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有這麽容易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年紀去過的葬禮不多,且大多為一直仰望的長輩,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曾學懂如何哀悼。


記得到爺爺的上位儀式時,旁邊同時有群親友在為一位早逝的年輕人上位。父親瞟了一眼,說道:「也許正是因為他這麼年輕就離開世界,所以才這麼多人來送他呢。」


我竟無從辯駁。


畢竟維繫關係是要耗費許多力氣的。一段段關係總在我們不再共享同一社交圈子,不再朝同一目標前進後,於忙碌的人生雜事間漸漸消融。要說還可有什麼依存,就只剩過去的記憶,待週年重聚時作緬懷與寒暄。


環看眾多身邊長輩的人生例子,我也不清楚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是否真的值得我們這些所謂「還有大好年華」的年輕人為之奮鬥。人生大概是個越活越意識到自己是如何渺小且對此無能為力的旅程。每個人都以為自己能有段蕩氣迴腸的經歷,但最終大多還只是會平淡的過完這一生。


就像白先勇那句:「我母親是個生命力很強的人,看她奮鬥一輩子,最後還是失敗了,敗在死亡的手裡。從這以後,我對人生就不再那麼肯定,常常有一種無常感。」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時燼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1會員
35內容數
🚬 時間的灰燼 ✍️ Columnist&guest editor at 電笠 🤝 歡迎合作/邀約/約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世代裡,大家的生活圈子變得太快,很難再與一群人長久的待在一起,為某些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辛辛苦苦建立的關係,因為轉職、移民、興趣的更替,很快就會「丟淡」。久而久之,我們都懶於再建立深摯的關係。所有相遇都僅是露水情緣。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交心的卻越來越少。正如長大後終於可負擔起琳瑯滿目的奢
對於內向者而言,每個社交場合都會引申出一連串艱難抉擇的試煉。 想說出口,怕說錯話;沒有說出口,卻又會後悔。 而更多時候的窘態是:掙扎多番後終於說了,但又因過份緊張而說得不夠準確,或有所遺漏,終究還是不能把心底所想如願傳達。 於是你會想:很簡單呀,不社交那就行了! 然後你又妒忌
說實話,《春光乍洩》這套電影在我心目中的王家衛電影並不是排得很前,但每次看完之後都總會被震撼一整天,有份難以名狀的遺憾,壓在心底似的。
記得倪匡死後,我在腦內預演了一次所有我所仰慕的人離去時的感受。死亡有兩種,一種是生理層面的死亡;一種是當他們做出令我信念幻滅的事時,腦內把他們當下仍存的表相,與過去的他們曾經震撼過我靈魂的美好割絕而生的死亡。
有人同我講過,人如果不怕死,那就可以無所畏懼。 我也因而受惠過了一陣子肆無忌憚的日子。那時候,我以為世間再沒有甚麼能難得到我。 但不久後,我開始意識到死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件事,我怕的要很。時間仍是不由分說的前進著,就如所有事物都趨向無可挽回的終局。 當想到我們在世間的日子是有限後,
[情人節不要說穿]也許是因為我在其他情感上面都比人感受得強烈,因此,我便缺失了感受愛情的能力。 真的嗎?或許,如果依戀能算作愛情的一部份,那麼,我經常都大概也曾朦朧的曖昧過。
在這個世代裡,大家的生活圈子變得太快,很難再與一群人長久的待在一起,為某些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辛辛苦苦建立的關係,因為轉職、移民、興趣的更替,很快就會「丟淡」。久而久之,我們都懶於再建立深摯的關係。所有相遇都僅是露水情緣。 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能交心的卻越來越少。正如長大後終於可負擔起琳瑯滿目的奢
對於內向者而言,每個社交場合都會引申出一連串艱難抉擇的試煉。 想說出口,怕說錯話;沒有說出口,卻又會後悔。 而更多時候的窘態是:掙扎多番後終於說了,但又因過份緊張而說得不夠準確,或有所遺漏,終究還是不能把心底所想如願傳達。 於是你會想:很簡單呀,不社交那就行了! 然後你又妒忌
說實話,《春光乍洩》這套電影在我心目中的王家衛電影並不是排得很前,但每次看完之後都總會被震撼一整天,有份難以名狀的遺憾,壓在心底似的。
記得倪匡死後,我在腦內預演了一次所有我所仰慕的人離去時的感受。死亡有兩種,一種是生理層面的死亡;一種是當他們做出令我信念幻滅的事時,腦內把他們當下仍存的表相,與過去的他們曾經震撼過我靈魂的美好割絕而生的死亡。
有人同我講過,人如果不怕死,那就可以無所畏懼。 我也因而受惠過了一陣子肆無忌憚的日子。那時候,我以為世間再沒有甚麼能難得到我。 但不久後,我開始意識到死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件事,我怕的要很。時間仍是不由分說的前進著,就如所有事物都趨向無可挽回的終局。 當想到我們在世間的日子是有限後,
[情人節不要說穿]也許是因為我在其他情感上面都比人感受得強烈,因此,我便缺失了感受愛情的能力。 真的嗎?或許,如果依戀能算作愛情的一部份,那麼,我經常都大概也曾朦朧的曖昧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2024年4月4日凌晨,伴我人生40年的奶奶,以高齡93的歲數,離開了人世。越漸失去聯繫的親人們,卻在治喪這段期間,難得的再次有機會相處;只是那種感覺很奇妙,有些熟悉但卻又感覺陌生 ......
Thumbnail
尤其是小孩,能量更容易受到眾生的影響。曾發生這種情況的人,可能長大後不適的狀況變的輕微,但也有人每逢喪事都會身體不適。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年紀越大,越容易遇到「離別」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2024年4月4日凌晨,伴我人生40年的奶奶,以高齡93的歲數,離開了人世。越漸失去聯繫的親人們,卻在治喪這段期間,難得的再次有機會相處;只是那種感覺很奇妙,有些熟悉但卻又感覺陌生 ......
Thumbnail
尤其是小孩,能量更容易受到眾生的影響。曾發生這種情況的人,可能長大後不適的狀況變的輕微,但也有人每逢喪事都會身體不適。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年紀越大,越容易遇到「離別」 如何好好地說再見,是一門必修的課題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