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座小村莊,住著一個老阿婆,老阿婆的孩子都在外地辛勤工作,她一個人吃住沒問題,很少讓孩子擔心。小村莊的人大都以種植作物為主,但也經常為了口腹之慾獵殺各種動物,阿婆生死看多了,經常規勸年輕人不要為了娛樂或口慾殺生,尤其是懷孕的動物,那是造孽。年輕人覺得打獵是天經地義,因此沒有人理會阿婆的囉嗦。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荒誕,也像古時候的科幻小說。其實這個故事可真可假,可實可虛,端視我們頓悟的工夫到哪裡。二○二四開始就不平靜,天災與人禍一併出現,人們不管再怎麼逃其實都在共業裡相濡以沫。上述阿婆也與村莊的人有共業,所以要天天相見,也要天天見殺。但是她在共業裡力勸戒殺,所以產生了共業中的「別業」,也就是另外獨立出來的善業,正是這份善念與好生之德讓她在共業洪流中幸免於難。
我們要時時端正自己的心性和行為,對的事好的事要堅持做下去,不對的事不善的事要改過遷善,儘管在不善的共業中還是能為自己和家人尋一處安全之所,得到眾神的護佑,吉祥如意。好的心念是生命財產的保護傘,暴雨狂風都不怕。惡念像影子如影隨形,尤其在我們遇難的時候輕易的落井下石。
#共業有別業
#善能匡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