境與人物的個性,昇華場所意義。求生與求勝、愛欲和本心,未盡孽緣裁縫俗世的方圓,極權官僚體系的流放者匯聚為江湖,而鬥爭仍存。所謂的人,就是在佛與屠刀之間徘徊,知悔改善莫大焉,可莫大的善也抵禦不了悔恨蝕心。

喜愛《俠女》更勝《龍門》,武俠世界不只刀光劍影,更有偶然相逢所激撞的浮光掠影。影子消失以後,世界反而看起來更暗了。


© 聯邦影業(Union Film Production)

© 聯邦影業(Union Film Production)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3)

這部電影的風景太真,讓我打狗混澎湖的血統都覺醒了。渡輪與工廠,污川與塵囂,重工業之都對照傳統漁業離島,勞工如蟻遷徙,構築了高雄的「邊緣」。他們在旗津沙洲、河西紅燈區簡陋駐紮,底層求富裕、尋愛情,登船漂流而遭殖民母國另類遣返。廢墟與新樓並立,看上去是同一圖層的昏黃陳舊,彩色大銀幕播放的是已經無法停下轉速的城市工業化,它意興闌珊地承受經濟奇蹟的成本,直到臟器衰竭。大路、大橋、菜市場,皮膚黝黑的人們來來去去,在車輛排煙管製造的廢氣與二手菸混雜的髒空氣中交換呼吸。我彷彿看見了我的家族、母輩年輕的樣子,以路人的面目擦過膠卷曝光的瞬間,打拼賺錢、讀書求翻身,又土直又狡猾,貧醜卻硬頸,那樣的時代精神與景象,至今還留存在那些我們稱之為老高雄、舊市區的地方。

城鄉議題出現在電影史的第二個十年,長久以來作為青春成長故事、諷刺資本化/工業化國家發展的背景板,創作者能以睿智眼光描繪獨特的風土個性才是真本領。關於「城市」的虛妄想像,讓人變得腐敗、貪婪、愛慕虛榮,也反過來深化城市本身的浮華與鄙陋。當「城市」將新的傷痕加諸於人物,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感受著尚未癒合的原鄉之疤。是以,「原鄉」成為一個超越性的存在,是一個總結式的對照:過去的、消逝的事物。生命不可逆反,回憶不可再現,故人無法重逢。我們在理解人生之前,就已經走了好長的一段路,送別了許多的人。


© 萬年青影業公司(Evergreen Film Company)

© 萬年青影業公司(Evergreen Film Company)


利休(Rikyu, 1989)
  1. 「名馬繫於茅屋。」
  2. 「我並非一心求死,但也不是一心只求苟活。」
  3. 電影已經快結束了才摸清楚主旨。君子之風,難脫世俗浮雲;隱士之道,在心不在身。喪志的征伐者,大疆成為玩物,梅花狼狽,春光卻再不復見。
  4. 「萬象在前。」天地容於方寸,千利休據方寸而見天地,豐臣秀吉圖天地而失方寸。
  5. 手捧茶杯,肩扛青竹,從前只知和敬清寂,不知此念脫胎於混濁紛擾的人情。宗師也做不到吧?放執著度一切苦厄。我開始覺得境界原來在水,煮滾的水、輕冒的煙、落在茶室外的雨、航向死亡的細川。美,不可方物,於是致哀;利休眼底的轉瞬,沒有一部作品可以轉述。
  6. 火若凝固,或許是黑色的。


© 松竹映画(Shochiku Co., Ltd.)

© 松竹映画(Shochiku Co., Ltd.)


沙丘之女(Woman in the Dunes, 1964)

「有時我也想當設計陷阱的那個人。」

觸覺的電影:穿刺昆蟲標本的針尖,沾黏肌膚的沙礫,水的柔軟與酒的炎熱。威嚇臉譜伴隨鑼鼓喧天,敬神的別義是敲醒人如螻蟻的卑微自知。海在彼端,井在腳下;情慾,在失蹤者的風土上,震盪出時間紋理。「我想告訴誰這個祕密,然後我可以考慮逃跑。」

我們都明白男人因何想逃,但究竟是什麼把他留下。


© 東宝株式会社(Toho Co., Ltd.)

© 東宝株式会社(Toho Co., Ltd.)


無言的山丘(Hill of No Return)

精工細筆出傑作。大銀幕觀賞《無言的山丘》,猶如台灣電影史的一塊無價金礦,敬佩王童導演,敬佩吳念真。

石頭的縫隙佈滿血絲,最旱的土地能開出花。


© 中央電影公司(Central Pictures)

© 中央電影公司(Central Pictures)


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2017)

蜂子覆滿手掌,螫咬暮色翅紋;夜總會的盛宴殘影,宛如重返無聲時代,渴慕鳴放異彩。人類的記憶訴諸細微感官,是天牛爬過葉緣的顫巍、吹過蠟燭的風、黑暗中的炎熱、一曲爵士悠揚吟唱。雪落在睫毛上緩緩融化,亦可記取為眼淚。語言和影像不過是我們固定記憶的方式。

世界的腐土,曾經有花朵在艷陽底下綻放的顏色,如今埋葬往事,猶如晨露裹葉,彼此滋養與剔透:川流入海而川不逝,煙消雲散而積雪終年。觀看丹尼.維勒納夫的科幻大作,我覺得它們講的都是:「某一生,即是這一瞬的奇蹟。」


© Warner Bros.

© Warner Bros.


夏日悄悄話(The Quiet Girl, 2022)

安靜的人善感易察,而世間萬物的撫觸總讓他們更加安靜。如果一生只說必須要說的話,他們大概會成為一種稀奇的人:既真誠又充滿祕密。


© Break Out Pictures

© Break Out Pictures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2017)

隔幾年在泰坦廳高規重看,原來心目中的詭美傑作竟產生一種零碎的感覺,像只見錦緞、玉釦、金繡、雲紗,卻不見華服本體。可能是因為每一場戲之於整體敘事僅具備單一種功能,我對於角色的狀態理解及行動認知也是兩軌滑脫,其實滿奇怪的,注定了不是大師手筆的教堂,堪為新穎富麗的彩繪玻璃窗──至少視覺饗宴的地位未曾動搖,不需要攝影指導的 PTA 神乎其技。


© Focus Features

© Focus Features


維京計畫(Viking, 2022)
  1. 故事概念精彩,富有原創性,那通說著「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但我回來了」的電話,或許是太空電影中還未曾發生的一種「降落」。
  2. 人要如何活著──在地面上活著,是終極難題。喜歡科幻題材總是為虛構的疆域墾荒闢地。繁星環伺、宇宙無垠,人能夠「面向」的事物,只有心之黑暗。
  3. 可以再做得更多,更滿。可以更荒謬更哀傷。天上真品與地下贗品的量子糾纏足以炸開新星系,主角對於火星的強烈想望足以將現實摺入虛妄。
  4. 一個人只能是自己,而無法成為任何人,是一件多麼幸好、也多麼寂寞的事情。


© Films Opale

© Films Opale


神選之地(Godland, 2022)
  1. 又是一部如果不懂歐洲地緣政治會很難進入的作品──但歐洲藝術電影古今皆然的最大門檻果然還是基督教。
  2. 空景甚美,可能要看第二次才知道這些明信片意欲何為。我可以理解拍電影時的某種遊客心態會一路蔓延到剪輯室,未必利於作品整體,但私心來說,我其實會想收藏牧師的銀板攝影復刻週邊。
  3. 音效做得太好了,很多段落我彷彿能聞到氣味,水果的甜香、炭火的焦味、蛋汁和羊腸的腥味、霖雨泥濘的惡臭⋯⋯冰島的酷寒穿透銀幕襲來,霜雪河流,針扎一般地侵蝕肌膚,不容驅離。那種連語言都被凍傷的征服力,非常人能承受,就連神的使者也在此卸下他的骨骼。
  4. 瀑布場景搭配鰻魚噩夢旁白,無比驚艷,但最後收在說故事男人的臉部鏡頭總覺得不是最佳選。整部電影的收尾也令我感覺不是最佳選,骸骨、花草、荒蕪大地,生死循環,似乎下定結論,卻不足以化開餘韻。


© Snowglobe Films

© Snowglobe Films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當一個阿拉伯人,比你想像的還困難!」

第一個問題:阿拉伯起義。自由、尊嚴、榮譽──可以被視作戰利品那樣去贏得、劫奪、佔領的嗎?多數人終究活在地面上,競逐名馬、黃金、電力、水井。

第二個問題:英雄從何處誕生。當勞倫斯穿越西奈半島返回開羅,向英軍敘述自己帶領部落穿越死亡沙漠攻城得勝,以及親手做下的殺戮。「我不喜歡這樣⋯⋯不,還有別的⋯⋯我享受這樣。」他神情恐懼、幾近哀求地宣稱再也不想回去。英雄最害怕自己。成就偉大的代價是再也不認得自己。後來炸鐵路、屠戮土耳其散兵,英雄的肉體逐漸變成一張影子、一面旗幟。勞倫斯去了哪裡?他受傷,並且傷害他人。而之間沒有仇恨和理由。

第三個問題:戰場在哪裡。有人問勞倫斯喜歡沙漠什麼,他說「乾淨」──勞倫斯沒有遼闊的夢,更沒有為無盡之境劃設邊界的野心。他有的是一股激情和純粹,人性本真的幽默慈善。當然用「激情」去理解戰爭是容易的,用激情消退後的迷惘去理解政治卻未必能夠通透。關於勞倫斯這個人,我最好奇他如何認知自己的戰場。

/

阿里。起初,從沙漠地平線的熱氣中現身,細小殘影伴隨一發子彈;最終,他帶著淚水隱沒入大馬士革宮殿的暗影。我最喜歡的兩個瞬間,是阿里在場與不在場的轉變。還有當他說勞倫斯「沒有變,只是更謙遜」的時候。如果我能確切說明阿里不願意承認的事實到底是什麼,我便是滄桑之人。滄桑是不可逆的。

/

沙漠之舟,蘇伊士運河上的輪船,透過廢墟小鎮的咿啞破窗,看上去像橫幅捲動的蜃景。費瑟王子:「幻覺可以是最強大的實權。」當我們穿越不毛之地、死蔭之城,撿拾浪花裡一圈艷紅桂冠,那顆不可征服的太陽,正以夕落之姿制衡人類目光的侵略。勞倫斯的家鄉在哪裡?遠方在哪裡?他死於摩托車疾馳的中途。

/

人生不是兩點一線。當代史觀對抗的也是線性進程。勞倫斯佔據中東現代化過程中模糊卻關鍵的位置,徘徊足跡如風暴,徹底蝕變沙漠的樣貌。阿拉伯版「一個國家的誕生」,勞倫斯那「偶然是更宏大的必然」的人生,在此懸墜異域扮演的並非某種單向度的推力,而是為了達成平衡的擴散作用:以己身為溶劑,流轉於詭譎的政治氣候中。我喜歡思論歷史的故事,因為總能學點道理。比如此次《阿拉伯的勞倫斯》有三:1. 歷史轉捩產生的代價,往往是不可被計量的;2. 說謊未必是為了隱蔽事實,可能是為了遺忘事實;3. 登峰憑機緣,下坡憑個人造化。

人生讓我畏懼的其中一點,就是大多時候我們做下決定,但並不知道那是一輩子的事。


© Columbia Pictures

© Columbia Pictur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午夜先生的沙發
237會員
172內容數
雙層棉被搭配記憶枕
午夜先生的沙發的其他內容
2024/09/07
《賴活》預設了死亡,讓娜娜的一生宛若曇花一現。她的日常困境與悲喜流動,觀點和話語,在觀看者的意識中因而改變了時態,移除了未來意義的可能性,一切僅能是當下的、瞬刻的真實快照。她走路、大笑、寫信、跳舞、抽煙,魅力無窮卻只見表面;兩千法郎、香頌情歌、雨日相擁,所有事物與行動的意義也並不延續到未來成為結果。
Thumbnail
2024/09/07
《賴活》預設了死亡,讓娜娜的一生宛若曇花一現。她的日常困境與悲喜流動,觀點和話語,在觀看者的意識中因而改變了時態,移除了未來意義的可能性,一切僅能是當下的、瞬刻的真實快照。她走路、大笑、寫信、跳舞、抽煙,魅力無窮卻只見表面;兩千法郎、香頌情歌、雨日相擁,所有事物與行動的意義也並不延續到未來成為結果。
Thumbnail
2024/04/28
埃及沙漠和肯亞草原,以地理上的邊陲姿態,許諾著一種界外的、危險卻自由的生活方式。曾經不被承認、社會視之為禁忌的慾望,在此地得以越線探索。
Thumbnail
2024/04/28
埃及沙漠和肯亞草原,以地理上的邊陲姿態,許諾著一種界外的、危險卻自由的生活方式。曾經不被承認、社會視之為禁忌的慾望,在此地得以越線探索。
Thumbnail
2024/02/10
想去一個下雨也很美的地方,於是來到北投溫泉溪。
Thumbnail
2024/02/10
想去一個下雨也很美的地方,於是來到北投溫泉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眼能所見的一切 耳能聽及的聲音 足踩過的每一寸 ••• 何者不是來成就我們呀! 也陪伴渡過喜怒哀樂呀! 回過思來 更要感謝 曾經讓我們流淚的人 我們因 淚洗心更輕更淨了呀!
Thumbnail
眼能所見的一切 耳能聽及的聲音 足踩過的每一寸 ••• 何者不是來成就我們呀! 也陪伴渡過喜怒哀樂呀! 回過思來 更要感謝 曾經讓我們流淚的人 我們因 淚洗心更輕更淨了呀!
Thumbnail
藐宇宙以藏身 寓六合以寄形 目中無人 心中無我   學庸84.09.12/00:13
Thumbnail
藐宇宙以藏身 寓六合以寄形 目中無人 心中無我   學庸84.09.12/00:13
Thumbnail
上帝創造萬丈光芒的同時,也創造了震耳欲聾的緘默。
Thumbnail
上帝創造萬丈光芒的同時,也創造了震耳欲聾的緘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