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裡的造山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住在台北盆地南側的丘陵上,清晨與黃昏經常坐在陽台望著群山圍繞的城市,想起數百萬年前,地球板塊撞擊形成所謂造山運動,台灣隨著歲月一吋一吋浮出海面,創造出世界少有的高山島嶼。

    在群山圍繞與狹小的沖積平原上,聚集了超高密度的人口,在為生活奔波中,不管是來自工廠排放的固定汙染源,車輛的移動汙染源,還是隨著季風來自境外的粉塵,壟罩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這是現下台灣民眾最害怕的致癌物,因為我們無法遁逃。

    因此,朋友來到山上找我時,最羨慕的就是清新的空氣了,但羨慕歸羨慕,大多數人因為上班時間不像我這麼彈性,也只能困在都市中忍受糟糕的生活環境。

    最近接連兩天跟半畝塘環境整合公司的創辦人江文淵建築師有幾場的演講與對談,發現他提倡的都市造山運動,或許是當代環境問題的解方。

    想像都市裡每一棟高樓大廈如果都變成一座座的山?山上有蝴蝶蜜蜂,有樹蛙有螢火蟲,人跟其他生物可以共享同一個生活空間,樹可以過濾空氣,可以降溫固碳,在這充滿生命的居住空間更可以成為我們身心安頓之所在。

    把自然帶回都市,因此人也就生活在自然中,這不是夢想,而是真實可行的方案。一棟佔地不算太大的二十多層高樓,居然種了一萬多棵灌木,兩百多棵比樓層高的喬木,綠涵蓋率幾乎可以達到三倍,換句話說,開發一塊地蓋一棟讓人類居住的房子,卻同時還給地球三倍大的綠地。

    很難想像住在都市,十二樓高的房子裡,朋友說他每天是在蛙鳴聲中入睡,鳥鳴中醒來,煮菜時就到陽台採摘些蔬菜香料。回家時在地下室停好車,若不想搭電梯直接上樓,可以從地下室沿著溪流濕地,走在宛如森林步道般的小徑盤旋而上,回到十多樓的住家。

    我花了一整個上午參觀這棟彿如一座山的建築,很訝異都市高樓建築冷硬的結構,居然能毫不勉強地形成這麼豐富的生態系,不禁讚嘆大自然的生命力,也讓我重新樂觀了起來,只要留給大自然一點空間,祂很快就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回報,江建築師跟我說,蜻蜓青蛙大概三個月就回來了,較難的螢火蟲半年左右也出現了。

    想起有位作家寫的:「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蒼意旨盛行之處。」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我們搶佔所有的空間,也把住家陽台加蓋成室內,擺滿我們從百貨公司買來,或許從來也用不到的名牌消費品。

    我們為上蒼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當我們歡迎自然生命與我們共享這個世界時,他們也將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更悠遠恆常的喜悅。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天應荒野台南分會親子團第三團的複合團團長甜菜根之邀,參加聯團活動,並且跟親子團的家長演講。     之所以會有這個邀約,是因為疫情三年,打亂了他們的招生節奏,所以去年疫情結束,七月招生時一下子來了二十多個新家庭,為了讓數量眾多的新伙伴瞭解荒野也能融入荒野文化,所以拜託我來跟大家聊一聊。  
 荒野保護協會有十多個志工群組(稱為工作委員會,都有屬於自己的訓練,目標與活動),每個群組裡還分為許多次團體(比如親子教育工作委員會底下除了一百多個團,又有各個層級的訓練單位)。前兩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的粉專上看到一篇志工的心得(附在後面),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是這位志工,桃紅蝴蝶蘭家住高雄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每個人不管過去一年有多麼忙碌,但是到了現在,應該都已經慢下腳步,調整成過節的心情。春節假期中,除了與家人,更是與很久不見的老朋友重溫舊夢的好時節。     這些人跟工作,跟職場升遷沒有關係,因此可以比較自在,也比較輕鬆。但是更重要的是,利用這個理所當然可以「浪費」,甚至也必須無所
小時候吃過了臘八粥,家裡就開始有了過年的感覺,對於孩子而言,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年終大掃除。     大人總是會趁著春節過年前剩下的幾個星期假日,希望能偷到些陽光普照的日子,進行年終大掃除。這種一年一度的大掃除跟平常的清潔打掃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家裡東塞西藏的所有東西全部翻出來刷洗一遍才算數。    
這一期(2024年元月)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發行的書香遠傳雜誌裡有一篇專訪,編輯下的副標題是「實體書的擁護者,牙科圖書館開放中」,主標題引述自我講的一句話:「閱讀讓我們不畏懼新的挑戰。」 說來也有趣,當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成立定位,雖然一樣是圖書館,但是相較於其他圖書館,顯然是聚焦於「資訊」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
 前幾天應荒野台南分會親子團第三團的複合團團長甜菜根之邀,參加聯團活動,並且跟親子團的家長演講。     之所以會有這個邀約,是因為疫情三年,打亂了他們的招生節奏,所以去年疫情結束,七月招生時一下子來了二十多個新家庭,為了讓數量眾多的新伙伴瞭解荒野也能融入荒野文化,所以拜託我來跟大家聊一聊。  
 荒野保護協會有十多個志工群組(稱為工作委員會,都有屬於自己的訓練,目標與活動),每個群組裡還分為許多次團體(比如親子教育工作委員會底下除了一百多個團,又有各個層級的訓練單位)。前兩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的粉專上看到一篇志工的心得(附在後面),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是這位志工,桃紅蝴蝶蘭家住高雄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每個人不管過去一年有多麼忙碌,但是到了現在,應該都已經慢下腳步,調整成過節的心情。春節假期中,除了與家人,更是與很久不見的老朋友重溫舊夢的好時節。     這些人跟工作,跟職場升遷沒有關係,因此可以比較自在,也比較輕鬆。但是更重要的是,利用這個理所當然可以「浪費」,甚至也必須無所
小時候吃過了臘八粥,家裡就開始有了過年的感覺,對於孩子而言,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年終大掃除。     大人總是會趁著春節過年前剩下的幾個星期假日,希望能偷到些陽光普照的日子,進行年終大掃除。這種一年一度的大掃除跟平常的清潔打掃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家裡東塞西藏的所有東西全部翻出來刷洗一遍才算數。    
這一期(2024年元月)由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發行的書香遠傳雜誌裡有一篇專訪,編輯下的副標題是「實體書的擁護者,牙科圖書館開放中」,主標題引述自我講的一句話:「閱讀讓我們不畏懼新的挑戰。」 說來也有趣,當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成立定位,雖然一樣是圖書館,但是相較於其他圖書館,顯然是聚焦於「資訊」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二年旅居在台灣不同城市,真的明顯感受到各地方所帶給的不同氛圍,那種氛圍因其地理的環境,歷史的演進而有所不同,也因這份不同,發展了出各自的生活樣貌和人文特色。 你可想像深處在阿里山石棹的生活是怎樣嗎,每到夜幕降臨,那濃霧籠罩在整個山頭,所有店家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台灣在繁忙的城市沙漠也有一席的綠洲,就跟著直覺走就會走到屬於這裡的秘境,這是城市浪人曾說過的 在城市迷茫過客 台北的霓虹閃爍、城市的高聳、人群的壅擠、商店的喧囂,讓我這個鄉巴佬踩在十字街頭頭暈傳向,要不是上課的緣故,我也不太會馬路間穿梭,老姜倒是習慣快步調生活, 0km山物所 療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這是最近和山有關的好消息,一個屬於台北這座城市的山之基地,低調而盛大的開幕了。歡迎每一位喜歡山與自然的朋友們,到師大旁的百坪日式老屋走走逛逛,享受舒心而寧靜的山之情。 在台灣原生植物的美麗造景與老屋中,探索自然、看見山林,找到自己和山的連結。
Thumbnail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小旅行,不需要有多詳細的計畫,而是要有更多的時間來與自己對話。 登上高山,遠眺遠方。細細觀看廣闊的太平洋,延綿山脈,城市聚落,而我所站的這塊土地,叫做台灣。 這座島嶼,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之下開始漸漸形成。 考古研究,直到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史前人類
Thumbnail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通常社會經驗不足,或者是涉世未深的人,甚至是很少去對生活許多方面進行過深入思考的人,很容易犯只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就判斷對方是怎樣為人的錯誤! 而這樣的人不一定都是年紀較輕的人,許多年長的人也有同樣的問題. 許多處在這一個層次的人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二年旅居在台灣不同城市,真的明顯感受到各地方所帶給的不同氛圍,那種氛圍因其地理的環境,歷史的演進而有所不同,也因這份不同,發展了出各自的生活樣貌和人文特色。 你可想像深處在阿里山石棹的生活是怎樣嗎,每到夜幕降臨,那濃霧籠罩在整個山頭,所有店家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台灣在繁忙的城市沙漠也有一席的綠洲,就跟著直覺走就會走到屬於這裡的秘境,這是城市浪人曾說過的 在城市迷茫過客 台北的霓虹閃爍、城市的高聳、人群的壅擠、商店的喧囂,讓我這個鄉巴佬踩在十字街頭頭暈傳向,要不是上課的緣故,我也不太會馬路間穿梭,老姜倒是習慣快步調生活, 0km山物所 療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這是最近和山有關的好消息,一個屬於台北這座城市的山之基地,低調而盛大的開幕了。歡迎每一位喜歡山與自然的朋友們,到師大旁的百坪日式老屋走走逛逛,享受舒心而寧靜的山之情。 在台灣原生植物的美麗造景與老屋中,探索自然、看見山林,找到自己和山的連結。
Thumbnail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小旅行,不需要有多詳細的計畫,而是要有更多的時間來與自己對話。 登上高山,遠眺遠方。細細觀看廣闊的太平洋,延綿山脈,城市聚落,而我所站的這塊土地,叫做台灣。 這座島嶼,在一千五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以及板塊運動之下開始漸漸形成。 考古研究,直到三萬年前才開始有了史前人類
Thumbnail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通常社會經驗不足,或者是涉世未深的人,甚至是很少去對生活許多方面進行過深入思考的人,很容易犯只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就判斷對方是怎樣為人的錯誤! 而這樣的人不一定都是年紀較輕的人,許多年長的人也有同樣的問題. 許多處在這一個層次的人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